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蛟龙号”进行出海前最后一次潜水试验,从母船“向阳红09”上吊入长江。
本报记者 孔令君 摄
本报特派记者 孔令君 记者 章迪思
昨天上午,“向阳红09”试验母船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江阴苏南国际码头出发,奔赴马里亚纳海沟。这一次,蛟龙号要挑战的,是7000米级的海试任务。7000米,可能将是目前世界作业类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记者赴江阴,有幸登上了船,得以近距离接触蛟龙号,并目睹蛟龙号出海前的最后一次下水演练。6月1日,专业潜航员唐嘉陵钻出蛟龙号舱口,告诉记者“各项设施运行状态良好”。海试现场指挥部副总指挥余建勋出发前告诉记者:“整个支持系统性能得到验证,通信系统、平台车、A型架等运行完好。”
蛟龙入海,拭目以待。
蛟龙号执行深潜任务时,与实验母船完全脱离,双方只有通讯,之间无任何线缆或是遥控连接
记者在码头看到母船“向阳红09”时的第一反应,是“比想象中的小”。除了后甲板改装成了装卸蛟龙号用的“吊车”,船体其他部分并无特别。
同样,停在甲板上的蛟龙号,看起来也比想象中小很多,甚至貌不惊人。乍一看,是一个“胖乎乎”的白色小潜水艇。
记者之前有幸参观了蛟龙号自投入使用以来的第45次下潜试验,也是本次出海之前,最后一次对“吊车”、舱内电路及其他设备的检查调试。因此,才能细细观察到蛟龙号的特别之处。
与“小潜水艇”相比,蛟龙号更“可爱”一些,通体雪白,尾翼大红,长度约8米,宽和高皆为3米左右,“体型”较胖,装在甲板上憨态可掬。最特别的,是蛟龙号身上,尤其是“头部”,密密麻麻地长了许多“触角”,凑近了看,发现是照明灯、摄像头和机械手。据介绍,舱外共有8组摄像机,17盏照明灯。
蛟龙号的“胖”,不仅在于“体型”,还有“体重”。唐嘉陵透露,蛟龙号虽然不大,但重达21.8吨,若加上舱内物品、压载铁和潜航员,可能超过22吨。
“胖”才有“力量”。蛟龙号若在7000米水深作业,1平方米的外壁要承受7000吨的水压,还要承受1.5摄氏度左右的低温,在这种条件下,机械手、摄像头、照明灯、螺旋桨等部件都要正常工作,实属不易。
记者在船上,才破除了之前“蛟龙号与母船用线缆连接”的误解。蛟龙号执行深潜任务时,与实验母船完全脱离,双方只有通讯,之间无任何线缆或是遥控连接。
潜航员用机械手抓进了一个蘑菇状奇怪物体,经确定竟是新物种某种深海巨型单细胞原生动物
第45次下潜试验,并未真正“下潜”,母船“吊车”拉着蛟龙号,在长江上漂了一会,又被吊了回来。“向阳红09”船政委陈崇明告诉记者,若要让蛟龙号真正下潜,就要在其两侧“腮”部,装上压载铁,克服浮力下潜,到达预定深度完成作业之后,抛去压载铁便能上浮。
去年,蛟龙号已到达过5188米的深海,这一次,又要挑战7000米。
蛟龙号在深海,“观察生物,探明矿产”,唐嘉陵这样告诉记者。他和付文韬是中国目前仅有的两位专业深水载人潜器的潜航员,主要负责驾驶蛟龙号。
深海,是人类在地球上仅剩的几个未知区域之一。付文韬告诉记者,上次他们到达5000米深海的时候,发现生物比预期的多,大红虾、紫色或是透明的海参,还有大量不知名的小生物,付文韬看到一个蘑菇状奇怪物体,出于好奇用机械手抓进了生物取样筐,想不到生物科学家一看,竟是个新物种某种深海巨型单细胞原生动物。
另外,在5000米海试时,蛟龙号的机械手,采集到了多金属结核,有利于让科研人员精确定位海底矿产位置。
蛟龙号副总设计师崔维成告诉记者,载人深潜器的海底作业精细程度,肯定比轮船及无人潜水器精细很多,而且至今为止,载人潜水器的安全性很高,风险较小。即使如此,蛟龙号也已经做了100多条应急预案。
舱内最多有3人,驾驶、采样、观察、通讯各有分工,但3个人要挤在直径1.4米的圆形区域,“全程几乎无法站立”
深海美吗?美!灯光下,深海幽深,远处泛着蓝光,还有成片闪着荧光的泡泡,其实是不知名的微生物。唐嘉陵向记者如此描述他见过的深海。
他和付文韬,以及一同“入海”的科学家们,是世界上少数见过此景的人。
但在蛟龙号上的工作,并非如此浪漫。每次蛟龙号下潜,舱内最多有3人,驾驶、采样、观察、通讯各有分工,但3个人要挤在直径1.4米的圆形区域,差不多只有一个豪华单人沙发的大小,“全程几乎无法站立。”付文韬说,“7000米深潜,预计从进舱到出舱的总时间,可能达12个小时。”
拥挤之外,虽然舱内有水、压缩饼干、巧克力,但要尽量少吃少喝,为的是尽量少上厕所,因为这在数千米的深海密封舱里,是个问题。据说还要带成人纸尿片?唐嘉陵笑着摆手,确实要带,但是用来擦拭舱壁的水汽的,舱内还为此准备了干燥剂。
十多个小时的密闭空间,呼吸靠什么?氧气瓶提供氧气,舱内还准备了二氧化碳吸收剂。海底冷吗?舱外1—2摄氏度,舱内十多摄氏度,带件外套,带着护膝。海面浪大、海底流急,“不晕!”舱内10多个监控显示器,20多台计算机,驾驶、通讯、采样,“忙而不乱”。
记者在第45次潜水实验结束时,透过狭小舱口,窥到蛟龙号内舱一角,弧形梯子,天蓝坐垫,两操纵杆,按钮密布……
5000米到7000米,差距大吗?目前世界载人潜水器最深纪录,约6500米。这次为7000米海试所做的设备更新,并不算多
目前世界载人潜水器最深纪录,约是6500米。这一次,蛟龙号计划破纪录,5000米到7000米,是一道坎吗?
