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税收入,大增折射发展隐患
非税收入大幅增长忧过于喜,警惕“乱收费”、“过头税”卷土重来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郭宇靖
在国内经济增速回落、房地产销售下降、结构性减税等多重因素作用之下,2011年四季度以来,全国税收收入呈现出低速增长态势。继今年一季度全国税收收入增幅微超10%,创下近三年来最低;4月份全国税收增速继续大幅回落,单月增幅已降至不足3%。前四月累计,全国税收收入增长8.1%,增幅同比回落超过20个百分点。受此影响,前四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2.5%,增幅回落18.9个百分点。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财政税务学系教授郑榕认为,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任何一个经济体都不可能永远保持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增速放缓的阶段,税收增幅也会随之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与税收收入减速形成巨大反差,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呈现出大幅增加态势。一季度我国非税收入为4118亿元,同比增加1432亿元,增长了53.3%。其中,地方非税收入3472亿元,同比增加1158亿元,增长达到50.1%,有的省市的增长幅度甚至超过一倍。
非税收入的主要形式是“收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彩票公益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罚没收入、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财税专家表示,非税收入大幅增长,说明税收和非税收入结构失衡,不可避免地会衍生出乱收费、重复收费问题。
在郑榕看来,目前个别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规模甚至超过税收收入。究其原因还是地方的收入能力不足,又缺乏税收立法权,只能利用行政权力新设多种收费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形成了一种此消彼长的态势。尽管有越来越多的非税收入开始纳入预算管理,但其收支的透明度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说,如果非税收入中的行政事业费大幅增加,应该引起注意。这相当于地方政府对企业收税减少了,却用费用的办法变相增加收入,还是在增加企业的负担,“羊毛总是出在羊身上”。
从企业来看,江苏省对外出口额排名前列的一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除了被银行突然要求还贷以外,今年以来来自税务部门的税收压力在陡然增加。在当前欧洲等地出口需求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这种压力无疑是雪上加霜。
当前地方的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刘尚希认为,首先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支出的标准、范围都在增加。此外,保障房建设、社保标准提高以及农村养老范围的扩大和相关行业补贴都对地方财政构成了较大的支出压力。尽管中央有转移支付,但是地方仍然有缺口。
财政部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财政支出24118.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064.48亿元,增长33.6%。其中,地方财政支出20276.07亿元,同比增长35.9%。
专家指出,由于税收和财政收入总量一直是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考核指标,在经济回落,减税政策实施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地方财政收入不至于下降太多,就会在非税收入上挖掘潜力。
刘尚希表示,非税收入上涨是新情况,如果行政事业收费大幅增加,可能代表着乱收费的出现,应该引起注意;如果是产权收益方面的非税收入增加,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越是经济放缓,越要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培育经济发展后劲,警惕“过头税”卷土重来。
专家认为,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对非税收入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比如项目经法定程序确定、严格控制收费标准、实行听证协商制度、收费罚款收入专用、集中统管收支、健全的收支监督制度等,而我国却普遍存在项目和标准随意、管理方式不统一、征收部门多元等问题。为此,应根据财政数据顺藤摸瓜,对有隐患的非税收入加强调研。此外,有关部门可采取措施,统筹制定《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办法》,避免不正常的非税收入伤害经济增长。
在税收收入增长减速的背景之下,专家们认为,不仅可以做加法,更应该做减法,即通过结构性减税增强企业活力,刺激微观经济。降低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形成税收“洼地”后,会出现大量的生产者、消费者、就业者,从而激活微观经济运行的链条,带动经济增长,为组织政府收入提供前提和可能。
刘尚希建议,除了继续做好结构性减税外,应进一步减费。虽然这些年不断在减少收费项目,但仍有空间根据具体情况,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尤其是一些加重企业负担的费用。目前自身脆弱的小微企业经营如履薄冰,过多的费用使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应帮助小企业塑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助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对于一些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质社会组织的收费也应当清理,划清费用征收的界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