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京记者 孙磊 文/图 |
华灯初上的北京王府井步行街,有一位耄耋老人,在人流拥挤的街头,佝偻着身躯,穿梭于垃圾桶之间,在游人丢弃的杂物中寻找废纸片、饮料瓶等,放进随身带着的塑料袋中。这位老人名叫李秀英,已经94岁高龄,她每天出来捡拾废品卖些钱,用于照顾74岁的残疾女儿。
李秀英的人生故事和电影里的“桃姐”很相似。李秀英12岁跟着母亲到上海滩一个大户人家帮佣,从此就跟做保姆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个世纪50年代随一户人家来到了北京。当她老了不能工作的时候,雇主给她一个房间让她养老,一直到现在,她曾经带大的孩子都会经常来看她。
为残疾女儿在王府井拾废品
李秀英,安徽人,她32岁时丈夫就去世了。她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已早于她去世;女儿右手天生残疾,不能负重,30年前被亲生儿子弃之不顾,无奈之下女儿来北京投靠她。母女两人住在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里。
李秀英常年在王府井大街拾荒为生。附近的街坊、环卫工、保安都知道,“就是那个捡垃圾的老太太”。4年前,她90岁,那会儿腿脚还利索,不用拖着学步车捡拾垃圾。
每天从菜厂胡同出来,把王府井大街的垃圾桶翻遍了之后,老人还要拉着学步车到旁边的新东安商场里面捡垃圾。中午的时候,老人手里拎着大大小小的袋子,拖着学步车,开始往家走。她有些着急,家里还有一个74岁的女儿。“我要回去给她做饭。”老人说。
其实不是做饭,经常是捡饭。记者跟着老人来到了寄居的菜厂胡同的家门口,看到已经有一桶饭和一桶菜放在那里。旁边还有一个白色的袋子,隐约能看到里面吃剩的馒头,用筷子穿起来。
这是附近保安公司的保安们吃剩的饭菜,在这里工作的时间长了,保安都认识李秀英老人,大家都叫她李奶奶。他们都知道李奶奶每天都要出去捡垃圾,家里有一个74岁患病的女儿,母女俩相依为命。
李奶奶先是打开门,冲院里喊女儿的名字。两人一个端饭、一个端菜,把两只桶拖到家里后,又出来拿剩下的馒头。这就是两位老人的午饭。
第一次到李奶奶家,是下午6时30分。记者担心老人年龄大了听不见,连着敲了6下门,没想到里面有人一口答应,开门的正是李奶奶,一身藏青色的外套,戴着白白的帽子。她示意我把她的“扶手”拿出来,那是一辆老旧的学步车。李奶奶4年前摔了一跤,从此便离不开这个学步车。先要翻过一道30厘米高的门槛,再要走下三道台阶,普通人两三步走完的距离,李奶奶用了两三分钟。“我还要照顾我的女儿,她今年74岁了,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没办法养活自己,前些年,被孩子赶了出来,没地方住,就和我住在一起。”李奶奶说。
李奶奶拖着学步车踽踽而行。最近李奶奶的照片被传到了网上,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么一位拾荒照顾女儿的九旬老人,一路上一直有人跟她打招呼。王府井大街的清洁工会把垃圾桶里的废纸片收集起来,等李奶奶来了,一并给她放到袋子里。旁边礼品商店的服务员看到李奶奶来了,就把孩子刚刚喝完的饮料瓶子放到了李奶奶的袋子里。
走得累了,李奶奶就坐在路边的长凳上,和街坊聊天。虽然90多岁,可是李奶奶仍然很健谈,听力也几乎没有受影响。
记者凑到李奶奶身边,听她讲自己的故事。
12岁开始在上海做保姆
“我这一辈子没少吃苦。”李奶奶脱下手套,手指的关节凸出。她说这都是小时候清晨起来择菜落下的毛病。那会儿她还小,早上四五点就起床,从一堆菜市场剩下的菜里面择出能吃的来。两只手在烂菜里面扒来扒去,时间长了,指节变得异常粗大。
12岁时李秀英第一次来到了上海滩,上海的繁华令她耳目一新,这跟安徽老家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
李秀英在家中排行第四,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弟弟。5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为了埋葬父亲欠下高利贷。当时只有母亲一个劳力,还不起钱,利息又变成本金,利滚利,债务像滚雪球一般疯长。实在没办法,母亲就带着她从安徽乡下到了上海,母亲在菜市场卖菜,通过老乡介绍她到一个大户人家当使唤丫鬟。
有一次厨娘趁主人不在家,带着自己的恋人回家过夜,被10岁的小姐发现了,告诉了女主人。女主人勃然大怒,当即把厨娘开除。女主人知道李秀英的母亲也在上海,就请她母亲过来作厨娘。
刚做保姆时,李秀英一个月只有5毛钱的工钱,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是14块钱,买一公斤猪肉要5毛6分钱,她的工资还买不了一公斤肉。后来女主人看她勤快,做事用心,每月给她加5毛的工钱,半年后她的工资涨到了3块,相对老家的收入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18岁那年,在上海做了6年保姆之后,她回到了安徽老家,等待她的是一场短命的婚姻。新郎住在隔河相望的村子里,家境贫穷,买不起新衣服,就请人做了一件。她不喜欢,说起这些,李奶奶情绪激动,用手比划着,那衣服方方正正,像是死人穿的。可她拗不过母亲,最终还是嫁了过去。
结婚后第二年,李秀英生下了一个女孩,就是现在身边的女儿。那会儿虽然贫穷,她靠四处打零工也能养家,新出生的孩子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欢乐。好景不长,这段婚姻就走到了尽头。婚后第二年,李秀英回家省亲,坐船过河时便看到对岸有许多人来势汹汹,待她一下船便要把她抢走。这时幸亏舅舅及时赶来,把她带回家里。
到了家,她才知道,婆婆一直不喜欢她,作价40块钱把她卖给了一个光棍。这个光棍好吃懒做,是当地的恶霸。她的哥哥为她出头,把光棍告到当地的政府。李秀英哭着说:“我不是小猪,也不是小牛,我的男人还活着,怎么就能卖我呢?”
