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携带激光制导炸弹的美军“捕食者”无人机
美国无人机近年来在海外频繁执行致命任务,命中率高,但争议不少。过去几个星期,美国军方及多家情报部门的无人机项目主管齐聚白宫,秘密会谈,草拟无人机打击对象新名单,同时制定无人机打击战略从锁定目标到实施打击的新流程。
新流程中,军方扮演的戏份削弱,打谁不打谁的决定权“集权”至一个白宫顾问组。
新设总“判官” 无人机打击是美国在战区以外地区实施致命军事行动的一套秘密战略,具体任务可以由五角大楼或中央情报局等部门独自执行。所以,一般笼统称作“美国无人机”,而不是“美军无人机”。
美联社22日以内部消息源报道,白宫眼下正在就无人机战略召开为期1个月的不公开会议。与会方包括五角大楼、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总统国土安全及反恐事务顾问班子、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特工处、国务院等。
这轮会议以重新制定无人机打击战略为重点,同时确定无人机打击目标新名单。
美联社说,先前,该打谁、不打谁主要由军方说了算,由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递交给国防部长或直接递交给总统审批。但在这轮会议上,总统国土安全及反恐事务顾问约翰·布伦南似乎被“提拔”成递交给总统前、最后一道关卡的“守门员”,具有否决话语权。
以不公开姓名和身份为前提,两名现任政府官员和三名退休官员告诉美联社记者,一些部门对新设门槛感到疑惑,认为布伦南这名总统顾问实质上成为掌握恐怖分子生死的“判官”。
军方遭“排挤” 事实上,在无人机打击战略议题上,联邦政府各参与方长期存在分歧,特别是在打击目标的取舍问题上相否意见较大。
一些政府官员告诉美联社记者,迈克尔·马伦担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时,布伦南只是无人机战略会议的一名听众;马伦卸任后,新任主席马丁·登普西更关注于如何收缩美军在阿富汗的存在,对美国的“海外隐形战争”不感兴趣。
此时,布伦南高调出现。他提议,应统一各方观点,消除负面评议,告诉美国公众,政府在选取打击对象前经过缜密和详尽的分析与辩论。所以,布伦南认为由白宫顾问班子守住递交总统审批前的最后一道关卡,可以尽可能“不错杀、不漏杀”。
原先提供情报分析的中央情报局以及有绝对话语权的五角大楼反而变成“顾问”角色。
重编“生死簿” 虽然布伦南列举新流程的优点,但一些与会官员仍然认为打击目标确认流程有致命缺陷。一名官员举例说,某一天,情报机构监听到一名“基地”组织成员在电话中谈论谋杀美国大使的计划,而后提供给白宫,布伦南便可决定把这名监听对象列入无人机袭击目标,几天后,电话里的那个人便会毙命。一个电话,“如此轻易就可以杀掉一个人”。
这一假设并不夸张。今年1月,美国无人机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郊区上空袭击一辆汽车,炸死索马里青年党领导人比拉尔·伯贾维。而在死前数周,五角大楼刚刚把这名黎巴嫩籍英国人列入无人机打击目标清单。那次行动由美军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指挥。
通常情况下,无人机行动会在目标列入清单一个月内开始。
美联社披露,原先,五角大楼和中情局各有一份打击清单,但执行流程不同。
军方在把一名嫌疑人列入打击对象前,通常需要举行跨机构电视电话会议,与国家反恐中心及国务院沟通,确认嫌疑人是否同时满足实施打击的双重前提:确系“基地”成员、正准备恐怖袭击美国利益目标。
而中情局的程序相对简单和保密,只有极少数高级特工经手。目标确认后无人机可随即行动,行动完成后再上报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
遭无人机袭击致死前,青年党头目伯贾维名列军方和中情局两份清单。在这种情况下,由中情局和军方协商决定由谁具体实施操作。
美联社报道,在新流程制定前,军方和中情局的打击对象清单上大约列有20多人;新战略出台后这份清单或扩大、或缩小不得而知。(凌朔 新华社特稿) (来源:新华国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