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学涛:“工伤”认定难背后的人情缺位
6月4日,年仅20岁的国家滑翔伞队队员杨小强训练时出现失误,不幸高空坠亡;5日,针对此事,一位国家体育总局工作人员透露,杨小强无编制不能算工伤。
“没死不算工伤”的冷酷犹在,“没编制不算工伤”的逻辑更令人寒心。据悉,国家滑翔伞队“从国家队教练到队员都没有具体编制”,更没有五险,言外之意,这是一群为国争光的“临时工”。这些英雄们也遭遇了“没编制不算工伤”的难题,可见“工伤”认定难,难于上青天。
“工伤”认定难,难就难在第一步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虽然《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主动依法为职工申请工伤认定,此系法定义务,但实际上,规定多数情况下形同虚设。因为这其中牵扯到职工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工伤认定后更涉及到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退休养老保险等,不是一笔小数字。基于此,用人单位千方百计编造理由逃避“工伤”认定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说“没死不算工伤”的违法行为太冷酷,那么“没编制不算工伤”的合法逻辑就更缺些人情味了。何况坠亡的杨小强曾荣获第六届世界锦标赛的亚军,别忘了,这可是中国选手中在该项目中取得的最好成绩。栋梁之才陨落,即便杨小强此次训练是个人行为,主管部门也不该把责任一推六二五。“没编制不算工伤”警示我们,“工伤”认定难的背后更有冷冰冰的人情缺位。
也有人说,正式工的权益都很难得到保障,遑论没编制的临时工。的确,摆在眼前的现实是劳务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力量和话语权的严重不对等”。而如何消弭这种不对等,完善劳资关系,这正是劳务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最起码,愿本该顺利的“工伤”认定不再这么冷冰冰!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