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凌:责任与爱心同在
微寄语
先做好人,再做大事。
邹凌是从苦日子里走出来的人。
1966年,邹凌出生在天津大港。11岁时,母亲病逝,父亲不堪打击精神崩溃,家中还有瘫痪在床的奶奶。
沉重的生活压力让邹凌从小就勤劳懂事。他一边读书,一边帮家里干农活,有时还做点小生意。“当时做生意不为富裕,完全是为了能吃上饭。”
“到点有饭吃”,曾是邹凌的目标。初中时,他每天中午都会出现在村边的路口,有时能等到家人送来一个夹了虾酱或者红糖的馒头,有时等不到。偶尔饿得慌,邹凌就跑到别人家里去。他不好意思直说饿了,只说“胃不舒服”,人家总会找些东西给他吃。“开口向人要其实是件很难受的事。”邹凌说,“那时我就下决心,将来也要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16岁时,邹凌被迫放弃学业,在家务农。19岁时,他穿上军装,走进了绿色军营。“训练时候大家都说苦,我却觉得很轻松。而且部队发衣服,还管饭。”邹凌笑道。入伍第一年,表现优异的邹凌就光荣入党了。
坎坷的成长经历和4年部队生活锻造出邹凌勤奋努力、吃苦耐劳的性格。退伍后,邹凌拥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捧起了“铁饭碗”。然而,他心里依然惦记着曾经帮助过他的人。“每个月固定拿几百块工资,我大概永远也没法去帮助他们改变生活。”
1992年,邹凌毅然辞去工作。“当年还没有创业这个词,我们那时叫"下海"。”邹凌说,“我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想着实在不行还能回村里种地。但无论如何,我都希望早点实现梦想,去回报那些在我成长过程中帮助过我的人。”
向亲戚、朋友借了钱,邹凌在医院附近开了家小卖部,出售鲜花、营养品等。“还有公用电话,每分钟4分钱,每天光这一项收入就有十几、二十块。”在小卖部的基础上,邹凌又抓住当地产石油的优势,开始做石油化工贸易。“成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我的事业起步时正逢国家政策的带动,个人理想一定要与当地实际条件和时代的需要相结合,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去做。”
经过多年拼搏,如今,邹凌已经成为天津泰达蓝盾集团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虽然身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邹凌从来没有忘记自己肩头的责任,他一直在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身边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从帮助公司困难职工,到援助灾区人民;从为西部地区捐款捐物,到与受灾村庄结对帮扶……邹凌的“好事”甚至走出了国门。他出资为赞比亚东方省多个村镇打井,出资帮助赞比亚南方省的酋长部落保护历史文化,修建历史博物馆……
邹凌说,自己并不是在做“慈善”,“这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相互关心和爱护”。他说,“我不去想回报,但事实上他们也在用他们的方式给我许多收获。”
在汶川灾区,邹凌为当地的孩子捐款。人多,他记不得给过谁、没给过谁。可是,如果他发重了,孩子都会把钱退回来。在舟曲灾区一个有70户人家的村子,邹凌为每家援助了1000元。第二天,邹凌却听说他们每家只得到700元。原来,因为村庄地势较高,附近的许多灾民来到这里安顿。村里人便把领到的钱合在一起,重新进行了平均分配。“这样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邹凌说,“我是幸运的,能够接触到社会这样美好的、纯净的一面。”
企业在良好地发展,邹凌在责任与爱心之路上也从来不曾停步。他的梦想,就是做一个令人尊重的人,让自己的企业成为被社会尊重的企业。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