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评
吴龙贵
6月26日,北京二中院开审一宗诈骗案。被告人王媞自称是高干子女,以能够低价买到房和车为由,伙同朱双双先后骗取文体明星邹凯、杨威、杨云、罗雪娟等30余人,共计人民币5800余万元、港元228万元。此案未当庭宣判。(《新京报》6月27日)
由于您未安装flash播放器视频无法播放,点击这里安装
杨威、邹凯、罗雪娟……看到这些曾经叱咤赛场,为国争光的奥运冠军们,如今成为这起诈骗案的受害者,不禁让人五味杂陈。
一个拙劣到完全可以一眼识破的骗局,却骗倒众多文体界的明星大腕。是网友所说的“钱多人傻”?我不这么认为。与其说上当者是听信了骗子的满口谎言,倒不如说他们其实是拜倒在潜规则的裙下。在一个充满潜规则的社会,人们愿意相信违背市场秩序的“低于市场价买房”是完全能够成立的。
我们没有资格嘲笑杨威们。扪心自问,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没有主动或者被动地潜规则过?孩子上学,求职升迁,……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一种无力感,不走潜规则,基本上是办不成事。杨威们之所以会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或许只在于他们身上的“奥运冠军”光环这是最让公众无法释怀之处。奥运冠军算得上是这个社会的精英阶层,无论是收入还是各种福利待遇,都要远远高于普通民众,按常理来说,他们完全有能力也有义务按照社会的基本规范行事,但为何连他们也难以抵御潜规则的诱惑呢?
我想,除了人皆有欲望这一人性本能之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潜规则像瘟疫一样,在这个社会肌体里不断复制、蔓延,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通常来说,潜规则是弱势者对强势者的一种屈从,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转变,潜规则不再局限于强者与弱者之间,也不再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的无奈之选,而是已经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二是潜规则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同感。当被告人王媞自称是高干子女,并放出“能低价买房”的诱饵,各路明星蜂拥而至的时候,他们之中很多人并不认为这么做有什么不妥,而是视之为对自己社会身份的一种肯定,甚至能体味到某种优越感。因为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才能进入这个圈子,进入这个圈子,才能获得相应的资源……
谁都有可能是潜规则下的受害者。倘若社会秩序失范,人人都依潜规则行事,那么所有人都生活在某种不确定中。这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也许你侥幸地躲过,但终有一天你会成为那个不幸者。颇具象征意味的是,相信“潜规则”的杨威们最终还是依靠法律讨回了公道。
吴龙贵 (来源:羊城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