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青藏高原上,藏羚羊迁徙、产仔的季节。中国之声记者舒晶晶日前前往可可西里,作为生态保护志愿者,参与保护藏羚羊迁徙行动。今天继续播出可可西里生态保护系列报道,《可可西里日记》之《求生记》。】
可可西里(资料图)
中广网北京6月1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在可可西里的生存,前面要加上一个“求”字求生存。因为这里被称为“死亡地带”、“生命禁区”,人类要想活下去,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比如,解决吃饭问题。
记者:今天我们要做什么?
志愿者:扬州炒饭。虽然条件有限,但应该能做出美味来。
记者所在的五道梁保护站的食物来源有两个从格尔木带上来,或者到十几公里外的小镇购买。志愿者需要轮班生火、做饭。
在高原,志愿者们对饭菜的要求不高,一天辛苦巡线回来,什么都能变成珍馐美味。但由于饭菜有限,这里最怕的事情,就是突然来客。比如,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的骑行者。
在高原地区,蔬菜比肉更受欢迎,但是菜多了会坏掉。因此,在五道梁工作的第四天,站长索昂格来带我们去了五道梁镇,这里被巡山队员们戏称为“小香港”,与4万多平方公里的无人区相比,这里的4、5家破旧的小店铺,确实足够繁华了。
记者:你们一般多久来一次?
格来:3天。
记者:主要干什么呢?
格来:打水,这边有个小溪。买东西,从格尔木带多了会烂掉,不过这菜很贵,比格尔木还贵。往西藏走的时候说是“一到五道梁,喊爹又喊娘”,氧气特别少,晚上睡觉都头疼。
记者:为什么还要建在这?
格来:这边过路车辆比较多,餐饮是临时搭起来的。这边有好几个单位,兵站、变电所、公路站、气象站。
由于这里地势低洼,氧气格外少,保护站后来搬到了现在的位置。格来说,当初保护站建在这里,是有原因的。
格来:五道梁以前设在这,第一个原因是这边是交易市场,藏羚羊皮子倒卖、运输,都在这设卡子。打了4、5年,就再也没看过藏羚羊皮子在这倒卖,彻底断根了。
山高人为峰,这句话,在可可西里有更深刻的体会。尽管这里缺乏一切生存条件,但是,五道梁小镇有自己的生存方式。
这里的罐头、辣酱几乎都是过期产品,但很多店铺的招牌都是崭新的。几个2、3岁的孩子在街边快乐地追逐着。
采购完毕返回的路上,乌云渐渐袭来,一场暴风雪在所难免。站长说,回去把火烧旺,让屋里暖和一些。希望明天是个好天气,能够让藏羚羊群顺利迁徙。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