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巷子两边刷的不一样。
一幢房子有的刷了涂料有的没刷。
高速路上可以看到的(亮光处)刷了,看不到的(阴暗处)没刷。
南京市江宁区窦村又叫石头村,据说村子形成于明代初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村民的祖先都是当年从全国各地来到南京修建皇家宫殿的石匠。既然是石匠聚集的村落,建筑布局也自是与别处不同:青石板铺就的村路,大大小小的石屋都透出古韵。最近,村民们向扬子晚报记者反映,村里前不久搞出新,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村里竟然只给在高速路上能看见的房屋墙面粉刷涂料,看不见的就不刷。现在,村里的一幢幢屋子成了“大花脸”、“阴阳脸”,就连那些已经为数不多的明代石屋也未能幸免,让人揪心。
窦村“石文化”已有600多年历史 窦村又叫石头村,现属江宁区麒麟街道建南社区。村子坐落在青龙山余脉的山中,原本非常闭塞,少与外界接触。直到大概十年前这里修建了绕越高速公路,石头村才慢慢为外人所知。因为村子相对原始、古老,保留了不少明代的历史文化风貌,所以有不少南京周边的摄影爱好者常来此采风。
据传,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修建城墙、陵墓,从全国各地召集很多石匠。这些石匠及其后人居住在这里,形成窦村。村民们说,他们的石匠老祖宗修建村子时也仿造朱元璋修建南京城墙的13城门样式,在村子外围建了一圈石墙将整个村子包围其中,村里建了13道“城门”。村间小路铺的是重达数百斤的青石板。村民们住的房子也是石头造的。村民们说,这些石屋非常坚固,他们祖祖辈辈一直都住在石屋里。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修建一个水库,这些石墙、石屋被大量拆毁。现在的石屋大概只剩30间。
为了美观,石头村被涂成“花脸村”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窦村进行探访。在沪宁(绕越)高速公路上远远望去,窦村的房屋显现出整齐划一的橙色,倒也整洁美观。不过下了高速来到村里,出现在记者眼前的却是另外一幅景象:绕着村里的道路行车不难发现,只是靠道路一侧的房屋被刷上了涂料,而被“包围”在里面的大量房屋却显得破败不堪,没有任何装饰。
让人感到有些不能理解的情况还有很多。首先,就是一些明代石屋也被刷上了橙、黄不一的涂料,把原始风貌掩盖了,失去了古老韵味;有些倒塌的石屋里面已经杂草丛生,不能住人了,也被刷上涂料,一些猪圈也被刷上涂料,然而有些仍然住着人的屋子却没有刷。
在石屋相对集中的村子西侧,记者看见另一幅景象:一些石屋大门右侧被刷上涂料,而左侧却是原始的石头外貌;有些屋子上墙被刷上涂料,而下墙则是“原貌”。在一条石板铺成的小巷两侧同样出现这样的“阴阳脸”:街左侧的屋子刷了涂料,而右侧的屋子却没有刷。
整个村子转下来,记者发现这些出新粉刷的施工标准是毫无规律可言,着实让人费解。石头村的村民们对此很有意见。大家说,大概几个月前,村里突然说是要搞一个环境整治,要给村民们屋子出新。很快,2个工程队进村开工,5月份,村子出新就结束了。不过却留下来现在这幅“大花脸”的丑像。村民们说,工程队是社区找来的,听工人说,因为村里不想花太多钱,所以就要求工人只给在高速路上能看到的屋子墙面刷涂料,在高速路上看不到的房子和墙面就不刷。
社区:上级只要求在公路可视范围内出新 记者随后来到建南社区,社区里分工负责出新一事的王主任介绍说,窦村位于绕越高速旁,他们社区是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要求出新,涂成统一样式。但上级部门只是要求“在绕越公路可视范围内进行施工”,并没有要求对村子所有的房子进行粉刷。
记者询问,这个“上级部门”是哪一级部门。王主任没有透露。记者又问这次出新有没有相关具体施工标准呢?王主任说,“上级部门”要求社区对出新费用进行垫付,他们是通过正常程序招投标找来两个工程队施工的。但这两个工程队是什么名字,有没有相关资质,他也说不上来。
记者又问,为什么有些古老的石屋也被刷上了涂料,倒塌的房子、猪圈被刷了涂料,而有些还在住人的屋子却没有刷涂料进行出新?王主任表示,有些村民对村里出新工作不配合,有些人不同意他们给自家房屋粉刷,他们也没办法。
王主任说,窦村出新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此前已经有人向“上级部门”反映过了。“上级部门”已经要求他们在年底之前对整个村子进行二次出新施工。接下来,社区还将对那些暂时还没出新刷涂料的屋子进行补刷。至于古老的石屋将如何处理,他们也将向上级部门汇报以妥善解决。 (来源:扬子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