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15家央企审计结果公布 中石油少计利润13.10亿

2012年06月02日10:16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艳丽 吴琳琳
  本报讯 审计署1日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公布了15家中央企业2010年度财务收支等审计结果。据审计署企业审计司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3月底,已对87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其中局级干部3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已有接近97%完成了整改。

  昨天,审计署发布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鞍钢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15家中央企业2010年度财务收支等审计结果公告。

  审计署企业审计司负责人昨天答记者问时表示,这次审计的重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检查企业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节能减排等方面政策措施情况;二是揭示和反映国有资产运营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三是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案件线索,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四是检查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促进规范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五是检查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情况,促进提高管理水平。

  他表示,从总的审计情况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完善以及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中央企业的经营管理一年比一年规范,表现为:改革深化了、管理加强了、业绩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增强了、依法经营理念强化了。但审计中也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不够规范,会计核算不够准确,个别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还不完整;有的企业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不够规范,存在未按规定公开招投标、土地审批手续不完备等问题;有的企业对下属单位、分支机构管理比较薄弱;有的企业执行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政策还有欠缺等。

  问题

  央企2010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暴露三大共性问题

  因决策失误或不科学造成国有资产损失,违反招投标的有关规定“暗箱操作”,利用各种名义向职工滥发工资、资金、福利这些是审计署1日发布的15家中央企业2010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暴露出的三大共性问题。

  中石油:

  少计利润13.10亿元

  本次审计重点涉及了中石油集团本部及所属14家单位。审计结果表明,中石油集团在会计核算和项目建设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够规范和严格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中石油集团2010年度财务收支状况的影响主要是:少计资产3.57亿元,占资产总额的0.01%;少计负债1.65亿元,占负债总额的0.02%;少计利润13.10亿元,占利润总额的0.76%。

  中国电信集团:

  工程违规分包给无资质单位

  本次重点审计了中国电信本部及所属5家单位。审计结果表明,中国电信存在部分会计核算不规范、对所属企业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中国电信2010年度财务收支状况的影响主要是:少计资产20769.73万元,占资产总额的0.03%;多计负债6200.41万元,占负债总额的0.03%;少计所有者权益22540.94万元,占所有者权益总额的0.05%;少计利润4429.20万元,占利润总额的0.32%。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署已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书,要求中国电信予以整改。

  2008年至2010年,中国电信所属单位将承接的电信工程违规分包给无电信工程施工相关资质的单位,涉及合同金额5.97亿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四年少计利润3.37亿元

  本次重点审计了中国电科本部和所属16家研究院所及两家公司。审计结果表明,中国电科多计资产1.65亿元,占资产总额的0.17%;多计负债1.18亿元,占负债总额的0.23%;少计利润1.4亿元,占利润总额的2.63%。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署已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书,要求中国电科予以整改。

  审计发现,2007年至2010年,中国电科及部分所属单位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不完整、未按进度结转收入、少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及减值准备等,导致少计利润3.37亿元,其中2010年少计利润1.4亿元。2010年,中国电科及部分所属单位合并财务报表内部交易抵消不充分、资产未及时入账等,导致多计资产1.65亿元、多计负债1.18亿元。

  截至2011年9月,所属第三十八研究所等7家单位的279名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违规持有下属企业股权3641.33万元。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第三十八研究所等两家单位已清退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违规持有的股份,其余5家单位已向集团公司报送清退方案,将逐步完成清退工作。2004年至2011年10月,中国电科本部及所属第十五研究所等5家单位的17名中层以上干部违规在集团或下属研究所的控股、参股企业兼职,获取报酬共280.1万元。2007年至2010年,所属第十五研究所、第五十四研究所等5家单位为职工垫资购买限房价限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或建设住房等,涉及金额3.81亿元。

  宝钢集团:

  越权决策造成损失4.36亿

  本次审计重点涉及了宝钢集团本部及所属11家二级子企业,涉及资产量占宝钢集团资产总额的50%以上。审计结果表明,宝钢集团多计资产5.50亿元,占资产总额的0.13%;少计负债11.48亿元,占负债总额的0.67%;多计利润11.39亿元,占利润总额的4.7%。

