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记者 孙自法)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研究员7日下午在纪念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宣言”签署20周年主题报告会上表示,中国可持续发展应构建生存安全、发展安全、生态安全等3条安全保障线。
生存安全保障线是养活未来中国15亿人口的空间设置。中国的未来人口高峰约为15亿,所需粮食不可能依靠世界市场供应。按国际标准,一个国家的粮食自给率达到90%-95%,才能获得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临界门槛,也才获得国家的基本生存安全。因此,中国严格控制现有18亿亩耕地的规模,就必须成为国家控制的一个刚性指标。
按每人每年平均消费400公斤粮食计算,中国在达到15亿人口时,每年需消耗粮食6亿吨以上。目前中国年产粮达到5.5亿吨,还有一定缺口,加之每年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18亿亩中平均还需扣除2亿亩的自然灾害和中低产田的损失,这样就要求剩余的16亿亩耕地,每年每亩平均产出不低于380公斤。
发展安全保障线是保障中国人均财富到2050年不低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条保障线将以现有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3大经济区为面,以10个左右的经济发展走廊(沿交通、沿江、沿海)为线,以50个中心城市为点,共同组成高集聚度、高开发度、高生产能力的集聚国民财富空间。国家发展安全保障线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动力,是国家财富积累的主战场。
这个保障线的核心设计是由30万平方公里组成的高集约发展区和与之相配套的土地(如城市、交通、矿山、基础设施等),按1∶3的比例来计算,整体上该保障线的总面积达12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在这30万平方公里的核心土地上,要求每平方公里年平均产出达到5.5亿元人民币(按2011年不变价),意味着到2050年的预期产出可达160万亿元人民币,是中国2011年GDP产出的4倍。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保障线:目前国家划定约240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这些需要严格保护的国土空间再加上集约发展后腾出的土地,将成为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服务、生态屏障和生态平衡的基础。
牛文元指出,中国在未来的30年中,基本上仍然对应着“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瓶颈约束期,表现为“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效率与公平需要调整和重建”的关键时期。
随着中国面临人口压力、能源挑战、资源短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瓶颈约束的增大,如何深化践行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如何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避免“增长停滞”“拉美陷阱”的发展怪圈,应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发展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只能通过加速发展方式转变,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克服”。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