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塔守护航天员生命 3秒可将飞船拖离1500米
新华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王敏)16日,在全国人民的瞩目中,改进型长二F火箭一飞冲天,“逃逸塔分离”意味着火箭和飞船越过了最为危险的上升段前两分钟。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全体职工的心中,逃逸系统没有被航天员用上,是他们辛勤工作的最大价值和成就。
运载火箭发射是航天员进入太空的重要一步,也是危险性较大的一个环节。作为救生装置,位于火箭顶部的逃逸系统要完成飞船发射阶段的护航使命,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一旦火箭发射出现意外情况,它可以带走飞船,帮助航天员逃离危险区。而在这个过程中,逃逸系统要力挽狂澜,就得仰仗拥有极高安全可靠性的逃逸系统动力装置逃逸固体发动机。
给航天员上“双保险”
据了解,自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开展起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就一直承担着逃逸固体发动机的研制重任。从“神一”到“神八”,该院研制的发动机均凭借极高的安全可靠性,圆满完成了所有任务。
位于飞船顶部的逃逸塔,塔高8米,从远处看好似火箭上的避雷针,被誉为是保障航天员安全的“生命之塔”。逃逸塔的最核心部分动力装置由1台逃逸主发动机、1台分离发动机、4台偏航俯仰发动机、4台高空逃逸发动机组成。
四院41所逃逸固体发动机主任设计师陈红斌介绍,火箭发射后120秒内(即高度在0-39km范围内),一旦发生意外情况,逃逸系统的主发动机将点火工作,其高达70余吨的推力,能在3秒钟内把飞船“拽”到1500米开外,帮助航天员瞬间逃生。
“火箭飞行顺利时,逃逸塔将与火箭分离,这个时候分离发动机和两台偏航俯仰发动机开始工作,执行抛塔任务。”陈红斌解释。
那如果在抛塔后、星箭分离前再有危险怎么办?“那就得高空逃逸发动机"挺身而出"了。”陈红斌指出,火箭在发射后120秒~200秒(即高度在39-110km范围内),倘若再遇不测,4台高空逃逸发动机将同时点火工作,带航天员脱离险境。由此可见,10台发动机可谓在火箭发射飞行阶段为航天员上了“双保险”。
同样,在执行逃逸任务时,航天人同样是上了“双保险”。在此次任务中,除了地面自动启动逃逸模式,航天员也可以手动启动逃逸模式。
可靠性最高可达99.99%
“人命关天,所以在宇航发射任务中,逃逸系统是可靠性要求最高的分系统,而且技术状态相对固定。”四院逃逸固体发动机总设计师史宏斌介绍。
四院逃逸固体发动机总指挥余海林透露,为圆满完成神八、神九、神十与天宫一号的三次交会对接任务,该院一共批量生产了6套发动机,“这样既有利于我们选择产品,也能更好地保证质量。而且,6套产品都是按"载人的标准"去研制的。”
作为逃逸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逃逸发动机的安全可靠性极高。一般来说,常规的固体发动机的安全可靠性指标是99%,但陈红斌告诉记者,逃逸固体发动机对可靠性有着更高的要求,指标经过分解后,包括分离发动机在内的某些发动机的安全可靠性指标甚至要达到99.99%。
一直以来,研制团队都在“抠”一个个技术细节,历经无数次试验和改进。“99.99%意味着一万次只能有一次失误,但即使是这样,我们还要不断改进,确保交付出去的产品不带任何隐患,让研制队伍和航天员放心。”陈红斌说。
逃逸系统全部国产化
从“神一”到“神八”,逃逸系统动力装置从未发挥过逃逸功能,装置在研制之初曾有人笑称,这是“杀鸡用牛刀”。对此,史宏斌不以为然,“曾有人认为,制造逃逸发动机没必要选用太好的材料。但我们说,就是要用牛刀杀鸡的态度来对待这份工作。”
史宏斌口中的“好材料”,也是发动机上“值得一书”的亮点。在对前期研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四院对执行三次交会对接任务的逃逸固体发动机相应地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技术攻关和试验验证工作,对发动机关键部件材料进行了改进,特别是某部件绝热材料使用了国产新型高性能材料,从而让整个逃逸系统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国产化。
在生产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的6套发动机产品之前,这款绝热材料一直都依赖进口。起先,该院研制人员在使用这款国产材料时还颇为谨慎,但经过反复试验验证后,终于得出结论:材料性能完全满足要求。
逃逸系统在此次交会对接任务中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但研制团队的追求永无止境。“未来,我们要做更好的逃逸固体发动机,比肩美、俄等航天强国。”史宏斌说。
作者:王敏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