  1999年至2010年,宝钢集团本部等6家单位因合并财务报表抵消不充分、未按规定确认预计负债、销售收入等,导致多计利润16.15亿元,其中2010年度多计利润11亿元。2010年,所属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成本费用中列支工资性支出1.68亿元,未纳入工资总额管理。2008年至2010年,所属宝钢发展有限公司等在未实现扭亏的情况下,违规支付企业年金4.78亿元。

  此外,宝钢集团所属单位以前年度经营管理中还存在以下问题:2007年至2008年,所属华宝投资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的高管人员越权决策,投资股票及权证、进行“代客债务调期交易”等,造成损失4.36亿元。

  东方电气集团:

  投资18亿元项目经营亏损严重

  东方电气集团峨嵋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8.33亿元建设的多晶硅项目,未达到行业准入标准,未全面通过环保验收,且存在产能利用率较低、产品合格率不高等问题,经营亏损严重。

  国投公司:

  购买企业债账面损失1391万元

  2004年1月,国投公司所属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在未经集体研究的情况下,同意下属公司购买企业债券,至2011年11月形成账面本金损失1391万元。

  招商局集团:

  招商证券个别高管配偶领分红

  2010年5月,招商局集团所属招商证券个别董事违规入股私募基金,以350万元取得该基金3.5%的股权;2010年3月,招商证券个别高管配偶及少数员工在未实际出资的情况下,受让业务合作方所持拟上市公司股份50万股,2011年5月收取分红款22.50万元。

  中煤集团:

  所属公司乱用费用

  2010年,中煤集团所属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计提的煤炭生产安全费用中,381.70万元超出规定使用范围用于生活区改造、驻京办车辆维修等,将58.64万元煤矿维简费用于支付生活区公用房装修款及供水供暖设计费。

  中农集团:

  下属企业违规购买年金保险

  2006年至2010年,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所属中牧集团等两家企业违规为职工购买分红型团体年金保险1206万余元;中牧集团2003年3月还以购买商业保险然后退保的方式取得资金114万元,用于向职工发放奖金。

  一汽集团:

  下属企业不履行公开招标程序

  2008年至2010年,一汽集团所属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土建工程和设备采购未履行公开招标程序,合同金额1.14亿元。

  中国二重:

  未经招标直接购建固定资产

  2008年至2010年,中国二重未经招标,直接指定采购单位购建155项固定资产,涉及金额1.53亿元,占应招标金额的23.11%。

  武钢集团:

  采用邀标方式进行招标

  武钢集团关于建安工程招标主要采用邀标方式的内部规定与招投标法规定不符,2005年至2010年,武钢集团及所属单位不规范招标涉及金额2.68亿元。

  中石化集团:

  未按规定招标涉16亿元

  审计发现,2008年至2010年,中石化集团有31个建设项目未按规定进行招标,涉及合同金额高达16.66亿元。

  中电信息产业集团:

  管理人员违规持股

  截至2010年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146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违规持有19家二级企业股份,金额共计9653.44万元。

  文/本报记者张艳丽吴琳琳

  权威访谈

  金融企业分支机构违规发放贷款问题比较突出

  新华社电审计署1日发布了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中信集团公司2010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

  审计署金融审计司司长吕劲松就此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两家金融企业的一些分支机构违规发放贷款和办理票据业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他建议相关金融企业,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工作,严把授信审查关,加大贷后监督力度。

  问:这次审计的重点是什么?

  答:2011年,我们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组织审计署有关特派员办事处200多名审计人员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中信集团公司等两家大型金融企业总部及其所属38家分支机构、企业单位进行了审计。

  审计中重点把握了三方面内容:一是反映两家金融企业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及货币信贷政策措施,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取得的主要成效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检查两家金融企业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揭示信贷资金投放、投融资活动以及金融业务创新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风险;三是揭露有关金融企业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促进金融机构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问:审计发现金融企业经营管理中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答:审计发现三方面问题:一是两家金融企业的一些分支机构违规发放贷款和办理票据业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是超期限和向非土地储备机构发放土地储备贷款,向手续不全或资本金不足的房地产等项目发放贷款,违规向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放贷款,违规办理无贸易背景的票据贴现业务等;二是部分所属企业存在会计核算不实、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主要表现为未按规定合并财务报表、虚增经营利润以及存在账外资金、资产等;三是部分业务经营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有的信贷资金被贷款企业挪用,有的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反映不准确不及时。

