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环境日,不少市民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环保忧虑:限塑4年了,塑料袋好像没有减少,尤其是街头早点摊使用的塑料袋,大多是“三无”产品,这样的食品袋安全吗?
记者调查
白色污染多,街头难觅合格食品袋
昨天活动中,在谈到自己制造的“白色污染”时,大伙似乎都将目光集中到了农贸市场、路边摊的超薄塑料袋上。
记者在现场做了一个关于“日常使用塑料袋”的小调查,结果显示,在场50多名居民中超过30位居民已经有使用布袋或固定塑料袋买菜购物的习惯,但大伙并没有意识去区分使用一般塑料袋和专门盛放食品塑料袋,特别是街头早点摊、小吃摊上常用的那种薄薄的塑料袋,很多居民都没有注意到。“袋子是卖家提供的,也由不得我选择,图方便也只好用他们的。”傅厚岗社区社工殷韦韦说,她每天上班都是在巷口的早点摊上买煎饼或包子,“这些袋子都是很薄很薄的透明塑料袋,上面没有任何标准,就直接盛放食品。”殷韦韦说,用这样的塑料袋装热气腾腾的包子和煎饼,手上经常沾上油。“卖家都会把做好的油条、灌饼放在一旁晾一晾,说刚炸出锅的不能马上装袋子,要不然袋子会受不了,烫坏的。”
记者走访了多家街头早点摊和路边小食铺,发现用来装煎饼、油饼、包子、玉米等食品的塑料袋都是没有任何标志的“超薄”塑料袋。
记者实验
昨天,记者在应天西路一处早点摊、鼓楼区二条巷一家小吃店、白下区一家农贸市场收集了3种塑料袋,分别对其做了厚度测量、渗油测试和加热测试。
实验1:路边摊塑料袋厚度大多不达标
记者使用游标卡尺对收集来的三种塑料袋进行厚度测量,结果显示,从早点摊买回来的食品袋最薄,平均每层厚度只有0.006mm,从小吃店和菜场收集来的两种塑料购物袋也很薄,平均每层厚度为0.007mm和0.008mm,按“限塑令”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国内生产、使用、销售的塑料购物袋厚度不小于0.025mm,食品袋厚度不小于0.015mm。以上这三种袋子远远低于国标,属于伪劣、三无产品。
记者又从正规超市买来贴有QS标识,并有生产厂家等信息的卷筒式食品袋和塑料购物袋进行测量,结果显示,食品袋平均每层厚度达0.014mm,塑料购物袋平均每层塑料袋厚度0.028mm,超出国家标准。
提醒:超薄袋最好不要用来盛装食品,特别是没有QS认证和“食品用”字样的袋子都不要直接装食物。
实验2:薄塑料袋遇热油后瞬间熔化
记者在铁锅中,倒了两勺色拉油,放在煤气灶上加热。用遥感测温仪测量色拉油温度为120℃时,将色拉油分别倒进从路边摊和超市买来的塑料袋中。就在倒入油的一瞬间,两个塑料袋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早点摊的超薄塑料袋甚至已经熔化,缩成了塑料团。
提醒:油炸食品在锅里的温度可达200℃以上,塑料袋熔化后本身的高分子材料对人的肝肾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实验3:食品放塑料袋里加热危害大
记者在桌上铺上一层白纸。把买来的油饼,依次放入在路边摊购买的塑料袋和在超市购买的塑料袋里,并在塑料袋下各垫一层白纸,静放40分钟。随后又将两份早点连同塑料袋放到微波炉里,加热2分钟,再放到白纸上。
在路边摊购买的塑料袋加热后被烫出一个洞,油渍漏在了白纸上,而在超市购买的塑料袋,塑料袋缩成了一团,没有漏油现象。
提醒:油饼、油条等高油脂食物切勿装进塑料袋内加热,因为高油脂食物在加热中与塑料袋接触,会加速塑料袋中化学物质的分解,有害物质析出并污染食物,食入后可能影响健康。油性食物最好放进玻璃、陶瓷等器皿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