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三西”:为人民放歌 学“五苦”:绘脱贫新篇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 发生在宁夏西海固、甘肃定西和河西的反贫困斗争,30年间演绎了一曲曲令人动容的壮丽篇章。这部充满苦难、抗争、奋斗、进步的历史,通过新闻记者的笔,生动、深刻、全景式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这片土地上孕育、生发、升华的“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以苦为乐,变苦为甜”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激励贫困地区继续艰苦奋斗,续写脱贫新篇章。
6月20日,新华社播发长篇走基层报道《“三西”扶贫记》,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甘肃省定西市委书记杨子兴说:“这篇报道就像一曲优美的花儿,荡气回肠,唱出了我们的心声;就像一幅优美的画卷,泼墨写意,呈现了扶贫开发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
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乡乡长韦念在网上阅读了《“三西”扶贫记》后,心中难以平静。他告诉记者,报道所描写的场景非常真实,读后让人感觉如在眼前。和“三西”地区一样,西南大石山区自然环境也非常恶劣,看了这篇报道中的人和事,让人增强了对大石山区扶贫开发必胜的信念。
定西市安定区区长赵众炜对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作风十分赞赏。他说:“记者轻车简从、长途跋涉,用自己的双脚和赤诚的心丈量“三西”扶贫的厚重,描绘了一幅"三西"扶贫攻坚的历史画卷,抒写了一曲扶贫壮歌。”
宁夏干部群众称赞这篇报道是“三贴近”的典范。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董玲对于报道中把“三西人”比喻为大西北的柠条,打心底里感到亲切。她告诉记者:“这篇报道来自基层,对"三西人"的形容太贴切了。"三西人"的性格就像报道所说的柠条那样,深深扎根在地里,不起眼,但给点水,就能开出鲜亮的小花来。”
读罢报道,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大三学生杨龙阅感动于“三西”儿女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感动于高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厚重灿烂。他说,报道歌颂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让人看到了一群倔强不屈的“三西人”,看到了一批埋头苦干的基层干部,感人至深。
“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以苦为乐,变苦为甜”20个字,是“三西”扶贫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提炼。记者挖掘出的“五苦精神”,既体现30年来“三西”反贫困斗争艰苦卓绝,也展示了三西人民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
“这篇报道形象生动地揭示了"三西"人民所创造的"五苦精神"的实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三西"扶贫精神作了再现、提升和凝练。”曾在定西地区长期工作的甘肃省陇南市常务副市长李旺泽说。
安徽金寨县副县长汪承平认为,“五苦精神”体现出扶贫开发中政府、群众和社会的多方互动,对其他地区做好扶贫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地处重庆武陵山区的涪陵区龙桥街道龙安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在政府的帮扶下,正在一步一步脱贫。涪陵区扶贫办主任王兴勇认为,武陵山区和“三西”地区一样都地处偏远、资源贫瘠。扶贫攻坚需要贫困群众敢吃苦、能吃苦,更需要政府“推一把、送一程”,使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同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今年的目标是实现“减贫摘帽”。县扶贫办主任杨再桥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三西”地区和贵州20多年的扶贫实践表明,只要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就能战胜绝对贫困,带领群众奔向小康。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区,县鑫农养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永堂说,“三西”人民能在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不畏艰难,积极发展特色养殖、马铃薯种植,并且做出了全国响当当的品牌,这一点特别值得学习。“我们要学习"五苦精神",除了利用好政府投入的专项扶贫资金外,还要自我挖潜,进一步提高合作社产品的质量,做强做大品牌,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青海省与甘肃、宁夏同为西部省区,面临的贫困问题相近。青海省扶贫局办公室副主任张学忠说,在深入学习“三西”扶贫精神中,青海要把“五苦精神”与青藏高原“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高原精神相结合,进一步整合农牧、水利、就业、卫生等各部门扶贫资金,努力构筑大扶贫格局,加快贫困农牧区脱贫致富步伐。
位于吕梁山区的石楼县,是山西省最贫困的县份之一。“三西”扶贫精神,对石楼县扶贫办主任马向光触动很大。他说:“"三西"高原的自然条件不比石楼好,因此我们不能为贫困找客观原因,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利用当地有利条件,一心一意把脱贫工作做好。”
宁夏固原市扶贫办主任世明表示,“三西”精神的另一层面,就是不满足于以往的成就,不陶醉于今天的功勋,不畏惧于自己的劣势,永远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今后,我们要在实践中把“三西”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杨子兴说:“掩卷深思,倍感责任重大。定西市要动员组织全市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奋发进取、再接再厉,在"五苦"精神的激励鼓舞下,不断夺取扶贫开发的新胜利,确保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