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预测
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参差不齐,但潜力可观
虽然我国已跻身于制造大国行列,但大而不强的矛盾始终困扰着行业科学发展。随着我国开始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布局,重型机械、核电、高铁、航空、中高端数控机床、海洋工程等领域已成为产业发展热点,各项扶持政策已开始陆续出台,每一个细分领域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干支线飞机制造:当前我国仍无力制造起飞重量100吨以上的飞机,而我国唯一一款支线飞机ARJ21目前仍在适航取证中,预计2012年可交付使用。航空制造尤其是大飞机制造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制高点,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扶持的重中之重。“大飞机项目”自2007年起正式启动,作为我国中长期发展 (2006—2020年)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包含了大型运输机和大型客机两大项目。
通用飞机制造:目前全球通用飞机总数约为34万架,其中美国22万架。但是目前我国通用航空器只有数千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根据“胡润财富报告”统计,我国亿万富翁数量已超过5万人,需求并非发展滞后的因素;我国通航发展落后的瓶颈主要是我国低空空域尚未全面放开,此外机场的数量少、密度偏低,基础设施落后也制约了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
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卫星产业链主要分为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和卫星应用四个方面。全球卫星运营应用产业主要包括卫星通信、遥感和导航三大类业务。当前我国卫星导航已处于产业化转折的关键时期,卫星遥感应用正在探索商业化发展的道路,卫星通信广播应用产业已初具规模。2010年我国导航产业的总产值达到500亿元,而2008年美国卫星产业链的收入折合人民币已达万亿元。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近几年我国高速铁路、地铁建设规模扩大拉动了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业的发展,2009年我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里程数已达到6552公里,2010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26.52亿元,增长19.6%。当前高铁装备制造已逐步成为我国的优势产业,动车组核心技术开始输出海外,动车最高时速已超过400公里。
海洋工程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代表国家对海洋资源开发上的利益,目前对于该领域的发展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我国是海洋石油开发的大国,但当前海洋工程市场占有率仍不足10%。
五、新能源产业:总体规模已居世界前列,未来将继续快速增长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新能源凭借其明确的发展前景和对经济较强的拉动作用,在诸多经济体的经济振兴计划中被置于重要位置。我国政府也连续推出了一系列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充分反映了政府将新能源作为引领经济增长核心产业的决心。受政策影响,近几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异常迅速,占能源比重不断提高,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产业规模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到2010年年底,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分别为21605.72、1082.40、2957.55、25.62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分别为22.36%、1.12%、3.06%和0.027%,除水电外,分别比2009年提高0.12、1.06和0.024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水电和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截至2010年年底,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千瓦,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核电在建规模占全球的40%以上。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从2004年的6家增加到了现在的70多家,产能达到3500万千瓦。我国光伏电池产量2010年年底达到8000兆瓦,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居世界首位。到2010年年底,我国新能源年利用量总计3亿吨标准煤,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9.6%,为降低排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发展趋势看,随着传统能源的稀缺性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征的新能源逐渐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新能源逐步替代并取代传统能源将是大势所趋。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新能源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未来三年新能源产业产值可望达到4000亿元。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的新能源规划预计到2015年,水电利用规模将达到2.5亿千瓦,核电利用规模将达到3900万千瓦。水电和核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提高1.5%,达到9%。其他非水能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也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1.8%,达到2.6%左右。而到2020年,中国的核电装机大约7000万—8000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8亿千瓦,风电装机1.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
六、新材料产业:应用前景广阔,行业将保持平稳增长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现在全球市场规模每年4000亿美元,未来也是一个快速成长产业,特别是以纳米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的应用,在提高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我国许多基础原材料及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了6500亿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20%。尽管我国新材料产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总体水平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产业发展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新材料自主开发能力薄弱,高性能的材料、核心部件和重大装备还依赖于进口;产学研用相互脱节,产业发展模式不完善;新材料产业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研发投入少且分散,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而反过来看,这恰恰又成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在空间。因为从国内看,无论是推进大飞机、高速铁路、电动汽车等重点工程,还是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都需要一系列关键材料的技术突破加以跟进。《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显示,“十二五”期间将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设立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投融资保障机制,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预计总产值达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到2015年将建立起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规模较大、产业配套齐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主要产品能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逐步成熟,“十二五”时期将驶入快车道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通过这十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由弱变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布局。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863”重大科技课题。“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2006—200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自主研制的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相继问世。2009年1月,财政部、科技部发出了 《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201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从13个扩大到25个城市。2010年6月国家出台 《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6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截至2010年年底,共有54家汽车生产企业的190个车型列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涵盖了普通混合动力车型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有轿车、客车、清扫车等。在密集的政策扶持下,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潜力开始释放,销售量稳步上升,充电站等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完善。2010年,符合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目录的车型年产量为7181辆。截至2010年年底,已经建设各种类型充电站大约100座,充电桩300多个。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行业升级转型的方向,随着我国政策支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汽车稳定性的不断提高和整车价格的持续下降,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普及率将日益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驶入快车道。(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朱敏)
作者: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朱敏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