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信息”回应:政府公信力慢慢中毒
6月5日《人民日报》追踪了湖北利川人社局“萝卜招聘”和河南项城“呕吐死”两起事件中当地政府“零信息”回应的问题。一个是湖北恩施州作废了利川招聘结果后再无进展,自始至终,当地有关负责人均没有透露此次招聘过程中违规违纪的细节,也拒绝对外公布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情况,只有当地不断地重复“有关部门立刻展开调查”、“将加强监管”、“将公开招聘制度化透明化”等华丽好听的说辞。另一个是“呕吐死”的尸检报告一直“捂”在警方手中,想长时间拖延,使“呕吐死”逐渐淡出了公众视线,不了了之。
这种“零信息”回应,在具体采访的当事记者看来,相当糟糕。一来那些信誓旦旦的承诺,如“立刻启动应急预案”、“政府高度重视”、“将公开透明地进行处理”,“虚”的装饰太多,“真材实料”很少,两三周过后,随着新的新闻热点出现,事件慢慢被遗忘,后续处理便往往不了了之。如此,公众和媒体很难相信政府的诚意,违法乱纪者便认为“舆论不过一阵风”,更加肆无忌惮,认为被媒体“盯”住后,也不过是“猫”两天就过去了。二来拖延、捂盖子,反映出一些当事官员只顾眼前、先保官位的心态。他们重在“解决麻烦”,而公众、家属关心的是让死因水落石出,双方关注点不在一起,形不成共振共鸣。久而久之,对当事政府部门的威信、形象、公信力都是极大伤害。再有事情出现时,公众首先会产生抵触。你政府没有营造良性的互动,即使一时过关,但最终流失的还是无形资产:公信力。
手头还有一例,山西省平陆县民政局一正一副俩局长涉嫌非法拘禁被逮捕法办。多年以前该局出资5万元办一企业,不久对外承包并收回34万元的承包费,其间改制时事实上该企业已经私营。等企业做大做强后,2006年当地政府强行剥夺了老板卫宪法的经营权,又是非法拘禁,又是非法清算,简直像是回到了无法无天鸡犬不宁的旧社会。(据6月4日《中国青年报》)就这么一起冤假错案竟然持续多年,不见当地政府有何正面回应。6月4日倒是有个“回应”,称“因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案情复杂,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又一“零信息”回应而已。
千万不可小觑“零信息”回应的毒害,一次一次,“狼来了”,最后政府的公信力就会慢慢中毒。针对网民对深圳“5.26”“顶包”的再三猜疑,深圳交警局发言人也认为,这主要源于公民对警察的不信任。不信任的毒素“害人害己”,虽然输赢自在人心,但是多花出去的公帑还是能节约一分是一分。毕竟,如果因普遍的不信任而导致大面积的“警力投入”,草木皆兵,绝对不是好事情。
窃以为,加大对“零信息”回应的监管,甚至套上责任追究的笼头,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切记: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应当是政府分内之职、分内之责。 (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