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刘兴云
高校的功能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拓展和丰富起来的。从大学刚出现时培养人才的一维功能,到增加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维功能,再到当下增加的文化引领功能,这既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校在不断适应社会需要对自身功能的调整和充实。高校功能的发挥决定了它在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高校与城市的“共生”关系
高等教育、高等学校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两者之间有一种“共生”关系。环顾国际经验,英国诺丁汉大学以“城市建于智慧”为办学理念,其内在涵义就是“大学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践行这一理念的典范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由于它的研发源泉和人才源泉,在其周围形成了“硅谷”;还有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源泉和依托,产生了芝加哥—波士顿128路线高新产业区。在我国,北京中关村信息产业群的形成与发展,与海淀区大学群有着直接的共生性。所有这些都表明,在当下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依赖度已越来越大,两者必然地成为一个有机的共生系统,重视发挥高校的功能及其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首先,高校重视社会服务是“政治论”认识哲学的需要。在不同认识哲学的支配下,高校的三大职能分别拥有不同的地位及内涵。自从以《莫雷尔土地赠予法》为标志的社会服务职能确立以来,我们一直处于“政治论”哲学居主导的时代。这就决定了高校距离社会越来越近,而这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表现的尤为明显,这就决定了社会服务一定是高等学校日趋重要的职能形式。
其次,社会服务是高校办学特色的有效路径和需要。“大学特色的目标是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创造领先的科研成果,培养出有独特个性和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在服务社会中实现的,服务社会是高校特色寻求的有效路径特色恰恰是一所大学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其建设一流大学的必要要素。
再次,社会服务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保障。高校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始终与它生存的周围社会发生作用,高校就是在与周围组织的相互作用中生存和发展的。克拉克·克尔计算过, 1520年前建立的85个组织,至今还以同样的方式、使用同样的名字、做着同样的事情, 其中有70个组织是大学。之所以如此,高校对于社会的价值、功用是一个重要原因,它能够解释高校历经时代变迁和制度更迭后依然能够持续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纵观世界,凡是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城市总能看到若干著名高校活跃的影子。如伦敦的剑桥大学,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凡是闻名于世的大学总是对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斯坦福大学所在的城市硅谷。
在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社会服务本身的内涵也在逐步扩大。从最初的直接服务于农业和其它生产劳动到立足于为地方培养人才和输送知识,再到今天的通过教学服务旨在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社会服务的理念已经开始渗透到高校的其他职能当中。在今天,“高校的社会服务就是在保证教学、科研任务的基础上,发挥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优势,充分利用高校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验室等良好条件,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的旨在促进企业、行业、地区等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活动。”虽然,今天的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得以扩展,但它仍然受制于前两种职能,也就是说,它一定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之下的社会服务。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是对其他两项职能的延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并受制于其他两项职能。
高校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路径
高校的显性服务路径主要体现于为城市经济社会提供教学服务和科研服务。显性服务功能是高校自觉的功能,是个性功能,它因高校的使命、定位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内涵。不同类型高校的经济社会服务体现出路径差异性。我国学者甘晖等人将高等学校划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四种类型。这样,高校类型与其服务社会的路径之间就构成了一个四乘二的矩阵。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对社会的作用更为直接,其次是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对社会作用方式最为间接的是研究型大学。
高校的隐性服务路径有两个:拉动当地经济。大学生作为一支庞大的消费群体,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在高等教育扩招后变得更为明显;涵养城市文化。高校不止作为文化中心,对其所生存城市社会的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辐射作用;她更作为文化的生成中心,对所生存城市社会的文化具有引领、提升的作用,能够涵养城市文化。
面临的问题
高校生存于一定的城市社会环境中,其隐性作用是自在发挥的,无须人为地创造条件。而其显性功能却只能自觉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对之做出保障。然而,我国高校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不足,造成了一系列问题,使得高校不能得以顺畅地服务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特色缺失。作为职能教育的基本载体以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的专业设置存在明显的学科导向性。这体现在高校从招生到培养的各个环节。比如,教学方式缺少实践教学或流于形式。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普遍的雷同现象,缺少对本地区的地方特色的关照。
