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拿什么保护你,孩子!
节目导视:
解说:
两个老人留守在家,八个孩子需要照顾。
溺亡儿童奶奶 李细秀:
小的跑回来说,婆婆,姐姐们沉下去了。
解说:
六个孩子下水游泳,5个孩子溺水身亡。
塘溪村璜溪自然村 村长 王庆福 :
(孩子)嘴巴口舌全黑了,因为(溺水)时间太长了。
解说:
这是被抽空的村庄,年轻人离开故土,这是成长中的孩子,有伤痛也有孤独。
记者:
爸爸妈妈多长时间回来一次?
孩子:
一年。
记者:
都是什么时候想他们?
孩子:
早晨、中午、晚上。
解说:
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上代监护、同辈监护,流动的年代我们拿什么留住孩子的童年。
《新闻1+1》今日关注被留守的一代。
董倩:
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学生快放假进入夏季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儿童溺水的事件发生,我们首先看一个统计,这是一个不完全的统计,是在即将过去的5月份,媒体报道出来的一些溺亡事件,这里面用红字标出来的数字都是在过去一个月里面孩子们溺水身亡的数字。
我们再回头看,后面这个一个大屏幕上,上面这个图片就是江西省一个村办小学的一个教室后面,一块普通的黑板,黑板上是班主任老师在4月20号写的一番话,由于看得不清楚,我给大家念几句,炎热的夏天游泳是最热门的活动,为了防止溺水的发生严禁我们的同学私自到河塘、水潭、小溪等有水源的地方游泳。我们之所以要说这么一件事情是因为刚才说过了,媒体报道在5月6号江西宜春一个家庭有5名留守儿童溺水身亡。我们能够想象,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这个家庭里面的5个孩子有两个就是在这个班上。快到儿童节了,今天就来关注留守儿童。
(播放短片)
画面提示:
2012年5月22日 宜春市天台镇塘溪村
解说:
5月22日72岁的王久寿坐在自家门口抽着自制的土烟,一根接一根,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老两口仍然深陷于悲伤里,尤其是老伴李细秀。
大儿子 王光忠:
每天都伤心,一下子去了那么多个,五个(孩子)你想,等于是说你要了她的命。
解说:
王光忠王家的大儿子,他和弟弟王光军各有三女一子,由于常年在外打工,这8个孩子就交了父母照看,5月6号是一个星期天,下午一点多钟意外突然降临。
溺亡儿童奶奶 李细秀:
最小的(孩子)跑回来说,婆婆,姐姐们沉下去了,哪里晓得,我都不相信,我以为是到河里玩玩水,水不深,不着急。
记者:
那个水以前不深是吗?
李细秀:
不是的,我以为是去河里,不晓得是到池塘里去。
解说:
最大的11岁,最小的不到6岁,6个一起出去玩耍的孩子,只有最小的孙子倒穿着背心跑了回来,听到5个孩子溺水,老两口赶紧招呼村民营救。
天台镇塘溪村村委会支部书记 钟监长:
中途我们碰到了他,他(孩子爷爷)就跟我讲了两句话,说不得了,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是全部是我家的孩子。
解说:
村支书赶到水塘时现场已经围聚了十多个人,除了两个已经下水的村民外,其他大都是60岁左右的老人。
天台镇塘溪村村委会支部书记 钟监长:
十个人左右,都是年龄比较大的,下不了水。
解说:
随后村里水性最好的王庆福也赶到了水塘。
天台镇塘溪村璜溪自然村 村民 王庆福 :
我就第一个下去捞出一个,那个女孩子是坐在水里,那个嘴巴、口舌全部黑了,因为时间长了。
解说:
三个村民七八亩的水塘,打捞持续了三个多小时,一直到晚上六点孩子们才一一被找到,但为时已晚,4个孙女一个孙子5个孩子的骤然离去让两个老人伤心欲绝。
本台记者 王晓琛:
距离王家大概有两里路,平常很少有村民会经过这里,5月6号的下午几个孩子就是来到了这片区域采摘这种叫做野草莓的东西,采摘完野草莓之后几个孩子顺着我身边的这条,从这个地方走到了不远处,露出水草的地方,在那个地方他们脱下的衣服跳进了池塘里游泳。对于这些孩子来讲水性并不是很好,5月6号当天他们为什么决定要下水游泳,那么同时当天究竟又发生了什么样的险情,也许现在看来这一切已经变成了没有人能够解答的问题。
解说:
