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代蕾
伊拉克定于月底举行第四轮能源开发招标,批准47家石油企业竞逐12个油气田开采权。然而,这些企业中不包括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因为埃克森美孚与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库区)私自签订油气开采合同,触怒巴格达中央政府。
伊拉克中央政府与库尔德自治区政府多年来就油气开采和利益分配争执不下,一些外国油企借机在夹缝中冒险淘金。
富商风险赌局
库区地势险要,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这些资源一度被萨达姆政权牢牢掌控,自治区政府无法涉足石油工业,当地数百万库尔德人生活基本依赖农牧业和外国援助。
2002年,美国筹备进军伊拉克,战争一触即发。时任库区领导人、后来当选伊拉克总统的塔拉巴尼打算抓住这个时机,从中央政府手中夺回对脚下石油的控制权。对伊拉克库尔德人而言,这是一个触及历史创伤的风险赌局。
1991年海湾战争后,在外国势力怂恿下,库尔德人开展大规模反政府武装活动,一度夺取重要石油产地基尔库克等城镇,但随后遭政府军血腥镇压,大批库尔德人被杀死,一些人被迫逃往伊朗和土耳其。
为保护库尔德人安全,1991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伊拉克当局对库尔德人的镇压。此后,美英法三国军队在伊拉克北纬36度线以北设立“安全区”,由三国联军负责执行空中巡逻任务。
鉴于这段历史,塔拉巴尼等库区领导人担心,对石油资源的争夺可能导致悲剧重演,招来中央政府甚至美国的打压。另外,库区也没有财力发展石油工业,塔拉巴尼为此向土耳其富商赛皮尔发出邀约。
58岁的赛皮尔自称生意场上的赌徒,在苏联解体之际在东欧各国修建使馆,掘到人生“第一桶金”。对他来说,签不签这份充满“黑金”诱惑的合同,也是一场赌局。
赌徒没有急于出手,而是等到2003年。萨达姆政府倒台后,根据新宪法,库区进入半自治状态,有自己的总统、总理、外交部、内政部和军队。库区政府认为,自己已经有权开发当地石油资源。
局势似乎明朗。赛皮尔绕开伊拉克中央政府,于2004年1月与库区签下第一份合同,拿到几块油田的开采权。结果令人兴奋:首批勘探的10个油井储量惊人。
库区进退两难
消息传开,各国石油企业纷至沓来,先后有四十多家油企与库区政府签订开采协议。
然而,现实很快令它们进退维谷:伊拉克政府不认可油企与库区私自签署的合同,并对相关企业采取惩罚性措施,禁止它们参加伊拉克能源开发招标活动。
伊拉克政府认为,石油是国家财产,如果每个省份各自为政,将损害国家利益,导致国家分裂。
为了参与伊拉克其他地区更多油气田开发,一些油企尤其是大型跨国企业只好放弃库区。但对于那些没有后顾之忧的小企业,比如赛皮尔名下新成立的盖内尔能源公司,中央政府的禁令毫无威慑力,库区反而成了淘金天堂。
如今,赛皮尔当年签下的油田日均产油量超过10万桶,盖内尔能源公司已成库区最大的外国油企,去年在伦敦上市。《福布斯》杂志估算,赛皮尔身家高达10亿美元。
赛皮尔算是当年赌局的赢家,但对库区政府来说,赌局胜负尚难断言。一方面,引入外资开采并出口石油的确极大推动了库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库区政府和中央政府争夺石油资源控制权的角力从未停止:相关石油法案在议会搁置多年,中央政府坚持境内所有石油开采协议均须石油部批准,而库区依然我行我素。
2009年6月,库区开始以每天10万桶的数量出口当地原油。然而,由于与中央政府纷争不休,原油出口在几个月后暂停。
今年5月,由于对有关费用争执不下,库区停止向南部输送石油。同时,盖内尔能源公司投资4亿美元的输油管却已破土动工。按计划,这条长250公里的管道有望在2年后成为库区出口石油的“高速路”,把山区里开采出的原油送往距离土耳其和伊拉克边界最近的菲什卡布尔泵站,进而出口国外。
库区领导人承认,随着石油经济发展增速,当地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正逐步恶化。在库区与中央政府管辖交界处的石油重镇基尔库克,库区部队和中央军曾多次爆发流血冲突,最后由美军调停收场。
国家前景难料
库区前政府总理萨利赫认为,以库区和中央政府对石油的争夺为镜,可窥见整个伊拉克战后重建的大趋势,前景难言乐观。
八年战争颠覆了伊拉克原有权力架构,激化了久已有之的民族和教派矛盾,埋下国家分裂的危险。对于石油天然气收益这一战后重建资金的重要来源,什叶派、逊尼派、库尔德人等多方势力均希望争取更多话语权,国家经济发展难获合力。
库区的石油资源没有改善百姓生活,却填饱了外国石油公司的荷包。外来淘金者成了亿万富豪,绝大多数库尔德人仍是穷人。
“对穷人而言,一切都没有变化。”库尔德人阿瓦拉说。他25年前出生在一个名叫谢拉的小村庄,那时正是萨达姆镇压库尔德人之时,整个村落的居民几乎被赶尽杀绝。阿瓦拉的父母给他起了这个名字,在库尔德语中意为无家可归。
阿瓦拉如今在一家外国地质勘探公司当司机,每天报酬24美元。“在城里,他们全天都能用上电,但在我们这儿,每天只有六七个小时有电。水质很差,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喝,我得了肾病。”
42岁的村民阿齐兹也在一家外国公司当水泥工,每周工作2天。他说,自己能找到这份工作很幸运,因为报酬比大多数村民的收入略高。“这里的生活很艰苦,我们看着这些公司涌入,希望能带来改善。”
53岁的阿勒瓦什则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他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活30年,有自己的工程公司。伊战开始后,他离开妻女重返故里,打算为故乡做点贡献。
起初他创立了一家环境保护机构,但公司一年内就有5个工人遭绑架,充满暴力和腐败的巴格达让他濒临绝望,几欲打包走人。后来,时任伊拉克副总理萨利赫告诉他,希望在他援助下创建一所大学。
“我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越来越确信国家的出路在下一代而不是这一代,我开始对建大学这个项目充满信心。”于是,阿扎姆努力向外国石油公司募集资金,亲自监督工程,6年前在库区第二大城市苏莱曼尼亚创办了“伊拉克美国大学”。
阿扎姆解释说,校名中的“美国”与捐助者国籍没有任何关系,而是指学校课程设置与美国大学接轨,以方便优秀学生毕业后有机会顺利进入美国学府继续深造。他希望这些优秀聪明的伊拉克学生能在深造后回到故乡,打造这个苦难国家的未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