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男女航天员其实没太大的差别
据新华社电 神舟九号任务全系统发射演练1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执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飞行乘组全程参与了演练。
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表示,各系统组织指挥顺畅,技术状态正确,参试设备工作正常,满足发射任务要求。
这是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前首次组织的综合联合演练,也是任务展开以来参试系统最多、最全、最贴近实战的一次模拟演练。三名航天员犹如春晚前的带妆彩排一样,穿航天服进入舱内,按照发射前4小时的状态实打实地演练一遍,以做到心中有数,确保万无一失。
记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显示大厅看到,航天员、飞船、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等各参试系统组织严密,指挥员口令准确,技术人员操作熟练,系统之间协调一致,各项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航天员飞行乘组配合默契,程序执行准确无误。有关负责人说,历时4个多小时的联合演练充分检验了各系统工作状况,达到了预期目的。
据介绍,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各大系统已齐聚发射场,先后完成了技术区总装测试和火箭、飞船功能及接口匹配检查、天地大回路话音图像传输检查等工作,航天员飞行乘组也相继进行了飞行手册复习、医学检查和身体状态保持等一系列活动。目前,神舟九号发射任务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据悉,此次发射使用的是改进型长征-二F遥九火箭。
专家解读
一般需进行三次演练
昨日,“神九”发射进行了首次的全系统演练。笔者采访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原高级工程师、遥测专家孙继诚,他曾在1958年至1989年从事基地遥测系统工作。
孙继诚介绍,一般来讲,发射卫星、运载工具实验,至少需要3次演练,最后一次演练是发射前两天。最后一次演练完以后,要进行全区合练,之后就是加注燃料,等待发射。“全系统联合演练,按过去演练的话,整个通讯系统、遥测系统、航区测量系统都参加。全区合练主要是协调口令、协调通讯系统、协调测量系统,过去还有光测系统。”
此次演练,航天员是否全部参加?孙继诚介绍,“演练会由定下来的几个航天员参加。根据我的分析,航天员基本就定了,除非有其他问题。”他还表示,这次选择夏天发射,加注燃料的温度控制,必须很严格地控制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这将是此次发射要克服的一个难点。
(辛未)
特别关注
发射时间
16日下午是第一发射窗口
记者联系多位人士了解到,16日下午其实只是可能发射的时间之一,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神九的第一发射窗口。
发射窗口是指运载火箭发射比较合适的一个时间范围,这个范围的大小亦叫做发射窗口的宽度。窗口宽度有宽有窄,宽的以小时计,甚至以天计算,窄的只有几十秒钟,甚至为零。“零窗口”即指在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分秒不差地将火箭点火升空,不允许任何延误与变更。“因为要与天宫一号的对接,必须精确到秒。”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说。
神九发射窗口每天都有一个
究竟哪一天最适合?还要看老天脸色。有的航天器一天之内有多个发射窗口,有的则需等几天或更长时间。据了解,神九的发射窗口每天都有一个。
庞之浩介绍,神九的发射窗口最主要是考虑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必须在太空中追上它,才能完成完美的“太空之吻”。当“天宫”的轨道平面扫到“神九”的发射场时,就是零窗口,此时两者位于同一个轨道平面,进行轨道修正最省燃料,这个时间一天一个,每天都在变化。
