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扶贫人物记)西海固回族女商人:闯市场改变命运
新华网北京6月30日电(记者 李从军 刘思扬 朱玉 李柯勇 张汨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兴隆镇有个“婆姨一条街”,街上300多家店,经营者全是过去不敢出门、不敢见人的回族妇女。回族女老板已经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今年53岁的赵萍是这条街上最早带头经商的妇女之一。这个身材微胖、面色红润的女人,淳朴中透着精明,随和里透着韧劲儿,总是满脸笑容地与顾客讨价还价。
西吉是宁夏“西海固”所统称的8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西海固和甘肃定西、河西,合称“三西”,这里曾是中国最穷的地方之一。
上世纪80年代,伴随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昔日闭门不出的回族妇女开始走出家门。上世纪90年代,20万西海固回族妇女涉足市场经济大潮,其中10多万人走上了致富之路。
赵萍至今还记得,她结婚时,新郎的衣服没有右前襟,让铁锨磨掉了,就这样的衣服还是借来的。穷得过不下去了,1984年赵萍只好在镇上跟丈夫一块摆地摊卖衣服。
来人扯布,赵萍害羞,便扭身躲墙角后面去。来帮忙的爸爸一回头,发现女儿不见了,就骂:“你看摊子的不站在摊子前,你偷人么羞人么?!”
回民有经商的传统,但指的是男的。赵萍一出门,就有风凉话从背后传来:“妇女还出去呢,还进货呢。”“你这个女的不务正业,不在家里好好地围着锅台转,带孩子。”
不过,第一次摆摊就挣了满满一把钱,这让赵萍和丈夫高兴得睡不着觉。
做生意最辛苦的是,要到固原市、甘肃兰州等地进货。当时交通不方便,赵萍只能搭手扶拖拉机。有时,冬天夜里找不到旅舍,只能把货放在车站马路边,一直守到天亮,脚都被冻肿。
“做生意虽然苦,但比种地强,靠种地一家人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赵萍说。
1990年以后,随着市场慢慢形成,生意上了规模,日子一天天好了。今年,赵萍马上要开第4个铺面,4个儿媳都被她带动起来做生意,掌管着平日的经营。“儿媳妇都是初中文化,和我当年不识字全凭脑子记账不一样了。”赵萍说。
闯市场改变了诸多西海固回族妇女的命运,也让她们意识到知识和文化的重要性。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的马玉芳是另一个典型。
马玉芳与丈夫一起经营养鸡厂,开办了固原新月养殖有限公司,经营“阿敏牌”鸡肉产品。2009年,他们作为定点供货单位,为广州亚运会提供了50吨清真冷藏鸡肉。
身为虔诚的穆斯林,马玉芳从《古兰经》、“圣训”以及《一千零一夜》上,找到了女人抗争命运的依据。
有人说,女人要有女人的尊修,不要天天抛头露面,到外面去就是“荷拉姆”(不洁的)。马玉芳反驳:穆罕默德说过,“真主最喜欢自食其力的人”,真主提倡活到老、学到老。
虽然自己念了书,也挣了钱,但马玉芳看到,街坊里好多妇女不识字,想做点小生意,到信用社存钱也不会签自己名字;孩子考不好,也不知道该怎么辅导。
2003年,马玉芳下决心开办一个扫盲班,投了几千块钱,租教室、雇老师,把附近一两百个妇女集中起来认字。
一所幼儿园的几间教室,晚上就成了课堂。一眼望去,有满脸皱纹的,有怀里抱着个吃奶娃娃的……老少婆姨们像娃娃一样学习写字。
偶尔,婆姨们一扭头,发现玻璃窗外还贴着几张脸,鼻子都压扁了。男人被发现了,讪讪地笑:“原来还真是来学习呀!”
妇女们原来不识字的,现在能用手机发短信了。文化也给女人们带来自信和闯劲,以前一些不敢出门的女人,如今也敢自己跑西安调货。三营镇上回族妇女开小铺子的越来越多。
作者:李从军 刘思扬 朱玉 李柯勇 张汨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