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右)与来访的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会谈后说,希腊若要留在欧元区就必须履行财改承诺。 随着本月17日希腊第二轮选举接近,这个在债务危机中苦苦挣扎两年多的南欧国家命运再次牵动世界各国和全球市场的神经。观察家认为,虽然动荡难测的国内政局使希腊“退出”欧元区的风险增大,但双方尤其是希腊方面缺乏彻底“分家”的政治意愿,也难以承受此举带来的难以估量的严重经济后果,因此双方最终有可能从大局出发相互让步妥协。
尽管希腊和欧元区目前在是否继续紧缩政策的问题上陷入对立僵局,并可能因此而导致希腊“出局”,但实际情况则是“一方真的不愿走,另一方真的想挽留”。布鲁塞尔欧洲与全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冈特拉姆·沃尔夫认为,基于退出欧元区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灾难性后果,各方会尽力避免其发生,最终达成妥协的可能较大。目前各方更多的是在“虚张声势”,为日后讨价还价准备筹码。
有迹象表明,欧元区和德国在希腊问题上的政策已经开始有所松动。德国总理默克尔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欧洲需要向希腊提供增长、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因为希腊人民正经历着极其艰难的时期。”欧元集团主席容克日前表示,只要希腊政府坚决执行救助协议,国际救助机构可能考虑放宽减债、减赤等目标的期限。有的领导人还表示,可从欧盟的预算和欧洲投资银行中拿出一些资金帮助希腊刺激经济增长。
不过,德国不会在救助条款上作出重大让步,因为在此问题上妥协等于给正在接受救助的葡萄牙、爱尔兰民众和政党释放一个错误信号:只要债务国执政党对欧盟政策强硬,民众就可以“少受苦”。沃尔夫认为,德国的策略是让希腊执政党继续实施紧缩措施和结构性改革,以此换取经济刺激援助和更为宽松的减债、减赤目标,而这些对想留在欧元区的希腊民众来说并非不可接受。
然而,作为欧洲债务负担最沉重、结构性问题最严重的国家,希腊债务问题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并可能引发间歇性的金融债券市场动荡,影响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新华社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