  审计发现,工商银行所属9家分支机构违规发放法人贷款94.99亿元,其中2010年发生52.87亿元。主要是通过向非土地储备机构、超期限等方式发放土地储备贷款,向手续不全或资本金不足的项目发放贷款,违规向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放贷款等。此外,工商银行所属6家分支机构违规发放个人贷款15.01亿元,其中2010年发生11.04亿元。主要是违反国家差别化信贷政策,未按规定利率和首付款比例办理二套房贷款,以个人贷款名义发放对公贷款等。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分支机构已收回贷款7.54亿元,对6.05亿元个人贷款通过完善手续、按规定补充首付和提高利率等方式进行了整改,其他问题正在整改中。

  审计发现,中信集团在2008年至2010年间,所属8家子公司违规发放津补贴、发放商业预付卡以及购买商业保险等涉及金额1.34亿元,使用不规范发票报销或白条抵库等涉及金额0.16亿元。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信集团及有关子公司认真规范职工津补贴的发放工作,清理了不规范的发票;有关子公司按规定补缴了个人所得税,修订和完善了借款和报销等财务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发票审核和管理工作。

  此外,审计还发现,2008年至2010年,所属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违规发放贷款和办理票据业务共计30.64亿元。2006年至2010年,所属3家子公司采取私自换汇、拆借等方式违规经营9.99亿元。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子公司已采取措施纠正违规问题,并加强了相关内部控制。中信集团高度重视审计指出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整改。至2012年3月底,已有91%的问题整改到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190人次,还加强了制度建设和内部控制,制定或修订了188项规章制度。

  问: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两家金融企业整改情况如何?

  答:两家金融企业高度重视本次审计发现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做好整改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2年3月底,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到位率分别为93%和91.04%。针对审计发现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两家金融企业从制度建设和内部控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管理工作。中国中信集团公司还对下属单位账外资金等违反财经法纪问题的相关责任人共计190人次作出了严肃处理。

  问:就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部门有什么建议?

  答:根据审计情况,我们提出三个方面建议:一是金融企业要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工作,严把授信审查关,加大贷后监督力度,密切跟踪贷款资金流向,防止挪用信贷资金行为,切实保障信贷资金用于实体经济;二是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加大对所属企业财务管理力度,强化对会计核算及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控,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三是强化各项内部控制建设,建立有效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内部控制流程,加大对所属分支机构管控力度,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严肃处理资产质量认定中的弄虚作假行为,进一步提高资产质量信息的真实性水平。

  各方回应

  15家中央企业回应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

  新华社电审计署1日公布了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科、一汽、二重等15家中央企业2010年度财务收支等审计结果公告,披露了这些中央企业在财务管理、内部管理、投资项目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中央企业都在1日对公告进行了回应,并公布了整改进展情况。

  会计核算、重大经济决策和内部管理不规范是此次一汽集团在接受审计过程中暴露的主要问题。一汽集团表示,在审计署依法出具审计报告后,集团全面梳理了管理流程,分析了问题产生原因,修订了33个制度规范,逐一对照检查、纠正,基本完成了对审计报告涉及问题的整改。

  驻外机构经营状况是此次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接受专项审计调查的内容,部分投资项目经营效益不佳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国投对现有境外机构进行了全面审查,完善了境外风险管控体系,并成立了专门协调监管境外业务的职能部门。目前,绝大多数审计问题已整改完毕。

  武钢集团在审计组的指导和协助下,收回了历史欠款,开展了闲置资产专项整治工作,完善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总额财务管理、污染减排管理等20余项内部管理制度。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表示,审计署在审计过程中,指出了企业在会计核算、投资项目管理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是对中国电子保持快速发展、提升发展质量的督促和鞭策,经过“边审边改”、“即整即改”、“持续整改”等工作,目前集团公司及有关企业已基本完成审计报告所指出问题的整改。

  “当前中央企业肯定还存在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希望他们引以为戒,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研究部部长王志钢说。

  据了解,自2009年以来,审计署每年都在部分中央企业开展上一年度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并督促企业认真整改。截至目前,在审计发现的问题中,已有接近97%完成了整改。

  热点透视

  近日,北京电信继移动、联通之后,取消了对手机用户的“话费余额有效期”限制。然而,这厢刚不再催促用户花尽话费,那厢北京电信却仅凭群发给用户的一条短信就开始征收“业务保留费”。

  消费者不禁怀疑:这是不是要弥补取消话费有效期导致的“损失”?运营商单方面发布一条短信,相关费用就得以开征,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合法?