影响神九发射的气象条件
庞之浩介绍,载人航天发射比普通的发射对气象条件要求更高,最佳气象条件主要包括:第一,地面风速不能超过每秒8米,水平能见度在20公里以上;第二,发射前8小时内和发射后1小时内,发射场周边30—40公里范围内没有雷电活动;第三,发射经过区域,3—18公里的高空风速小于70米/秒。
(《现代快报》)
女航天员
搭载理由是全面空间实验数据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航天专家焦维新称,神舟九号飞船搭载女航天员,首要考虑是确保空间生命实验数据更全面,因为人在微重力环境以及负重等各种综合效应情况下,心理、生理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讲男性反应与女性反应可能会有不同。从数据角度而言,只有女航天员进入太空,才能得到全面的数据。
“我看报道有人说女性干事更细致,我觉得这不是主要原因,因为精选的男航天员肯定不会粗心;至于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更是其次。”只要在体能、业务、心理素质训练达到要求,女人完全可以当航天员,国外有一些女航天员工作做得很好。究竟能不能上、最终谁上,就要看最后时刻她们个人的身体状况。平时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偏偏临到发射,身体不适可能也就不能上了,或者一到发射心情过于紧张过不了心理测试关。
国外对女性航天员问题不是特别关注,国内关注特别大,算是格外的一种期盼。其实男女航天员没太大的差别。 (凤凰网)
太空实验
1
首次实验“尿变水”
跟过去不一样,除了维持合适的温度、湿度、压力、氧气等常规环境外,航天员从“神舟九号”进入“天宫一号”里生活实验,就要求控制微生物和微量有害气体,这也是过去建设国际空间站的惯例。
黄伟芬还介绍,为此,他们专门研制了微量有害气体净化装置,采取综合手段对舱内气体高效净化。此外,还首次带入了微生物净化装置,为航天员打造高度洁净的环境,而这个有害气体净化装置能强力去除几十种有害气体。值得一提的是,可吸入颗粒物的监测仪器还能监测“天宫一号”内PM2.5的变化情况。
神舟飞船过去携带的都是消耗性资源,航天员衣食住行所需的物资都从地面携带,而“天宫一号”里的再生技术系统也需要这次航天员“上天”验证。
据悉,航天员呼吸、排汗产生的水汽将有冷凝水收集装置定时自动收集,而“天宫一号”带有的废物回收利用设备,将把这些废水再利用。
其中,电解制氧装置是将纯水制成氧气,而动态水气分离装置则是用航天员的尿液进行水气分离,这次3位航天员就将实验“尿液循环器”能否真正“尿变水”。但是,这次的实验,航天员不会喝下自己的尿,
因为首批“尿液水”将被送回地面接受严格检测,只有在一切指标合格后,将来的航天员才会有“喝尿”的指令。据了解,在之前的地面实验中,这种尿液转化水的品质超过一般的纯净水。
2
或设计一次“火灾”
据了解,“救火演习”也是这次神九航天员实验的重要“必修课”。据介绍,天宫一号内有灭火装置,可以帮助宇航员演练在站内密闭空间内的灭火技巧,同时也对将来中国空间站灭火设备及疏散通道的设计提供技术参数。
根据任务计划,天宫一号或将有一次“火灾”发生,首先烟雾探测器监测到烟雾,发出警报并指明报警传感器的位置。3名宇航员据此确定“起火”具体位置,检查站内消防面具、空气分析仪及灭火器是否到位,然后赶到“起火”地点,用空气分析仪检测燃烧产生的有害烟雾在空气中的含量。地面飞行控制中心的专家,会根据分析指标指示航天员是否需要戴上消防面具来灭火。
同时,航天员还要根据操作规程及时切断站内通风系统,以防止通风系统向“起火”地点输送氧气并输送有害烟雾。
3
探索太空医学变化规律
神九航天员要在天宫一号驻留10天,长时间失重环境下会造成肌肉萎缩、骨丢失等症状,需要通过太空锻炼进行自身的健康维护。
黄伟芬介绍说,“天宫一号”首次带上了太空锻炼器材,如特殊自行车用于锻炼下肢肌肉;拉力器用于锻炼肩部和背部肌肉等等,航天员可以进行锻炼。地面通过视频可以看到锻炼过程。
另外,为探索更长期驻留太空的医学变化规律和防护措施,“天宫一号”还装载了很多空间医学实验设备。比如,质量测量仪能在失重条件下“称量”人体质量,反映航天员飞行期间体重变化;骨丢失对抗仪有助于研究如何对抗太空飞行造成的骨丢失。还有一些装置用于研究失重环境下细胞变化规律、人的心理变化规律等等。据悉,这些研究设备针对太空特殊环境专门研制,涉及航天医学、生物、物理、电子技术、工程等多学科。所以神九三位航天员工作量也相应加大。
(《金陵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