能力缺失。我国高校为地方、企业提供科技成果的能力差、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长期以来高校对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估,都是主要以获得国家经费的多少、发表论文的数量、参与人学术地位的高低等来确定。这种评价体系仅体现了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忽略了"市场价值",这是造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不高的根本原因。
制度缺失。社会服务职能在我国高校的实践中还缺少相关的制度保障。首先,缺少激励政策。在最直接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教师评聘制度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对教师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强调,其次是教学,而几乎看不到对教师社会服务行为和成果的强调和要求。缺少评价制度。已有的评价制度存在严重的"重高深、轻应用"现象。再次,高校社会服务的管理组织不完善,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没有专人负责,没有相应的规划措施。组织制度的缺失造成社会服务在我国很多高校只能停留于号召或口号,而很难得以真正落实。
经费缺失。与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速度不成正比,我国高校的经费数额增长缓慢。目前,我国财政经费支出仅为3.19%,低于同期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际6%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更大。
构建支持社会服务的制度体系
高校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应注意的几对关系。
高深与应用的关系。高等学校尤其研究型大学是高深知识的殿堂,它们因高深知识而生。高深知识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根本依据。从本质上说,高深与应用分别对应于“发现的学术”与“应用的学术”。如何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如何在一所高校中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整个高校学术能否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如果过于注重为社会服务,则大学容易沦落为“社会服务站”,如果仍旧抱持其高深传统,则大学极易封闭自己而再度成为“象牙之塔”。因此,高深与应用的关系将成为高校发挥其对城市经济社会作用时需要协调的首要关系。
精神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为地方提供产业咨询服务是社会服务职能的经典职能,作为一种显性职能,很容易受到重视而精神培育和人文熏陶虽然是社会服务的一项隐性职能,但它却是更为重要的一种,对一个地区的精神面貌、人文素养起着“人文化成”之功能,高校在服务于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时候,应特别注意把握好精神与技术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两者的平衡兼顾。
同时,构建支持社会服务的制度体系。 加强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类型高校应结合所处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学校自身条件,重新确定服务地方经济的独特人才培养模式。尤其应重视学科专业的建设,应尽可能全面地考察本地区的经济形势,使得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科研学术活动都能满足本地区产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需求。
加强社会服务支持制度建设。首先,建立专门的社会服务机构。其内部人员的组成由大学和企业共同提供,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专门的机构支持。其次,加强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体系的研究。评价是指挥棒,也是高校一系列制度中最具指导力的一种。评价体系中对社会服务的忽视,容易给各主体造成一种“社会服务可有可无”、“社会服务不重要”的偏见。进而影响他们对社会服务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另外,要想克服目前高校对社会服务的弱势问题,“自重”是唯一有效路径,而“自重”的核心便是评价制度的建立。最后,制定社会服务的激励政策。在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职称评聘制度中,加入对教师社会服务行为的考核指标设计,将对教师社会服务行为的考核与其职称评聘等切身利益相挂钩。
加强研究的现实导向。目前,在传统学术观的影响下,我国高校的科研主要集中于纯理论研究,是一种“为学术而学术”的探究,相对忽视了社会需要。这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成果的低转化能力。高校应树立大学术观念,扭转“科学研究即为学术”的传统观念,认识到应用也是学术,认识到现实问题才是学术的生命源泉。鼓励教师多开展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研究,加强研究的现实导向。
鼓励高校融资,优化资源配置。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高校应多方自筹经费办学。这也是高校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转变。在此前提下,高校还应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正如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所言:“要控制成本,最关键的还是资源配置问题,这同样也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所在。”“控制和降低办学成本的核心在于如何使校内有限的资源运用得更为有效,中国的大学应该尽量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校内资源分配系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达到对资源的高利用率,最终实现为高校的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足够经费保障的目的。
(作者系山东财经大学校长)
作者:作者系山东财经大学校长 (来源:大众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