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福建一所高校“国医振兴计划”
新华网福州5月26日电(记者 孟昭丽)如果不是大厅患者取药的叫号声响起,林瑞英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已经来到了一家医院。
与中国大多公立医院设计以纯白色为基调不同的是,这家名为“国医堂”的医院大门、门诊大厅和走廊的设计均为黑红色木制为主,精美的各式雕花、悬空的大红灯笼,传统古朴而不失温馨。
“有点穿越时空的幻觉,以为自己来到了清代的大中药铺里。”林瑞英说。
林国勉来医院,是为了调理自己“胃胀”的毛病。她认为,“西医可以快速缓解病痛,却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中医重全身的调理,所以我更多时候还是选择看中医。”
林国勉更看重的是“国医堂”处处别出心裁的“便民”小设计。“医院有预约挂号,看病等药已经是现代化的管理,少去了很多排队等候的时间。医院还推出了煎药服务等,让中医饮用起来也方便了许多。”
记者来到国医堂,门口一幅大对联“国医国药再传五千年,仁心仁术贯通天地气”便映入眼帘。医院的整体装修均为南派建筑风格,仿木门、青砖柱子,暗红的地砖,大红灯笼高悬,每个窗口都配有独特的花格设计,收费处更是木制的开放式柜台。仅仅是一些简单细微的装饰,却让医院更有一种“家”的感觉。
在每个诊室里,诊台均设计为“L”型,一名老中医带着一名徒弟一起行医,诊断手法都是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开的药物也均是传统的中药。而患者,总是络绎不绝。
国医堂是福建中医药大学所办的一所非营利性的医院,于1987年成立。和大多数以“中医”命名的医院一样,曾经的国医堂为了生存,也推出了“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经营模式,但和以西医为主的医院相比,经营效果明显不佳。
2011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提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同时,国家将“挖掘民间医药,用好民间中医”提至政策层面,民间中医药焕发活力。
同年,福建中医药大学应时推出“国医振兴计划”,提出将“国医堂”在确保非营利性不变的前提下,引入公司化的运作理念,将医院打造成福建省首家“纯中医”医院,并真正成为融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基地。
计划实施后,医院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中式风格的装修以及现代化、人性化的医院就诊流程的设计。
“国医振兴”更重要的还是中医人才。国医堂院长王晅说,“如今,国医堂的规模在重新装修中得以扩大,科室从过去的二十三个,变成了现在的近百个,一个专家一个房间,方便老百姓就医的同时也便于培养更多更好的接班人。”
“令人欣喜的是,以前流失的一些老中医开始陆续回到医院。” 王晅说。
目前,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国医振兴计划”已初步见效,2011年医院门诊人数为每天600多人,今年已经达到了1000余人,国医堂的“纯中医”特色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作者:孟昭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