阳高县马家皂中心小学音体美器材匮乏
16名老师,193个学生,匮乏的音体美器材,阳高县马家皂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着自己的学业,没有抱怨,只有梦想。
阳高县地处大同市东北部,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县里的马家皂村有2400多人口,马家皂中心小学是这个村村民的希望,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唯有读书才是孩子们的出路。目前全校一共有七个班,除了六年级的两个班之外,其他年级都只有一个班。16个老师负责全校193个学生的日常授课,勉强够用。去年之前,这所小学只有固定的10位老师,后来共青团山西省委的“三支一扶”活动招来了6名刚毕业的支教大学生,才算是暂时解了教师短缺的燃眉之急。
目前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器材配置,只能满足最基本的主课学习需要。说到孩子们的音体美教育,马家皂中心小学校长温利比较无奈。在16名老师中,只有一位专职体育老师教授全校7个班的体育课,而美术和音乐老师则由各个班的班主任兼任,这些老师同时还是各班的语文老师,由于精力有限,音乐课、美术课的上课质量可想而知。
在艰苦的条件下,同学们音体美课程的学习内容被划定在了最简易的范围内:每堂美术课,先由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些简单易学的简笔画,然后同学们在纸上临摹;音乐课,也是由老师示范、教唱,没有乐器伴奏,每个学期大概能学三四首歌;体育课稍微好一些,几年前,学校配过两个俗称“山羊”的鞍马,如今成了学校唯一的体育器材,很多孩子没有摸过篮球、足球,体育课多数时候是由老师带着做广播操或者做游戏。能像城里孩子那样,上一堂真正的音乐、美术、体育课,成了很多孩子的梦想。
作为山西唯一具有推荐资格的媒体,本报已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部取得联系,并将马家皂中心小学的资料申报到北京。如果通过审批,这所学校将获得爱心人士捐赠的学生型美术包以及学校型体育包或音乐包。
实习记者 葛慧敏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