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名农民3年续出十卷本族谱 续写小组平均年龄60多
近几年,寻根游不断掀起热潮,伴随着寻根游的升温,寻找族谱追寻祖先繁衍和迁徙的轨迹,也越来越被热捧。一部《曹氏族谱》让市民曹立云如获至宝,年过五旬的他每天都会雷打不动抽出半小时阅读族谱,励志后人。近日,记者前往旅顺,走近《曹氏族谱》,解读一部“家族史”的历史传承,探寻24位族人耗时3年续写族谱的执着。
A 有劣迹的人 不会被记录 驱车赶往旅顺,在曹立云的办公室内,记者见到了10卷《曹氏族谱》。曹立云小心翼翼打开族谱,向记者展示。不大的办公室内,曹立云在翻开族谱中的每一页时都带着一种敬意和自豪,像是在展开一份家族的荣耀。“近几年才获得这全套族谱,我雷打不动,每天必抽出半小时来看上几页,尤其是家族的"大事记",了解先人的一些故事。”曹立云告诉记者。
族谱是以正楷并以文言文形式工工整整书写的,记者看到,族谱的首卷是从大元时期续写的,落款为“七代孙文俣信”,接下来一直到曹立云的儿子都有完整记录。翻开《曹氏族谱》的一页,曹立云指给记者看,其中一段记录的就是曹立云的事迹,他是从什么时候考入军校,经历了怎样一些大事,都有记载。从现有族谱上的记载来看,族人中最有成就的还属元朝一位重臣,为礼部尚书。族谱中这样描述:“先祖六世祖元用公迺元朝重臣文冠三俊之首。”“细读族谱,每一时期家族中都有有成就的人,在"大事记"中不仅记录了他们的官职,更记录了他们的品德。据我了解,有劣迹的族人在"大事记"中不会被记录,所以,一部族谱记录的正是这个家族最值得骄傲的一面,尤其在做人上。所以,在我看来,族谱在记录这个家族的历史同时,更是为了励志后人,规范后人的言行。”曹立云说。
B 续写小组 平均年龄60多岁 据曹立云介绍,现有的族谱是在2007年由老家24位族人最后一次续写的。通过曹立云的联系,记者对老家在山东济宁带头续写族谱的曹荣财进行了电话采访。电话中,口音极浓的曹荣财告诉记者,包括他在内,他一共组织了村里24位姓曹的族人,耗时3年续写了《曹氏族谱》。这24位族人中年龄最大的70多岁,年龄最小的就是他本人52岁,所以续写小组的平均年龄60多岁。据曹荣财介绍,这3年里他们备出了一个办公室,只要没有农活,族谱续写小组的人都要到这儿来上班,研究续写族谱。
族谱平均每10年要续写一次,而这10年里,考学的考学,打工的打工,很多人都离开了老家生活在外地。为了找寻这些人,记录下这个家族里的每一个人名和他们经历的大事,曹荣财组织续写小组的人,奔赴全国各地寻找族人。用曹荣财的话说:“这是一个庞大而繁琐的工程。”3年里,他们共踏寻了十余个县市区,南到湖南,北到北京,共续写上了千余个族人的名字,记录的家族大事件数百件。“不理解的人会觉得我们这些老家伙纯属闲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是对这个家族历史的传承和接续。咱中国人讲究认祖归宗,所以不管将来我们走出去多远,总有这样一个东西,上面记录着我们的名字,告诉世人,我们曾血脉相连。”曹荣财在电话中说。
C 印刷500套 全部被族人收藏 曹立云离开老家的那个小村庄已经30年了,他一边翻着族谱一边说,“以往对老家没有什么概念,每天只知道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人过了50岁之后,很多想法就变了,开始越来越怀念故土,越来越有认祖归宗的感觉。”他用手下意识地摩挲着页面,“每天闲暇之余,我翻看族谱,除了了解先人的人生经历之外,更会看看跟我同辈的人都在哪儿生活着,经历着一些怎样的大事。很多名字看到之后,留在记忆中的只是儿时的相貌,而实际上他们现在很多都已经当爷爷了,因为我离开家乡实在太久了。”曹立云这辈人,不管走出去多久,至少记忆中还有一段是留给那个遥远的小村庄的,但是到了他儿子这一代,出生就在大连,老家对他只是个概念,因此,留下这样一套族谱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隔着电话,曹荣财告诉记者,族谱续写完成之后,印刷出500套,一周时间,已经被来自全国各地的族人全给拿走了。“不少人来拿族谱时,才知道自己的根原来是在这里,感慨万千。”曹荣财说。族谱续完之后,位于他们村里建于元代的“曹氏宗祠”被归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年一续族谱,再过5年,就要又一次续写族谱了,到时候,估计我就成了续写小组里年龄比较大的,但无论如何,这事得一直延续下去。”曹荣财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