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及他扮演的银幕形象(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表演艺术家陈强6月26日晚逝世
“大反派”人生谢幕
他出演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他被观众喻为中国银幕上的“大反派”,他是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演员,他有一个很“可乐”的儿子陈佩斯。如今,他去给上帝“表演”了6月26日晚,表演艺术家陈强在京逝世,享年94岁。
标签一:反派
“一白一红”成就老戏骨,演得太像险些“吃枪子”
陈强1918年出生于河北省宁晋县徐家河,因为家乡十年九涝,从小就逃难到山西太原。“九一八”事变后,正在中学读书的陈强,参加了救亡戏剧演出活动,曾先后在中学青年剧社和太原新生剧院,演出《夜光杯》、《塞外狂涛》等抗战戏剧,从此与表演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七七”事变后,陈强投身革命队伍。1947年,他来到东北电影制片厂,凭借成熟的演技,主演了解放区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不久,他又在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中,扮演一位朴实的老工人老侯头。
但是,对于观众而言,陈强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反派”。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坏印象”来源于“一白一红”:《白毛女》中的黄世仁、《红色娘子军》中的南霸天。由于刻画得丝丝入扣,这两个角色让陈强成为了反派专业户,谁曾想,反派演得好也是一个“麻烦”:延安时期,陈强随剧团下到部队里演歌剧《白毛女》,由于他把黄世仁演得入木三分,战士们都要拿枪把他崩了,说他“太遭人恨了”。
观众的激烈反应恰恰证明了陈强的演技。凭借《红色娘子军》的南霸天一角,他在第一届电影百花奖评选中获得了最佳配角奖,并成为唯一一位因扮演反派角色而入选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的演员。此外,他还在1964年的第三届亚非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演员。2009年,91岁高龄的陈强再次凭借经典反面角色入围“我心中的经典电影形象”,老人在获奖感言里谈道:“我演了很多的反派角色,但反派也是有教育意义的。”
标签二:笑星
陈氏父子档成喜剧金字招牌,让观众乐一乐是最高愿望
作为反派专业户,陈强在电影学院的毕业演出《第十二夜》中理所当然饰演了反派角色马浮柳。周恩来接见演员时对他说:“陈强啊,你又演了个洋黄世仁啊!你今后能不能演好人呢?”这一席话,让陈强动了转型的心思:“我演反派给大家印象太深了,我今后要给大家一个喜剧的印象。”于是,他开始酝酿着自己的蜕变之作。
影片《三年早知道》中的赵满囤,是陈强扮演的第一个喜剧角色。这个人物小生产者的自私心理,被陈强刻画得入木三分。1962年,他又在《魔术师的奇遇》一片中,扮演了第二个喜剧角色魔术师陆幻奇。《瞧这一家子》是他的第三部喜剧片,也是他的喜剧代表作。在这部影片中,他与二儿子陈佩斯扮演胡家父子俩,由于父子同台,感情自然、真实,使影片充满了生活情趣。
《瞧这一家子》之后,陈强和陈佩斯父子档渐渐成了喜剧的金字招牌,随后两人合作的《二子开店》、《傻冒经理》、《父子老爷车》、《爷俩儿开歌厅》等喜剧电影,都成了中国喜剧电影的经典之作。他把自己表演喜剧的经验概括为16个字:“逗而不厌、闹而不乱、笑而不俗、趣味由衷”。他常说:“让观众乐一乐,笑一笑,在笑声中使人们受到教育,这就是我的最高愿望。”
从大反派到名笑星的转变,陈强用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而这份努力更是让陈佩斯受益良多,“1979年,父亲跟我在电影《瞧这一家子》中首度合作,每一场戏都是他先演一遍再让我模仿,父亲就是我演艺事业的引路人。”演技之外,更让陈佩斯难忘的是父亲对他人格和戏德的教诲:“做人讲道德,不做昧心事。演戏也要讲戏德,不抢戏,不压别人的戏。”
标签三:好人
“总是给大家带来欢乐,在最艰难的时候鼓励我们不要绝望”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年代,抑或"文革"年代,即使是当"黑帮"的时候,他也总是给大家带来欢乐,在最艰难的时候鼓励我们不要绝望。他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人。”说起陈强,他的老友、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原团长于洋不免哽咽。
回忆起与陈强的过往,于洋仿佛历历在目。在战争年代,自己没有鞋穿的时候,陈强就把自己的鞋给他;没有衣服穿的时候,陈强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他们把这称为“军事共产主义生活”;“文革”时期,于洋、陈强和另外两位老同志作为第一批“黑帮”被关押批斗,陈强就常在没人的时候偷偷地给他们讲故事,鼓励他们要对前途充满希望。
陈强的为人,在圈子里有口皆碑。他逝世的消息传开,主持人杨澜在网上追忆了陈老20年前的一段小插曲:“20年前,陈老骑自行车找到我家。老式楼房没有电梯,他生生走了六层楼,希望我在他的电影中演一个配角。我不在家,父母在惊喜感动之余,知道我没有演戏的意愿和能力,就婉拒了。事后我很过意不去,我当时是刚出道的小字辈,以他的身份完全不需要自己出马!而他对电影的热忱执著可见一斑。陈老,我们爱您!”
“应该是上帝想看喜剧了吧,希望陈老在天堂依然欢乐。”一位网友如此哀悼。
(综合本报记者刘阳及新华社报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