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5月14日讯
记者 肖国强
陈作兵没想到,自己做了一辈子医生,突然就成了网络红人。
陈作兵是浙医一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和患晚期癌症的父亲一起,做了一个艰难而又合乎理性的选择:放弃治疗,平静而又不折腾地告别这个精彩的世界。
艰难的选择
陈作兵回忆说,半年前,父亲的腹部突然明显鼓胀起来,一检查:“腹膜恶性间皮瘤,全身转移”,无法手术。
“我总以为父亲身体硬朗,关心太少。”陈作兵内疚地说,同事亲友都很关心,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方案。“以往都是我给别人挑选方案,现在轮到给自己的父亲决定治疗方案,一时束手无策。”
“我将病情告诉父亲,父亲问,化疗放疗可以延长多少时间。我说不一定,效果好也许几个月。父亲又问,多少钱,对人体有什么不好?我说,全部可以公费报销,副作用是脱发,无力,胃口不好。”
父亲虽然是工人,但喜欢国学,对生命有自己的哲学见解。陈作兵回忆说,父亲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告诉我:“早晚都要走,不差这几十天。明天出院,回家过好剩下的日子,就不浪费公家的钱了。”
陈作兵很清楚,如果情况危急,完全可以把父亲送到重症监护室,多延长半个月到一个月的生命。不能自主呼吸了,可以上呼吸机;心跳停了,胸外按压,再打强心针;不能吃喝拉撒了,可以静脉输营养液,接上各种导管……“但这些,说到底都是过度治疗,是医疗资源的浪费。而父亲一辈子不愿意麻烦别人,不愿意浪费公家的钱。他看得很开,不想临走前还这么折腾,只想安安静静地告别这个世界。”
陈作兵更知道,就算是在浙一这个全省最大的重症监护中心,急救床位也只有有限的几十张,如果父亲在监护室里住上十天半月,除了每天四五千元的住院抢救费,更会有真正需要的急救病人住不进来。
就这样,一家人做出了一个痛苦但又最理性的决定:放弃无谓的治疗。
最后的日子
做完决定,父亲当天到陈作兵办公室转了转,下午又去看了西湖,当天晚上就回到了诸暨老家。
“到了家里,父亲开始拜会老朋友,给无法见到的老朋友打电话,又给原先一些有过误解、关系不太好的同事打电话,甚至上门希望谅解和好。”
陈作兵每周末带上妻女回诸暨陪着老人家。过了一段时间,母亲来电话:“你爸爸现在气喘得急,看来不行了,刚送到医院,医生问是否需要紧急抢救。”
陈作兵当即赶到诸暨。“父亲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但还能说话。他说,不要花国家的冤枉钱了,这是他生命中最后停留的地方。又说自己骨灰要埋在奶奶身边,下辈子还想做奶奶的儿子,要我好好孝敬母亲。”
陈作兵想起了自己在英国进修时的导师,一位德高望重的急诊医生。他身患胰腺癌后,拒绝了所有治疗,第二天出院回家,自此再没踏进医院一步,没有接受任何的化疗和放疗,将所有时间放在了家庭生活上。几个月后,他在家中平静地去世。
“在整个医务工作生涯中,医生面对了太多生离死别,以至于当死亡即将来临时,我们反而出奇地平静和从容。”
最后的日子还是来了,4月5日,父亲完全没有了意识,医生问要不要抢救。
“服点安定镇静药,让父亲安静地走吧。”陈作兵流着眼泪说。
这也是一个医生对自己父亲临终治疗方案的抉择,也许能对目前沸沸扬扬的过度医疗问题做一点点解答。
面对记者,陈作兵低着头说:“我想,父亲如果还有意识,还能自己做决定,也一定会同意我的决定。”
父亲的心愿
过了一段日子,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交待的事是不是应该办了。“我心里一惊,啊,一忙把这事给忘了。”
父亲去世前,曾交待了很多事情。“末了,他突然指着走廊里匆匆走过的护士说,都是些二十几岁的小姑娘,每天给自己打针、擦背,不容易,一定要好好感谢她们。”
“我想母亲提到的就是这个事情。我赶紧说,这个周末,我就回诸暨请这些同仁们吃个饭,表达全家的感谢之情。”
母亲又特别嘱咐,一定要叫上这些医生护士,尤其那个值班护士。父亲咽气的时候,她眼睛红红的,主动给父亲穿衣服,小姑娘,不简单啊。
“我本来想说,这是尸体护理,护士必须做的本职工作,但我又咽回去了。我说,是的,小姑娘,真不简单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