“向阳红09”起航前,在青岛进行了108项维修和维护。蛟龙号也为7000米深潜实验进行了设备升级。但记者从余建勋和崔维成处都得到确认,为了7000米海试所做的设备更新,并不算多。
余建勋告诉记者,“向阳红09”此次主要更新了温盐深测量仪,安装了8000米绞车L架,是为完成海水取样等其他考察任务,与蛟龙号7000米海试关系不大。
而对于蛟龙号而言,“它最初便是为了7000米深度设计的,耐压、耐低温、封闭性都没问题。”崔维成说,“2009年进行1000米海试之后,技术改进最多;去年的5000米海试是为7000米做准备的,结果证明蛟龙号技术状态较好,所以这次设备更新不多,只是针对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了些改进。”
比如,唐嘉陵告诉记者,5000米海试的时候,机械手的动作似“电影慢镜头”般缓慢,后来发现是因为液压油在高压、低温环境中粘稠度太高,这次的新一代机械手,不仅是液压油,控制电路和软件集成都更好。另外,5000米海试后,潜航员反映某些方向灯光太亮,导致照片质量不佳,这次调整了探照灯位置,灯光分远近,层次分明。蛟龙号还更新了高清摄像机和数据传输方式等。
蛟龙号若7000米海试成功,便是国际深海技术的共同突破,也意味着我国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载人潜器的核心设计技术
陈崇明介绍,去年蛟龙号5000米海试成功时,航天英雄杨利伟与蛟龙号通了电话,表示祝贺。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我国航天工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技术成熟;而深海载人潜器技术,我国从无到有,从2009年的1000米深度,3年便将可能达到7000米,是不是太快了?
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不算快,蛟龙号的深海试验,反而是进度比较慢,比较扎实的。”崔维成介绍,美国、日本等国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试验,一般一年只做一次,一次到底,蛟龙号花了3年逐步深入,一是因为没有其他深水潜器协同救援,试验比较保守;二是因为蛟龙号每次海试,都附带了其他难得一遇的海洋考察任务。
崔维成告诉记者,蛟龙号设计的安全系数是1.5倍,单从强度来说,蛟龙号载人舱即使到1万多米水深,也不会损坏,但他强调,决不允许蛟龙号过多超越7000米级的规定深度。
到达7000米,在深海载人潜水器的设计制造上,相比6000米已是一个重大跨越。蛟龙号若7000米海试成功,便是国际深海技术的共同突破,也意味着我国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载人潜器的核心设计技术。
我国深海载人技术的发展,让崔维成印象颇深。2002年,我国开始研制蛟龙号时,他和研制团队参观他国深水载人潜水器的要求,总被拒绝;而蛟龙号研制成功后,他应邀参观某国的深海潜水器,对方知无不言,很是客气。
在整个深海科学大工程体系中,一条“蛟龙”还不够。据新华社报道,“向阳红09”船受台风“玛娃”影响,暂于绿华山锚地避风
蛟龙号挑战7000米极限如取得成功,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在整个深海科学大工程体系中,一条“蛟龙”,还不能满足。
中科院院士、海洋科学专家汪品先此前告诉记者:深海科学大工程体系,按照使用仪器的不同,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深潜器,包括载人和无人两种,蛟龙号属于载人深潜器,无人的一般会搭载机器人实施海底作业;第二类是静止的海底观测网;第三类是大洋钻探。
例如海底观测网,在海底布设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通过光缆,可以实时传送到岸上的实验室。再如自动化的深潜机器人,能胜任许多水下工程安装和维修工作,包括对水深3000米海上油井的长期作业、重型作业,还可以达到7000米甚至更大的深度。从总体上说,我国在这些领域,只是刚刚起步。
若要系统勘探海洋资源,一艘蛟龙号显然不够。崔维成介绍,国家深海基地正在青岛建设,以后将成为蛟龙号和试验母船的地面保障基地,再造一艘蛟龙号,在技术上也不再是难题。
但崔维成坦言,他们虽然设计研制了蛟龙号,对待海洋资源的开采却相当谨慎。“虽然中国有了蛟龙号,进入了深水载人勘探的技术领域,但首先要做的,应是提高国际海洋资源开采的门槛。”他说,在海洋资源如何安全开采得到充分研究之前,慎对海洋。
据新华社最新报道,“向阳红09”船因受台风“玛娃”影响,计划昨天24时前在长江口外绿华山锚地避风,择机继续航行,预计不会对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造成影响。现场气象保障人员介绍,“玛娃”6月1日在菲律宾附近海域生成,之后一直朝偏北方向移动并逐渐转向东北方向。“向阳红09”船如果继续朝预定航向航行,预计5日左右会受到台风严重影响。此外,为蛟龙号提供海洋环境保障的我国“海洋6号”科学考察船2日从广州起航后,同样因受“玛娃”影响,目前已在珠江口抛锚避风。 (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