  北京电信被指强收“业务保留费”

  “一条短信通知就开征一项收费”

  北京电信手机用户近日相继收到短信通知称,从5月23日起,连续两个自然月未发生通信费用(未发生通话、短信、手机上网行为及未订购增值业务),出账费用为零的客户,从第三个自然月的1日起每天收取0.15元的“业务保留费”。

  “像电信公司这样发一条短信就开始一项收费,是电信、银行等垄断行业长期以来的一贯做法。”北京德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家辉律师指出,消费者和运营商之间构成的是合同关系,而对合同的变更必须经过双方协商达成一致。运营商仅凭单方的短信通知就开始收费,这样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北京大学法学院民法学教授王成补充说,从合法性的角度看,电信运营商是典型的公用服务公司,他们和消费者订立的合同是典型的格式合同,而在面对这样的合同时,普通消费者是缺乏讨价还价能力的,处于弱势地位。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的,该条款无效。所以从法律上讲,运营商的这一做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北京电信:

  收保留费只为“避免闲置”

  是否全国的电信公司都收取这项“业务保留费”?记者调查发现,北京电信此项收费是针对“零月租”的用户。而重庆、山西太原、黑龙江哈尔滨等地电信客服称,未收到类似收费通知,在当地没有提供“零月租”套餐服务,最低套餐资费标准为月租5元。

  就这些质疑,记者专访了北京电信相关负责人。北京电信市场部产品经理潘海凌回应称,之所以开收“业务保留费”,是为了避免有效期取消后号码资源被长期闲置,或被不法分子囤积倒卖。

  “我们的号码资源非常有限,好的号码可能没有真正带来收入,坏的号码却留在我们手里。”潘海凌说,如果没有最低套餐资费或是别的收费,代理商可以毫无压力地将电信的优质号码压着卖高价。

  她还指出:“超过两个月不用的号码,实际进行通讯的用户很少,这只针对一小部分很极端的用户。我们有很多种方法收用户钱,没必要这样收。”在这两个自然月中用户只要发生消费,“哪怕是一角钱”,北京电信就不会收取这项“业务保留费”。“其实长期不使用的用户完全可以将号码销掉,过一段时间后通过电信的自动回收机制,号码可进行再利用。”

  然而,记者进一步的调查结果让北京电信消费者颇感郁闷:如若决定销号,属于个人财产一部分的剩余话费并不能自由取出,而必须消费完毕,或者在闲置过程中被电信运营商一直扣完。“要销号的话能把剩下的话费取出来吗?”“不可以的,没有此方面的规定。”中国电信11100号客服告诉记者,“不想使用了也不需要到营业厅办理销号,您不使用即可,扣完费用会自动销号的。”

  消费者议价权缺失严重

  这远非公众第一次面对垄断行业“没得商量”又“不可拒绝”的收费。“目前消费者对于垄断行业的霸王收费行为,通过诉讼的手段来维权,成本高,并且很难赢。”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说。

  无论是近期在河北、江西等地连续曝出的高速公路“超时费”,还是在舆论声讨中照收不误的银行“小额账户管理费”,消费者都因缺乏议价权而几无还手之力。

  电信运营商面对的是千家万户,与每一个用户都协商同意在技术上确实存在困难。那么,如何收费才能让消费者更信服?王成认为,通过听证形式规制垄断行业经营者的收费行为并不可取,例如这些年围绕着水电气价格进行的听证,讨论的往往是“涨多涨少”,而根本不是“涨或不涨”,导致“逢听必涨”成为规律,让很多收费、涨价行为通过听证“漂白”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对于一些垄断行业的经营者而言,主要问题还是违法成本太低。”专家指出,应当切实追究违法责任、提高违法成本。100个消费者面对不合理收费时,往往只有1个人提出诉讼或维权,但如果这百分之一的维权诉求能够让垄断经营者付出百分之百甚至是百分之二百的违法成本,那么就会对他们有吓阻的力量。

  邱宝昌建议,在法律上对垄断企业定价行为进行规制,保护消费者在涉及民生领域的定价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已经提出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对于侵犯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社会团体可以提出诉讼。

  专家表示,期待这一制度能尽快正式确立。电信运营商也应当诚实地面对用户,在收费的时候,不应想方设法将成本“迂回”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文/新华社记者南婷涂铭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