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府谷县委书记:光靠财力支撑办不好事
2012年06月14日09: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市场失灵处就是政府责任区
陕西榆林市委常委、府谷县委书记张惠荣谈县域治理
政府管不住的,就一定是不该管的;市场管不了的,就一定是政府该管的。
只要善于借力,善用资源,小钱同样能办大事。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永远做到100%,改革创新只能不动摇、不懈怠。
钱多与钱少
“光靠财力支撑办不好事,小钱也能办大事”
本报评论部:提到府谷,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资源。去年,府谷地方财政收入超过23亿元。这也容易让人认为,因为“有钱”,所以在府谷做各项工作都比较容易。作为府谷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人,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张惠荣:邓小平说过,发展起来的问题,一点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从综合实力来说,府谷已连续三年蝉联全省第一,并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但我们深知,GDP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光靠财力支撑办不好事。实际上,经济发展之后,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层次也更深,解决起来比发展的问题还要难。
府谷是资源大县,但地下的煤谁来开采,采出来的煤怎么吃干榨净,项目占地之后村企关系怎样协调,怎么减少资源开采的环境污染,等等,都不是简单的有钱没钱的问题。同样,地方财政相对雄厚,但怎样才能分好蛋糕,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也不是有钱就能办好的。政府只有更加科学地谋划、更加合理地设计,才能当好管家。
本报评论部:家业越大,越要算好账。2012年,府谷县在15年免费教育上的财政预算是1亿多元;2011年公共财政在卫生事业上投入3.6亿元,比例超过10%。无论是绝对数还是所占比例,即使与全国很多发达地区相比,府谷也相当引人注目。
张惠荣:我出生在农村,家庭条件不太好。父亲给村集体放羊,后来患上肝病,因为缺钱,没有及时上医院,小病拖成大病,不到50岁就去世了。这个经历让我深知普通老百姓的疾苦与需求,我是怀着深深的感情想为父老乡亲解决看病难、上学难的实际问题。
事实上,把民生问题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是中央、省里要求各级组织必须做好的工作重点,也是当前群众反映最普遍、最紧迫的热点、难点。2009年,我还是府谷县长时,一个叫贾庆良的农民,女儿患上尿毒症,到我办公室放声痛哭,请求资助。这对我们触动很大,经过深刻反思后,我们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从政策、投入等各个层面入手,集中力量,多为社会、为群众办好事、谋福利。
经济发展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共享成果,生活得好一些吗?始终坚持这一点,就不会借口财力紧张、摊子太大不做或者缓做。说到底,根本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愿干真干,总能干成事。只要善于借力,善用资源,小钱同样能办大事。我们先后设立了大病医疗救助基金、教育基金、慈善基金和老区发展基金四大基金,政府出资1亿多元,撬动了民间捐资5亿多元。政府的力量,可以说是四两拨千斤。
做全与做好
“民生保障既要有小思路,也要有大思路”
本报评论部:跟基础设施建设等相比,民生投入的“回报率”似乎有点低,也不容易直接见到效果。
张惠荣:要弄清楚芝麻和西瓜的关系,不能只算小账,更要算总账、算大账、算长远账。一个简单的算法是,如果小病没有及时得到救治,拖成了大病、慢性病,无论对个人、对家庭还是对社会,都会造成更多甚至无法挽回的损失。再比如,我们推行15年免费教育,受益人群中1/3是外来人口,我们不怕摊子大,因为从长远看,这既可以吸引人才,更为府谷的未来储备下人才,肯定不“亏”。
从更大层面上看,民生的投入也不仅仅是经济账,更是政治账、民心账。让老百姓住有所居、病有所治,才能收获到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深厚的能动力量。
本报评论部: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全面覆盖,尽可能保障更多人;也需要有重点,加强对个体的救助力度。这种面和点的关系,如何才能协调好?
张惠荣:保障民生,既要有小思路,也要有大思路。对于最弱势的老百姓,尤其需要更细致、更周全的小思路。我们投入30万元建了10个社区平价菜店,6种老百姓经常消费的蔬菜按比市场价便宜3到5角钱来卖,包括白菜等。看起来不多,但对于一些低收入群体,却是很大的保障。其他包括慈善理发店、慈善超市等,都是保证公共财政阳光照到每个角落的具体措施。
但也绝不能只有小思路。在社会建设上,政府也要发挥杠杆的作用,激发出社会和市场的力量。三者能否相辅相成、良性互动,关键是政府能否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府谷每年都推出新举措,倡导企业家回报社会,近5年府谷本地民营企业累计捐款28亿多元。实际上,府谷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一个重要目标,也就是让财富“社会化”。而这也更要求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
管多与管少
“发挥政府效用,盘活并释放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本报评论部:我们发现,在府谷的治理中,政府扮演的是一个“大管家”角色。过去30多年的改革,主要是政府从市场、从经济中脱身。但当前,发展统筹性要求更高、社会协调性要求更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如何重新厘定这个边界?
张惠荣:的确,政府要处理好管和放之间的关系。我们有两个理念:一是,政府管不住的,就一定是不该管的事,这个时候该“放手”,交给市场、社会来自行解决。二是,市场管不了的事,就一定是政府该管的事。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出手”,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政府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不能插手,也不能袖手。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空白地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经济发展中,政府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如何发挥?医疗、教育等公共事业中,二者又是什么关系?这些都需要我们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重新思考定位。
府谷探索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发挥好政府的效用,盘活并释放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那些市场不愿触及或无法企及的地方,政府要承担起责任,而不是大而化之地讲“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我们推行15年免费义务教育、实行普惠式的养老保障,建设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全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试验区,都是强化政府职能的“宏观调控”。我们理解,政府必须做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特质”第一责任人。
本报评论部:作为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一级政府,“顶层设计”和“末端治理”的结合很重要。在这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创新中,您有什么治理体会?
张惠荣:光有理论是行不通的,县委书记也好、县长也好,都是给群众打工的,只有老老实实地实践、创新。
创新没有固定模式。比如医疗改革。有的补贴患者,有的补贴医院,府谷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了既补医院又补患者的方法。卫生部长陈竺在考察府谷医改后也给予了肯定。在村企关系上,我们也通过参股分红、吸纳就业、建立煤炭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等方法,探索建立村企“组织共建、发展共赢、利益共享”的社会管理新机制。
我们的创新源于县情,也会遇到“上”与“下”、“历史”与“未来”衔接的问题。比如,我们的四大基金,既不是私募基金,也不是公募基金,这种“混合基金”如何注册、由谁监管、怎样运作都不仅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也需要更高层级政府在制度创新上给予支持。
所以,昨天合理的今天不一定合理,今天合理的明天也可能变得不合理。对基层治理来说,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永远做到100%,改革创新只能不动摇、不懈怠,绝对不能妄想一劳永逸。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