可是,没有人听李秀英的争辩,她被迫来到了新丈夫的家里。那个人对她说:“腿长在你身上,我也不能每天看着你,但是假如你跑了,我要你哥哥的人头。”
李秀英的母亲听说了,央求李秀英:“家里就你哥哥能干活,我现在全指着他养家呢,知道你心里委屈,你就为我这个当妈的想想吧。”
就这样,李秀英在第二个丈夫的家里生活了下来。25岁那年的春天,李秀英生下了一个男孩,因为是春天生的,就取名叫春生。
丈夫整天游手好闲,眼看着家里的日子越来越难熬,李秀英又想去上海做保姆。春生舍不得她走,对她说:“妈妈,我的眼睛看不见啦,你别走啦。”她的眼泪顿时涌出了眼眶。
可为了谋生,李秀英再次来到上海,她又做起了老本行保姆,此时她每月能挣35块钱。但是在飞涨的物价面前这些钱能买的东西越来越少。
32岁的时候,李秀英的丈夫去世了。春生还小,在家没人看管,可是李秀英又不得不外出打工养家,渐渐地和儿子的感情生分了,儿子有些怨恨。有一次离家的时候,春生说:“让你坐船的时候掉到江里让鱼吃了。”
李秀英难过地看着春生说:“我死了没关系,你在家里要好好活着。”
雇主照顾保姆 “桃姐”得回报
1953年,李秀英来到了上海一户姓程的人家做保姆,女主人刚刚生下了一对双胞胎。李秀英没想到,在她日后最危难的时候,是这对双胞胎救了她。1955年,程家举家搬到了北京,李秀英也跟着来到了北京,到现在已经57年过去了。
程家的孩子渐渐长大,程家介绍李秀英到现在的菜厂胡同的一户姓牛的人家看孩子。牛家的小主人也是她看着长大的,在李奶奶上了年纪之后,不忍心赶她走,让她继续住在自己的那间屋子里养老。71岁时李秀英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份低保330元钱。
4年前,90岁的李奶奶在家里把左腿摔坏了,在医院住了70天,花了7万多元钱。这对于老人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老人每个月只有几百元钱的低保,这些年为了给女儿看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正在老人一筹莫展之际,程家的孩子们没有忘记李奶奶,他们通过医保解决了部分医药费,之后自己掏腰包给李奶奶付了剩下的医药费。
出院之后,李奶奶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自如行动了。孩子们给她配了一个学步车,但是有点矮,不太合适,李奶奶觉得凑合用也没什么问题,可孩子们坚持给她换了一个新的,又给她买了一个单手的,专门在室内走动用。一有时间,孩子们就会过来看她。
说起照顾过的这些孩子,李奶奶满脸幸福。可是一聊起自己的孩子,李奶奶的遭遇又着实令人同情。她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春生在70多岁那年去世了。女儿今年74岁,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身体状况很差。
这么多年过去了,李奶奶和家乡的亲人已经彻底失去了联系。她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如今家中还有不少晚辈。李奶奶说:“我哥哥家里面有两个男孩,这么多年从来也没看过我,谁还会记得我这个穷姑姑啊?”
李奶奶的女儿侯某有5个孩子,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肯照顾侯某,唯一的儿子把她赶出了家门。李奶奶说:“她是我女儿,没人管她,我要管她。”
女儿的病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疗,身体状况很糟。户口不在这里,没有医疗保障。母女二人只有李奶奶靠捡垃圾挣来的一点钱,这些只够两人每月吃饭的支出。收废品的要两三个月才来一趟,平时捡来的废品只能堆在母女二人合住的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里,本来就逼仄的屋子显得更加拥挤。
自从李奶奶的照片被人发到网上后,不时有人过来探望她。有时趁李奶奶拾荒回家的路上,好心人会把盒饭和饮料放到李奶奶的学步车上。
前两天李奶奶在新东安商场捡废品的时候,一位路人认出了她,当时就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李奶奶,李奶奶不要,路人把钱塞到袋子里就走了。晚上李奶奶回家的时候,商场经理担心李奶奶拿着钱不安全,派了两个保安把李奶奶送回了家。
越来越多的关注,给李奶奶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多困扰。有些媒体到李奶奶的家里面拍照,录像。可是她也是寄居在这个家里,家中还住着李奶奶照顾过的小主人。李奶奶说,有一次家里的门房跟她说,让她不要带人进来了。附近的邻居也提过意见。李奶奶说:“他们都是老街坊,跟我关系挺好的,不过还是不希望有人再到家里来了,毕竟这也不是我的家。”
尽管不断有热心人给李奶奶送来钱物,李奶奶还是每天上午都出去捡废品,“趁现在还能动弹,我还要每天出来活动活动。”李奶奶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