5月7号事发第二天,5个孩子被安葬在了水塘不远出的山坡上,如今在王家已经找不到与孩子们相关的任何物品,根据当地风俗,更因为怕家人过度伤心,两个儿子烧掉了孩子们的所有东西,只有一些照片还被大儿子王光忠偷偷地保存在手机里。
大儿子 王光忠:
我老婆还不会用这个手机,我就把这个留下来了,就不给她看,我自己看到有时候都会想起来。
解说:
如今在塘下小学孩子们还会和往年一样,上学前集体唱一首歌,在王溪小学三年级王家两个小孙女的课桌已经被撤到了教室的后面。
天台镇塘溪村王溪小学三年级班主任 王守华:
学生我让它(桌椅)保持原来的,他说不要挪动老师,让他们还在我们班上吧,有的同学他就哭出声来了。
二儿子 王光军:
我在(深圳)宝安每个礼拜天都打电话回来,我说你不要跑出去,不要跑到池塘边上去,野东西也不要去摘,不要去摘野草莓,要是没东西吃叫爷爷奶奶买。
大儿子 王光忠:
你根本不到你在家也防不了,这也不需要很长时间,像我这个孩子老是说要游泳,我说你千万不能去游泳,我说要游泳的话以后爸爸带你去游泳。
董倩:
看了这样的事情在心痛的同时我们也必须保持一种冷静的思考,那么我们回到当时的一种报道中,当时的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抓住一个细节,作出了这样的报道,比如说江西五名留守儿童溺亡,全村找不到年轻人救援,这句话说的都是事实,但是我们要问如果当时在村子里能够找到年轻人救援,这几个孩子就能够活下来吗,我们看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这个水塘离孩子的家大概是两里多的路,孩子跑回家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找到人又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我们知道一个不会游泳的,他落入水中之后黄金救援也就是那么几分钟的时间,因此可以说即便村子里有足够多的年轻人,用足够快的时间来恐怕也不见得能把这五条幼小的生命把他救回来。另外一个我们想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次儿童溺水身亡事故的发生,一方面从客观上说,这个村子里刚才影片中看到的水塘是非常多的,因为到了夏天丰水期,村子里面就这个村子就有七八个水塘,而且平时没有人看管的,再加上孩子没有看管,这是客观的原因。
另外一方面就要说到监护,谁来监护孩子的安全问题,当然是他们的父母,但是孩子的父母这个时候在外面打工是由自己的爷爷奶奶这一辈在监护他们,那最重要的父母的监护,这一环是缺失的。我们来看一个相关的统计数字,这个是2008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里面说有34%的人是家长,只是有时会注意预防孩子发生意外,还有8%的人明确表示根本就顾不过来,一些农村大龄的留守儿童离开了学校,脱离了正规组织的管理,他们也处在无人监管自行其是的状态,很容易侵害他人,或者受到侵害,留守儿童的这种溺水伤亡事故也时有发生。
刚才我们说到了一个法律的词语,就是监护权,监护其实是一个冷冰冰的法律的词汇,但是这样的词汇所形容的却是温情脉脉的爱护和教育,但是我们现在这一环节恰恰缺失,父母去打工,监护这个问题到底由谁来完成,父母的爱要知道是任何人所不能替代的,我们继续往下看。
(播放短片)
解说:
我看见妈妈和爸爸,我们两个就跑了过去,说爸爸妈妈你们两个人在这里呀,我们在公园里玩了,我们去给爷爷和奶奶买牛奶,我们一起去买吧,今天的节日真好啊。
解说:
“快乐的节日”这是王家11岁的孙女王宝婷在事发前几天写下了一篇作文,一个温暖的家庭一份美好的假期寄予,如今已成为永不可能再现的场景。在塘溪村,除了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外,教育同样是一个大问题。
天台镇塘溪村璜溪自然村 王溪小学三年级班主任 王守华:
爸爸妈妈在身边的孩子学习好一些,爷爷奶奶年纪大了70多岁了,60多岁是吧,原来连小学都没有读过,他不可能辅导。
解说:
两个老人八个孩子,教育、安全还有心理的健康怎么办,5个孩子的溺水仅仅是意外吗,对于村里常年过着留守生活的孩子,他们的未来又会怎么样呢。
记者:
平常和谁住在一起?
孩子1:
弟弟。
记者:
和弟弟,家里的大人呢?爷爷奶奶?
孩子1:
我们分开住。
记者:
家里就你和弟弟两个人吗?
孩子1:
嗯。
记者:
那平常做饭吃饭怎么办?
孩子1:
到爷爷奶奶家。
记者:
爸爸妈妈多长时间回来一次?
孩子1:
一年。
记者:
想他们在身边吗?
