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神舟九号返回舱载着3名航天员安全、准确地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已于当日下午乘专机返抵北京。
“过程完美、结果圆满、成果丰硕。”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用这12个字概括刚刚结束的神舟九号飞行任务。
武平说,神舟九号13天的飞行过程中,轨道控制频繁,飞控计划紧凑,可谓环环相扣,整个过程非常完美。
“按照工程总体部门的要求,这次任务要达到4个工程目标:准确进入轨道、精准交会对接、组合体稳定运行和航天员安全健康返回。”武平说,这4个目标全都圆满实现了。神舟九号带回的大量空间科学实验数据,将为我国进一步开展有关人类长期在太空驻留以及空间站建设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关于未来的神十任务,武平说,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对神九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充分的总结评估,之后才能最终确定神十的任务规划。
现场目击
直升机上便饭“接风”
有粥、花卷、咸菜、水果,还有清炖羊肉
站在6月的草原上,仰着头看徐徐降落的飞船返回舱,这一幕令所有身处着陆场的人都感到陶醉。
1200平方米,红白相间、相当于三个篮球场大小的降落伞漂浮在白云和草原之间。相比之下,直径不到3米的神九飞船返回舱显得“瘦小”很多。
不远的空中,搜救直升机围绕着徐徐降落的返回舱盘旋,离地面越来越近。地面搜救车队在草原上蜿蜒,距离着陆点也越来越近。
远远地,一团尘埃迸裂腾空,降落伞像一个正在放气的气球,迅速地瘪了下去。
陆军航空兵的7架直升机次第降落。未等螺旋桨停止转动,搜救人员就已跳下飞机,向返回舱奔去。此前,地面搜救分队的车辆已经赶到了距离理论落点直接距离约18公里的地方。
距离返回舱还有10多米,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焦味。那是在进入大气层时被烧蚀的味道。通体青褐色的返回舱侧卧在草原上,周遭能看到一圈浅浅的沙坑。
在确认可以打开舱门以后,开舱手李涛手持专用工具,不到三分钟就打开了舱门。一见到三位航天员,李涛送上了第一声问候:“欢迎回家!”
航天医学专家刘建中钻进了返回舱。按照流程,刘建中是唯一一位入舱协助航天员出舱的人。在此前的采访中,刘建中介绍说,他的职责是确认航天员的身体状态是否良好,帮助航天员活动头部、关节,适应重力环境,同时确认航天员是否可以出舱。
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指令长景海鹏第一个安全出舱。紧接着是刘旺。刘洋微笑着最后一个出现在大家面前。
由于三名航天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了13天,需要更长的时间适应重力环境,出舱方式由自主出舱改为在工作人员协助下出舱。三位航天员坐在椅子上,接过鲜花,不时向人群挥手致意。
景海鹏首先与人们分享太空之旅的快乐:“我们顺利完成了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平安回家了。感谢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
完成首次手动交会对接的刘旺则说:“感觉良好,请大家放心。”刘洋笑着说:"天宫’就像我们在太空的家,很温馨。”
按照流程,三名航天员被依次护送上一架医监医保直升机。机舱后部,专门为刘洋隔出了一个独立的空间。在直升机上,三名航天员换下白色航天服,穿上蓝色工作服,进行简单的洗漱,享用回到地球上的第一顿饭粥、花卷、咸菜、水果,还有清炖羊肉。
29日11时30分左右,三名航天员进行例行身体检查和短暂休息后,转移到三架医疗救护直升机上。螺旋桨再次划动,飞往附近的一个军用机场,并换乘专机飞往北京。
随着直升机的起飞,现场的重心也一并转移。其实,现场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救生搜救队中队长闫敬元开始指挥吊车,要将侧卧的返回舱扶正,并装载到特种车上,护送到火车站。闫敬元和他的同事将是现场最后一批撤离着陆场的人。
神九航天员返回北京航天城
将进入四个半月恢复期
结束13天太空飞行返回地球的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29日16时回到位于北京航天城内的航天员公寓。航天员系统总指挥陈善广表示,目前三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
航天员是在29日10时03分乘坐神舟九号返回舱回到地面的。顺利出舱后,他们吃了午餐,接受了身体检查,并乘坐专机抵达北京。
中央军委委员、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到机场迎接。
与以往航天飞行任务不同的是,航天城工作人员没有为神九航天员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而是直接护送他们回到航天员公寓。陈善广说,简化欢迎仪式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也将成为今后中长期飞行的做法。
世界载人航天飞行历史表明,经过较长时间的太空飞行后,航天员可能出现骨丢失、肌肉萎缩、立位耐力下降等问题。“神九飞行中,我们采取了很多防治措施,并增加了锻炼环节帮助航天员对抗失重。”陈善广说,三名航天员虽然目前身体状况良好,但仍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身体恢复。
据陈善广介绍,身体恢复分为医学隔离期、医学疗养期和恢复疗养期三个阶段。
医学隔离期约为14天,航天员将在航天员公寓内适应地球环境尤其是重力环境,提高心血管系统和支持运动器官功能,提高立位耐力,消除飞行后疲劳。除了医学措施,航天员还会接受按摩、中药调理等。这期间,航天员与外界基本隔绝。
第二阶段是医学疗养期,时间大约在20天至30天。航天员将入住天气好、空气好的疗养院,在继续恢复健康的同时逐渐增加活动量。
结束前两个阶段的恢复措施后,医监医保部门还会安排航天员进入三个月左右的恢复疗养期,将航天员各项生理参数恢复到飞行前的状态。“三个月后航天员如果身体情况良好,就要开始正常的日常训练。”陈善广说。
天宫一号
天宫二号
或共游太空
6月29日,神九飞船成功返回地面,天宫一号则继续在太空等待下一次与神舟飞船相会。至此,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29日升空后,已经在轨运行了273天,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飞船进行了共计4次交会对接。
在与神舟九号完成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后,天宫一号的使命暂时告一段落。将来一旦完成与神十的交会对接,设计寿命为两年的天宫一号是否将结束太空飞行?飞船系统总指挥何宇日前表示,从目前天宫一号的运行情况来看,它的寿命远远不止两年。
何宇说,制约飞行器在轨寿命有三个因素:发电能力、推进剂储备和整器的设备工作情况。“目前天宫一号供电能力良好,推进剂消耗不到四分之一,备份设备都没有启用”。
