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程序合法”背后的猫腻
王万程
据6月7日《扬子晚报》报道:潘先生送表外甥女婿去机场,表外甥女婿为答谢表舅在车上放了过路费和油钱共计650元,这一幕被“抓黑车”的捕捉到了。结果潘先生被处以8000元罚款。有关方面回应:无营运资质,双方有收费事实,执法程序合法。
然而,这次“程序合法”的执法被网上转载后,立即引起轩然大波,36万多网民参与讨论,90%以上的网民为潘先生鸣不平。
我们回头看看执法者是如何“程序合法”的。潘先生没有载客的运营资格,却有收费的事实,看起来认定“非法运营”确实于法有据。然而,执法者却忽略了另外一点,他们确实属于亲戚,媒体记者的调查以及现场的口供都证实了这一点。因此,潘先生申辩,带的是自家亲戚,不是约定好的“收钱送人”,自然算不上“非法运营”。
现实生活中,“程序合法”而事实上不合法的事情并不少,有时候,所谓的“程序合法”反倒成了一些人假公济私、滥用职权的挡箭牌。远的不说,只说最近媒体报道的两个“神女”一个是山西省文水县女商人王辉,吃了15年空饷后,“弃”商从政仅4年就当上了副县长;另一个是湘潭市岳塘区20岁的王茜,公示拟提拔为区发改局副局长。她们当初遭网友质疑时,负责选拔的有关部门都说“程序合法”。结果,“神女”倒下,还揪出了一大群“神仙”。
有时候,“程序合法”还是一些部门不作为的借口。某地强拆民宅,拆后近1年不给补偿。被媒体曝光后,政府回应是“程序合法”。某科研单位购买一个内存条,价格是市场价的10多倍。面对质疑,该部门回复“采购程序合法”。某企业到某市投资,某科长以“程序要合法”为借口,百般刁难投资商,两年没办好手续,最终逼跑了投资商。
“合法程序”下出现的不正常事,意味着要么程序本身不严谨,要么程序过程中的细节存在重大瑕疵,即以“程序合法”为名,行“挂羊头卖狗肉”之实。其中猫腻,令人深思。 (来源:广西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