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郑友)在铁路战线坚守了43年的张光洪,感念于共产党养育之恩,希望百年之后,将遗体捐赠出来(本报曾报道)。昨天,是他60周岁的生日,除了褪下制服,他还在遗体捐献登记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自1969年参加工作,张光洪已在铁路战线上坚守了43年。他有着长达33年的党龄,曾担任过成都铁路局重庆客运段的办公室主任。“是共产党养育了我。”张光洪称,自己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受益者,也是共产党的忠实拥护者。
张光洪来自忠县农村,6年前便有了捐献遗体的想法,但受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观念束缚,直至上月初才下定最后的决心。随后,张光洪联系到本报记者,希望能够帮他牵线搭桥,完成其人生中最大的一个心愿。
5月7日,本报独家报道张光洪的心愿后,重庆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当即同意上门帮他办理。
昨天,张光洪年满60周岁,他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岗位,正式成为铁路职工中的一名离退休人员。在九龙坡区石坪桥骏逸新视界,张光洪住家外面的一个酒店,300多名亲朋好友赶来朝贺。
上午10点,在重庆市遗体捐献登记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后,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将一张名片大小的绿颜色“遗体捐献卡”交到了张光洪手中。记者注意到,张光洪选择将遗体、眼角膜分别捐献给重庆医科大学和重庆市眼库。张光洪的善举,不仅得到了妻子王俊芳、儿子张栩的支持,也得到了在场所有嘉宾的一致肯定。其中,好几位市民表态愿意捐献遗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