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湘鄂情餐馆海运仓店的微波隧道车上,工作人员使用移动微波隧道对冷链运输的盒饭进行加热。当天,本市首个移动微波隧道专用车亮相。
机器人也能炒菜?当然。在近两年的各大科技展会上,清洁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炒菜机器人都曾经出现过,只不过,那都是作为展品。这次可不一样,北京一家民营餐饮企业大举购置了数十台炒菜机器人,准备用机器人炒出的菜,进军每天二三十万份的北京学生营养餐市场,并且已经与市教委相关部门签约合作。
昨天,机器人炒菜师傅首次开放后厨空间,记者得以近前一探究竟。
3分钟炒出10人份配菜 “哪个是机器人?”在东直门湘鄂情海运仓店,记者看到后厨里满眼是不锈钢的器具,就是没有长得像“机器人”的,不禁心生疑惑。
小伙子郑启安系着围裙、戴着保洁口罩、手套和帽子,用手指了一下有点像滚桶洗衣机的大家伙,说,就是它。
大个的不锈钢深炒锅架在右侧,可向上向下翻滚,约50厘米直径的圆口斜敞着冲外,左侧连接有封闭的箱式结构,还有一个液晶显示屏。小郑说,这都是靠程序控制的。“先炒个肉末酸豆角吧!”说完,拿起遥控器对着机器人一按,“肉末酸豆角”几个字显示在液晶屏上,还有“份量C”等字样。“份量C就是10人份的,将近2公斤。”小郑说。
一按启动键,深炒锅“嗡嗡”旋转起来,“这是第一步,烧锅。”小郑解说着。记者正盯着翻滚的炒锅,突然看到锅内侧喷射出油状的液体,迅速在炒锅内被搅拌开来。“这是按照份量自动加入的色拉油。”小郑说。几秒钟的时间,后厨里已开始闻见香气。
“请投第3格料。”突然,机器人“说话”了。小郑听后,立即将一大碗准备好的酸豆角倒入敞口里,“先煸一下豆角。”15秒过去,小郑将一个不锈钢接菜盘放到炒锅下面,按一下键,炒锅立刻来了个底儿朝天,冒着热气和香气的酸豆角已倒入接菜盘。
“再炒一下肉末。”小郑说着,按一下键,炒锅旋转、自动喷油,“请加入第一格料。”机器人又说话了。倒入肉末后翻炒十几秒,小郑根据机器人的提示加入了酸豆角和专门的调料酱包、调料酱汁,最后又打开一袋“红绿柿子椒丁”倒入。
约莫3分钟,一大盘肉末酸豆角做好了。盛出来尝尝,咸鲜正好,口味还不错。
营养餐全程冷链保证口味 让机器人炒菜,背后有上亿元的净菜基地投入、2000万元的大型微波隧道车保障。
“快餐行业如果用了机器人做中餐,可以标准化,可以现场制作,发展前景就能够和麦当劳、肯德基相提并论。”湘鄂情董事长孟凯告诉记者,输入机器人的成品菜制作程序已有上百种,机器人由其他公司生产,而湘鄂情做的是菜品研发。
孟凯介绍,机器人炒菜的好处是降低用工成本,增强了中餐馆扩张复制能力。“盐、味精放了多少?翻炒多少时间?都有定数,再加入统一的秘制调料包。这就是标准化。”据介绍,高级厨师每人的年薪大多在二三十万元,如今采用烹饪机器人,一台机器只需要一次性投入十几万元,每月成本仅2000元左右。一台机器人能用好几年,而且能顶好几个人工。“这将对餐饮市场和餐饮业的经营方式产生直接影响。”营养餐的全部制作过程为:从京郊绿色及有机蔬菜基地大规模采购原料;中央厨房统一粗加工、调料包配制;半成品和成品经过统一调度,在指定时间由冷链运输车送到门店;机器人炒菜;熟制食品经包装后全部进行高温灭菌,在10万级净化间内,摄氏10℃环境下进行多种口味的组合搭配;出厂时,各种餐盒将被装入保鲜冷库内,车辆在行驶和开餐前,所有食品一直处于冷藏保鲜状态,以确保食品处于安全的温度环境中。
奥运餐车技术全新应用 记者获悉,曾为北京2008年奥运提供配餐服务的大型移动微波隧道车专利技术,被湘鄂情以2000万元买断。而这也将被应用在学生标准营养餐的使用中。
用餐时,大型微波车开至学校,工作人员从冷藏车内取出快餐盒,放入传送带进口,经微波隧道进行连续加热,食品加热平均时间约2分钟,加热温度大于70摄氏度。守候在车尾的工作人员取出加热好的快餐盒,从窗口递出,再放入保温盒中,热气腾腾的可口饭菜,很快就能送到就餐者面前了。全程冷链到底好在哪?孟凯打了个比方,“绿叶菜还是碧绿的,冬瓜也不会变成软塌塌的,菜的颜色、口感全都跟现炒的一样。”孟凯说。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处长张龙表示,在48家学生营养餐准入企业中,只有两家具备冷链配送条件。在征求家长和学校的同意下,决定今年进行冷链配送营养餐的试点。记者 窦红梅 (来源:北京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