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人们用不同活动纪念世界艾滋病日,世界各地的机构以各种形式帮助艾滋病人,世界各地的新华社的摄影记者也从未停止关注这给人类带来巨大痛苦的疾病以及被它影响的人群。他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艾滋病给人类带来的苦难与孤独却从未有消极与偏见。他们用镜头在不幸中发现希望,他们用心去感受他们的故事;他们以影像的方式向外界发出防艾的声音,同时给予艾滋病患充分的尊重和隐私的保护。 2011年8月20日,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A女士坐在不足10平方米的家中。今年50岁的A女士2007年在当地一家医院做手术时检测出感染HIV病毒。家人都很排斥她,而她对外也隐瞒自己的病情。A女士至今未婚,有3个男人答应与她结婚,但最终都相继离她而去。她生有5个孩子,目前和其中3个孩子共同生活。她在当地一家私立学校做老师,每月收入为5万非洲法郎(约合114美元),除支付5000非洲法郎的房租外,还需支付孩子的学费和自己的药费。她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读书,从而改善各自的生活。喀麦隆的HIV病毒感染率曾持续上升,一度高达20%,但这一数字近年来持续下降,2009年为5.1%。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发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喀麦隆全国共有61万名HIV病毒感染者,其中15岁以上的HIV病毒感染者有55万人。很多感染者的病情并不为外人所知,有的甚至连家人也毫不知晓,因为将自己的病情公之于众的后果往往是失业以及被公众甚至是家人、朋友所抛弃。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和足够的社会支持,他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HIV病毒和贫困的双重“阴影”之下。(为保护拍摄对象隐私,本组照片主人公姓名均以字母代替)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2011年8月23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以南约45公里的小镇奥兰治农场,志愿者利迪亚·姆巴洛来到64岁的艾滋病患者安娜家中帮助她进行简单的治疗。利迪亚是当地一家关注艾滋病防治的非政府组织“Sakhi-Sizwe Aids Care Initiative”的志愿者。她负责的艾滋病患者安娜无法自己行走,手脚的关节都已僵硬,几乎无法自己伸展和握紧。在利迪亚的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安娜的关节症状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非政府组织“Sakhi-Sizwe Aids Care Initiative”成立于1998年,最早由6位因艾滋病而成为寡妇的妇女发起,其主旨是照顾和帮助艾滋病患者,如今已经发展为22位成员,其资金主要来自于社会捐助。每天,这些志愿者都会到一些艾滋病患者或者孤老残障人士的家里帮助他们进行简单的治疗,并为这些病人带去药品,必要时护送一些无法自己行走的病人到医院进行治疗。在艾滋病肆虐的南非,民间组织越来越多地担负起预防艾滋病和帮助艾滋病患者的重任。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摄
2011年12月1日,在美国旧金山国家艾滋病纪念园举行的世界艾滋病日纪念活动中,人们将鲜花放在刻在地上的艾滋病逝者名字上。 新华社记者毛磊摄 2011年12月1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著名的尿童于连穿上安全套形状的衣服,以此纪念世界艾滋病日。 新华社记者周磊摄 2010年7月21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基贝拉贫民窟,救助学校的学生在铁皮屋教室内上课。这个救助学校于2000年在基贝拉贫民窟成立。该校500多名孩子中,有48名被诊断为HIV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另外有约70%的孩子为艾滋病孤儿,而其他的孩子曾受虐待或来自极度贫困的家庭。孩子们都喜欢来这个救助学校学习,他们在这里可以学到技艺,交到朋友,每天还能享用一顿免费食物,这些都是在家里无法得到的。新华社记者赵颖全摄
这个社区建于2006年,由非政府组织“艾滋病与毒品研究及防护组织”支持,为500多户受艾滋病、毒品或伤残等影响的家庭提供栖身之所。社区内的居民在政府提供的土地上居住、耕种。当地没有电力供应,医疗卫生等条件匮乏,社区居民的生活仍然非常艰苦。新华社记者曾毅摄 2006年6月8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威特沃特斯兰德的卡尔顿维尔矿区,“卡马那尼”行动的志愿者对疑似患有艾滋病的矿工托马斯进行登记,帮他联系到医院做检测。因为恶心和喉咙干痛,托马斯已经很多天只能喝水和可乐,体重也在短短几个月间从原来的80公斤下降到了现在的40公斤。“卡马那尼”行动的志愿者定期来看望他,并给他力所能及的帮助。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2004年5月20日,一个艾滋病孤儿在马拉维布兰太尔的提特翰黛兹福利中心的院子里哭泣。这个艾滋病孤儿福利中心共收留了1879个孤儿,他们的父母全部都是因为患上艾滋病而离开人世的。马拉维面临严峻的艾滋病问题,根据官方统计,目前马拉维全国1100万人口中有15%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艾滋病人,人口平均寿命只有36岁。 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摄
2011年12月1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自由大街,市民高举标语游行纪念艾滋病日。 新华社记者马研摄 作者:费茂华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