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2年06月12日11:37
来源:中国广播网
新华网天津6月12日专电
人民币国际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华社记者 毛振华 徐岳 刘元旭
随着人民币与日元实现直接兑换,民间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并预测英镑有望成为下一个对象。对此,业内人士日前在天津举行的于家堡论坛年会上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更需意识到风险并存。
人民币国际化渐成趋势
从本月1日起,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向前再迈一步,对日元直接交易在上海、东京两地正式开始。“从长远看,人民币有潜力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大国际储备货币。”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评论认为。
事实上,当天人民币与日元直接交易量就接近10亿元人民币,市场给予积极回应。尽管在此之前,人民币就与俄罗斯、马来西亚、老挝等国货币实现直接兑换,但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货币,日元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一篮子”货币之一,并且是国际储备货币,意义非同一般。
“除了增加人民币的竞争力外,还将节约大量兑换手续开支,降低风险。”业内人士认为。
与日元的兑换只是过程之一。近几年,市场上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多种因素也在推动人民币走出国门,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小奕说,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对外开放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化进程中。对外关联的增多也使得货币需求量猛增,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就是作为结算货币使用。
以贸易结算为先导,据统计,截至2012年初,基于人民币的结算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已经从0.4%提高到11%,增长明显。
王小奕还表示,国内、国外两个外汇市场越来越接近。如果不能提供外汇市场交易产品,那么将不能真正体现市场价值,会给未来投资带来一定风险。还有资本账户的开放、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国际市场的认可,都将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深远影响。
风险并存切勿“拍脑门”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报告称,基于目前趋势,人民币将在未来的5至10年内,成为排名前三的国际性贸易货币和储备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或将借助这次与日元的联手而进一步得到确立。
在人民币逐渐被接受的同时,中国贸易额的25%已经采用人民币结算。预计到2015年,人民币将会成为继美元、欧元之后的第三大贸易结算货币。除了贸易结算,还要积极为海外大量积存的人民币打通投资渠道。未来,外部力量将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力。
“人民币国际化不像办奥运,是值得举国欢庆的事。其中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必须谨慎务实。”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说,人民币在没有完全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一边要搞金融改革,一边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使用,因而整个国际化的过程会非常复杂。如果资本账户的开放进程把控不严,很可能出现大量人民币兑换成外币“走出去”。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过程,也是对本国经济形成巨大冲击的过程。”李稻葵说,如果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迅猛,那么货币交易规模会非常大,很容易出现多种人民币汇率。我国在汇率问题上理应保持稳定性,这就要求人民币国际化一定要头脑冷静,实事求是,积极务实地推动。
除了机会因素,人民币国际化更需要时机具备,而非“拍脑门儿”可以人为决定的。这其中,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不单单是经济总量,货币的自由兑换,贸易逆差都必不可少。
金融改革提上日程
尽管利益相关方有所期待,但人民币国际化并非一蹴而就,专家大都认可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其中,加快金融改革步伐,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一个稳定的根基首当其冲。
李稻葵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开放、金融体系持续改革的结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不断推进。但这是一个渐进的、务实的、非常谨慎的中长期过程,可能需要十几二十几年才能逐步完成。
金融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日元的可直接兑换建立在中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人民币若期望担负国际货币职能,还需为国际投资者所青睐,可用于投资人民币金融产品,这对发达的、国际化的金融市场要求颇高。目前国内股票上市企业不多,且表现乏力,对于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来说,投资对象依旧偏少。
“还要促进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曹远征表示,本币作为国际货币通常具有三种功能:国际贸易计价和结算、金融市场上的借贷和投资、储备货币。
王小奕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关键是资本账户可兑换。随着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这一问题已经不可回避。
泛亚金融合作战略研究院院长刘光溪为人民币国际化指出了一条新路子:先“周边化”再“国际化”。他提出,可以考虑以我国边境省份云南为突破口,先在周边地区实现人民币的自由流动。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