孩子1:
嗯。
记者:
跟他们说过吗?
孩子1:
没有。
记者:
为什么?
孩子1:
因为他们要赚钱。
记者:
想他们都什么时候想?
孩子2:
早上、中午,晚上。
记者:
为什么中午?
孩子2:
因为中午有午睡。
记者:
午睡的时候就会想爸爸妈妈?
孩子2:
嗯。
记者:
你希望他们能常回来吗?
孩子2:
希望。
记者:
为什么?你觉得对你来说这是什么?
孩子2:
这是幸福。
记者:
你对幸福的看法是什么?
孩子2:
就是全家人快乐在一起嘛。
董倩:
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长时间跟自己父母的分离很容易引起一些心理问题,我们来看一位学者的调查,他给我们提供了三个数字,两个三分之二,一个三分之一,有近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有另外一个三分之二,6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跟监护人进行心灵长的沟通,还有一个三分之一,这个值得警示,他们甚至直接说我恨自己的父母。
刚才说到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尚且防不胜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上遇到的问题可能要比安全问题更深,也更远,这些问题很可能要伴随他们成长一生。接下来连线一位专家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叶敬忠副院长,叶教授在这方面有长期的调查和研究。
(电话连线)
董倩: 叶教授你好。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副校长 叶敬忠:
您好。
董倩:
我们知道现在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分为三种,一种叫隔代监护,一种叫单亲监护,另外一种叫同辈监护,您给我们说一下在这几种非父母的监护里面,哪种出现的问题最多?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副校长 叶敬忠
好,其实留守儿童的监护应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叫隔代监护,意思是父母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来监护,第二类叫单亲监护,就是父亲或者母亲一个人留在家里来监护儿童,第三种是亲戚监护,就是父母都外出了,就是爷爷奶奶也没有精力没有时间,或者没有条件监护这个儿童,这样由亲戚代为监护,这种叫自我监护,就是什么人都没有,只有儿童自己留在家里。对于这四种监护类型来说,当然自我监护问题是最大的,但是自我监护毕竟这个比例很小,在目前留守儿童当中隔代监护比例是最大,应该说隔代监护问题表现最为普遍,比单亲监护由父亲或者母亲留在家里监管孩子的问题会更多一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生活方面,祖辈爷爷奶奶照顾不如母亲照顾孩子,在及时的吃饭、穿衣服,准时上学校提醒方面爷爷奶奶做的不如单亲监护做的更好一些,在学习方面,爷爷奶奶由于年龄大,或者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给孩子学习上的指导,学习上的辅助或者鼓励,最关键可能在心理问题上,因为爷爷奶奶跟孙辈代沟年龄相差还是比较大的,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互动是非常少,相互询问苦恼或者心理事的比例是很少很少的,隔代监护的爷爷奶奶会这么做,相反母亲监护,母亲可能跟儿子的交流更多一些,由于交流少他们之间的距离感,生疏感距离就会越来越大,所以在隔代监护不管在生活学习和情感方面应该说表现出来的问题应该说最大。
董倩:
叶教授还想问您一下,因为随着我们国家第一代农民工他们从农村走出来到现在已经几十年过去了,可能里面已经成长出一批人,跟第一代农民工他们出去以后留下来留守儿童相比,现在的孩子跟以前发生了什么变化?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副校长 叶敬忠
这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不管是什么时候外出的务工人员,留在家里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的性质是因为父母不在家里,父母角色的缺位,不管是什么时代的留守儿童,性质是一样的,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的第一代外出的务工人员留在家里的孩子,跟现在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朋友留在家里的孩子有一种区别,第一个过去很多都是父母当中一方外出,所以一般都会有一个父亲或者母亲在家监护,所以单亲监护的比例比较高。但是现在很多都是年轻的夫妇共同外出,这样话祖辈监护比例就特别大,我们刚才说祖辈监护问题很多,现在留守儿童的问题表现应该说比第一代农民工外出留在家里的孩子问题更大一些,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第三方,第一代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留在家里的儿童现在一般都是十七八岁,十六七岁已经刚刚离开学校,其实我觉得留守儿童表现出最大问题的时候,是他脱离了家庭、脱离了社区、脱离了学校以后,在这个时候没有人关注到,其实从我们的研究,我们也发现很多案例,一旦离开学校,在学校有老师管着,在社区里、在家里有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管他,一旦离开了所有这些社区、学校的管理之后,他表现出我们追踪的案例有的个别…
