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可
录音笔、照相机、纸笔资料一应俱全,一拥而上围追采访对象。这架势,还真像一群老辣的记者。昨天上午,45名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跟着三路海淀城管队员开始了一次特殊的期末考试:“走转改”体验城管生活。
这些学生大部分是清华大一、大二、大三的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他们昨天兵分三路,分别深入海淀城管监察大队海淀分队、学院路分队、青龙桥分队,观摩城管执法工作,撰写特写文章。学生们要客观记录他们的所见所闻、采访感受以及对城管执法工作的认识,采访作业的成绩将作为专业课期终结业成绩记入学分系统。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是昨天的带队教授。他表示,这是学院第一次进行这样的活动,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学生们接触社会工作,“最起码,这次的考试内容他们可百度不到。没的抄啦!”李希光笑着说。
10时,海淀分队的城管队员带着同学们检查了人大西门附近的两家餐厅,主要检查燃气安全、垃圾分类等,但这两家都没有问题。去查不出问题的优质商家,同学们可不买账,一致要求跟平时一样随机检查。“好!没问题!”海淀分队的指导员何晓爽快地答应,一转身带着同学们拐进人大西门内的一家校内餐厅。
老到的城管队员扫了一眼,突然向餐厅员工打听垃圾桶在哪,然后直奔后院。同学们紧随其后,忽然,一股极难闻的馊臭泔水味窜鼻而来。餐厅后院的垃圾站前,污水横流,苍蝇飞成团。几名男生捂着鼻子大喊:“受不了了!”转身跑向一边。几名城管队员却像没事儿一样,站在垃圾站旁正常执法。
城管队员坦言,现在很多内容不全面不客观,说话说一半的“半截话”负面报道直接影响了城管形象。经过“走转改”,大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了城管。“我还想再约采访,我不敢说写的会多出色,但一定是篇客观真实的报道。”学生杨胤辉认真地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