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突破中的福建“异地高考”引人关注
新华网福州5月29日专电
题:逐步突破中的福建“异地高考”引人关注学籍地升学仍需完善配套政策
记者 孟昭丽 温晔
5月28日,福建省教育厅发出消息,从2014年起,凡在福建高中有3年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可在福建就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专家认为,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异地高考”是种稳妥的做法,但推进异地高考仍需要考虑协调好本地生源与外地生源的利益等问题。
从点到面,福建“异地高考”逐步突破
近年来,福建省逐步探索省内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高考。2011年,作为福建省高招政策的变化之一,首次允许省内户籍的考生可以在学籍地和户籍地中任选一地参加高考。2012年,福建省在“高职单招”中,首次允许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考;同时,福建省中职院校优秀毕业生免试入读该省高职院校的1万个名额中,优秀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考生也可参与。这部分考生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在福建省中等职业院校中至少有一定年限的学习经历。
5月28日,福建省教育厅发布消息,决定从2014年起,凡在福建高中有3年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可在福建就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允许参加本科、专科层次录取,并与福建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福建成为全国率先实现“异地高考”的省份之一。
作为配套政策,福建省教育厅要求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为集中的市(县、区),积极做好接收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闽就读的工作。目前,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泉州、厦门、福州的一般高中学校已全部对随迁子女开放,泉州所有一级达标校、厦门和福州部分一级达标校也已对随迁子女开放。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剑津介绍,实施这项政策,将有力推动解决城乡二元问题,有益于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提高福建教育质量,吸引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来闽工作,促进福建经济社会建设。
福建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选择从高职单招作为一个突破口,和目前福建省高考报名人数逐步减少、高校生源面临冲击的背景有关。而对报名者有一定年限学习经历的限定,是为了抑制高考移民。
“异地高考”:众多外来工子女的期盼
据福建省教育厅统计,2011至2012学年,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收随迁子女67.8万人,小学53.9万人、初中13.9万人。其中,来自外省的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小学有33.7万人、初中有8.2万人,占接收总数的62%。由于不能在福建参加高考,大多数随迁子女回原籍就读高中。
新政策出台后,记者再次倾听了这部分人群的心声。28日记者走访了福州三中金山校区,该校地处福州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拥有部分外省户籍学生。高一(二)班的邹纪豪来自江西上饶,父母从事装修行业。“很高兴。”邹纪豪说,“之前可能打算回老家,现在压力没那么大,小学、初中都在这边上,回去读书也不太习惯。”
班主任陈华玉告诉记者,新政策解除了学生的心理压力,“长期在这边学习,突然回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考试,会很不适应。因为不同省份的学习、考试内容存在差异,学生回到原籍后,考试成绩往往会受到较大影响。”
“以前外省户籍的学生刚上高一,我们就跟学生通气,让他们尽早回原籍,提前适应。”陈华玉说。
福州三中金山校区副校长连仁昌告诉记者,学校有四川、贵州、江西等地户籍的学生,以前到了高二、高三就要回去,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都带来了很大不便,影响了学生的成绩。“我们经常接收本省学生回来插班读书,福建在外面做生意的也很多,异地高考政策应该全国一盘棋,让这些学生也能免去高考的奔波之苦,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公平。”连仁昌补充说。
在福州打工的李长华是四川遂宁市大英县人,女儿现就读于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如果能够在这边参加高考,我们尽量让她在这边念书、在这边参加高考。因为娃娃放在屋里,交给公婆管理的话,毕竟隔了一代,沟通没有这么方便。”李长华说。
异地高考推行仍需完善相关制度
从事高考政策研究的福建省教育学院教师刘一彬告诉记者,实现异地高考,不仅仅是为了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带来方便,更是解决了“留守儿童”等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势在必行。
刘一彬说,目前来看,推行该政策有难度的省份主要还是录取分数线比较低的区域,比如上海、北京,以及青海、宁夏等地。前者实施异地高考一定要考虑到本地生源的利益诉求,而后者实施异地高考则要考虑到防堵“高考移民”现象。
刘一彬说,异地高考的实现,首先要解决外地生源和本地生源利益协调问题。他建议,放开异地高考的省份要摸清外地省份在当地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各高校在名额分配上要分为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两块,本地生源招录名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外地生源招录的名额,这样就能平衡双方的利益。至于高考移民,可通过要求考生在当地就读三年等条件来加以限制。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