其实,两年的设计寿命原本是个很高的目标。在长达两年内安全可靠运行从而支持6次交会对接,并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指标。然而,随着产品设计的不断优化、新技术新设备的启用、飞行方案规划的周密实施以及质量的严格控制,天宫一号的在轨运行呈现出喜人状态。
天宫一号的太空飞行能够延长多久?它的后续任务是否会有变化?“一切还在设想当中。”何宇说,“不过有一点可以想象:如果天宫一号在轨运行状况足够好,它有可能与后续发射的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共游太空。”
我国建立完整天地往返载人运输系统
390亿元发展载人航天
产出投入比超过10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有关情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洁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至今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天地往返载人运输系统,为我国正在研制建设的载人空间站及其运营系统奠定了扎实基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则透露,我国已有400余项载人航天技术成果得到转化推广应用。
袁洁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战略确定了一条优化合理的研制途径,通过研制9艘飞船和1个空间实验室,全面实现了天地往返、航天员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等预定目标。“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重大科技工程,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其技术是再多钱也买不来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29日表示,我国已有400余项载人航天技术成果得到转化推广,在科普教育、矿业安全、健康医疗等方面有了具体的应用。
王兆耀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实施了20年,中央财政安排了390亿元。这些经费主要用在技术研发、样品研制、飞行产品的生产,试验设施设备的建设以及大量的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的消耗。载人航天的投入对经济拉动作用显著。“据多家研究机构测算,载人航天的产出比是1∶10到1∶12。”他说。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迎接党的十八大
“蛟龙”号“十年走完六十年的路”
突破五大核心技术
记者29日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现场指挥部获悉,“蛟龙”号计划于北京时间30日5时开始进行7000米级海试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下潜试验,主要任务是在对前五次下潜试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查缺补漏”地进行检验,安排相应试验内容。海试完成后,“蛟龙”号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将是投入应用。
6月27日,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海底,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自由徜徉。一群群奇特的海底生物徘徊在这位“不速之客”周围,勾画出一幅奇特的“蛟龙探海图”。
“蛟龙”号在7000米深度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走到了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榜首。从2000年立项到2009年1000米级海试,再到成功进行7000米级海试,“蛟龙”号只用了10年时间就走完了国外同类载人潜水器近60年的发展历程。
“蛟龙”号实现了五大技术突破7000米的工作深度让“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大海域使用;强劲动力让它能长时间地进行水下作业,具有从事高强度作业的能力;稳定的悬停定位能力为它完成高精度作业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探测能力让它得以探测海底微地形地貌、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配备的多种高性能作业工具确保它能在特殊的海洋环境或海底地质条件下完成各种复杂任务。
载人潜水器难在“载人”,“载人”的关键是载人球舱。
“蛟龙”号副总设计师、海试现场副总指挥崔维成说:“载人球舱的研制不仅依赖于一个国家的科研能力,更多地取决于其工业的综合制造实力,几乎就是一个制造业巨头们的决赛项目。”“蛟龙”号的载人球舱为钛合金锻造,拥有世界同类型潜水器中最大的2.1米内径。
“蛟龙”号的重大突破,对于促进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我国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推动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促进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蛟龙”号海试成功后,我国载人深潜的另外一项重要工程就是进行4500米级高国产化率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的研制。4500米级的潜水器是要在比较经济的前提下满足国内大部分科研需求。崔维成说:“载人球舱、高压海水泵、潜水器用锂电池以及国产推进器,是我们目前正在集中攻关的关键技术。从国内的科研需求来说,4500米级的潜水器可以满足大部分需要,同时更多强调经济性,相比‘蛟龙’号可以降低大约40%的使用成本。”
“我们将在未来3年至5年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通过试验性应用航次,一方面尽快满足国内科技界对‘蛟龙’号的急切需求,尽快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说,“另一方面逐步形成‘蛟龙’号的业务化运行能力,培养出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应用队伍,探索出一套面向全国开放的应用机制。”
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