董倩:
对不起,打断您一下叶教授,这个问题我们会稍候跟您连线,谢谢您。
刚才我们说到了父母在面对自己的孩子到底是监护还是不监护的时候,他们也很苦恼,到底是走还是留,到底是留下来陪孩子的现在,还是离开孩子给孩子一个未来,对他们来说这不是一个折中的选择,只能是非此即彼,他们非常的无奈,这种无奈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播放短片)
解说:
“ 商通四海财源广,利发九州事业旺”,这是贴在王家门口的对联,如今这些文字里所寄托的愿望都因一场意外的发生渐行渐远。5月6号,悲剧发生后村里很多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都打回电话,询问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但是真正因为这样一起意外放弃外面的工作,打算回来的父母们却很少。王家兄弟告诉记者,因为担心孩子和老人的生活,兄弟俩也曾对要不要出去打工有过犹豫,但是思量半天两兄弟决定还是得出去。
大儿子 王光军:
如果你不出去也得担,在家里也没事情干,小孩子要读书,什么吃穿都需要的啦,还有爸爸妈妈,像我老爸又是得了那个心肌梗塞,老妈常年就是哮喘,这都是要钱用的。
解说:
几年前王久寿家里危房翻新总共花了大概3万块钱,这其中有两万是找亲友借的,借债还钱也是两兄弟要出去打工的原因之一。
大儿子 王光忠:
就是还债,盖这个房子也是没有多少钱,因为这十年打工也没赚到钱。
解说:
当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城市,近的到宜春,远的到深圳,塘溪村也是渐渐成为一个被抽空的村落,古老的中国式家庭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也已经变的支离破碎。
村民 王竹生夫妇:
两个儿子都出去了。
记者:
我看您家上头还贴着一个结婚典礼。
村民 王竹生夫妇:
大儿子结的婚。
记者:
结完婚之后带着媳妇就出去打工了?您老两口在家里想不想他们?
村民 王竹生夫妇:
没有办法,要赚钱维持生活。
记者:
要赚钱吃饭是吧?平常和孩子怎么联系?
村民 王竹生夫妇:
打电话。
记者:
一周打一次?还是多长时间打一次?
村民 王竹生夫妇:
没有那么多钱,打一次要那么多钱,一个月打一次。
解说:
大红的床垫,大红的胸花,虽然已经结婚半年,但王溪村66岁的王竹生老人家里大儿子和儿媳的房间还是结婚当天的样子,每当想到孩子老两口就会拿出孩子留在家里的照片。
记者:
这是谁?
村民 王竹生夫妇:
大儿子。
记者:
大儿子王福林,他是在哪儿?
村民 王竹生夫妇:
在宝安做厨师。
记者:
在宝安做厨师,这是留在家里的照片给您二老的还是说?
村民 王竹生夫妇:
在家里看看。
记者:
想儿子的时候就看看。
村民 王竹生夫妇:
小儿子就在这个里面。
解说:
3700多人的塘溪村2000多人的青年群体,一半以上涌入到城里打工,每天穿梭在各个村落里的长途汽车,把他们近的送到宜春,远的送往深圳,而在王久寿老人家,王家两兄弟告诉记者,5个孩子就这么走了,这是他们心理永远的痛。但生活还得继续,为了还在身边的三个子女,也为了老人的身体考虑,过些时日两兄弟还是要出去找活,不过这一次不能走远了。
画面提示:
5月9日、10日广东汕头:两天时间三男童溺水身亡。
5月20日,山东滨州:三孩童徒河捕鱼溺亡。
5月20日湖南长沙长沙县 两起意外 三名留守儿童溺水一人溺亡。
5月27日 湖北孝感:5名女孩溺水身亡。
董倩:
虽然现在有几亿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但是我相信在他们的心里没有人愿意去忍受这种骨肉分离背井离乡,他们之所以到城市打工就是为了改变农村、农业带给他们的贫穷,而城市现在还暂时没有给他们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接下来我们继续连线叶教授。
叶教授其实我听到温铁军先生曾经有这么一个观点,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重要是等待三农问题有了缓解,这个问题缓解了这个问题就自然就迎刃而解了,您的看法?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副校长 叶敬忠
我认为留守现象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社会整体以经济增长为主导这个目标,以城市偏向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以这种现代化和效利为名,目前对农村的土地、人力、资金、教育等各方面资源进行了汲取。所以这个现象的彻底化解我认为从长远来说有赖于城乡协同、权利平等、和谐交融,以及以人的福祉为宗旨关怀这样的发展模式,这样的发展模式的强调是非常重要的。
董倩:
好,谢谢叶教授。
面对留守儿童的问题,我觉得我们不能再做事不管,我们一定整个社会要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好,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