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左一)等学者为徐霞客游线申遗出谋划策。本报见习记者史朵朵摄
“在一个没有高铁,没有iPhone的时代,一个人用身体丈量了中国版图上的20多个城市,这个人叫徐霞客。”昨天,著名学者于丹的一席话,拉开了第十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暨徐霞客游线申遗文化论坛的序幕。
5月19日,全国27个城市和地区的代表齐聚宁海,就徐霞客游线联合申遗达成“宁海共识”,筹备成立联合体,一起为徐霞客游线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
昨天,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在宁海就此专门展开了讨论。
为什么要替徐霞客游线申遗? 于丹说,这是因为徐霞客的旅游线路代表了一种逍遥、闲适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则认为,文化遗产就像冰棒,虽然看上去完好,其实很脆弱,如果不保护,以后就找不到了。徐霞客游线也是一样,虽然目前整条游线各名山大川原真性强且保存完好,但加强保护,也很容易遭到破坏,申遗正是为了有利于整条游线的保护和延续。
不少专家提出,徐霞客游线申遗工作,应该先调查游线的家底,包括19个省市区沿线的现状,哪些遗迹还存在,哪些已经被淹没了等。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亚太中心管委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高丙中建议,可以将徐霞客游记与现存的遗迹联合起来,打造一个以环境保护为主的公益旅游项目,为申遗加分。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申遗工程任重而道远,可以先把一些典型的景点串联,比如打造徐霞客系列的山川、人文游线,先把徐霞客推向世界,打响知名度,再进行申遗。
作者:邹洪珊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