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牛“上房” 熊猫“做操”
动物园动物运动健身患病渐少
羚牛“上房”、熊猫“做操”……近日,游客在动物园里发现了这些新奇现象。昨天,记者从动物园了解到,类似为保护动物健康的兽舍和养护改造,正在悄然开展。三年来,北京动物园动物发病率也从37%直降到6%。
羚牛兽舍搭起“登高梯”
朝阳升起,四大一小吃饱喝足的羚牛在兽舍外“运动场”溜达几圈后,昂起头颅、慢慢抬蹄,一步一步登上兽舍的房顶。而令它们顺利登高的,是两条由圆木构建,从地面延伸至屋顶的弧形坡梯。
在北京动物园西北角,碰巧看到羚牛上房的一幕,路过此处的游人惊叹:“这牛还能上房啊?真稀奇。”
在城市里,牛上房的确是件稀奇的事。但如果了解羚牛种群的天性,这四米的高度简直就是小意思。羚牛是一种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动物,与大熊猫一样,是我国的“国宝”。
“尽管在这块平地生活了差不多十年,但第一天装好木梯时,它们就挨个儿登上去,一点儿不怯场。”饲养员朱昊看得出,羚牛们很喜欢这个新设计。现在,有的游客为了看它们上房,一等就是一小时。
北京动物园园长吴兆铮告诉记者,“牛上房”不是想当然的事。四五年前北山羊兽舍就设置了登高设施,原因是这些高山动物来到动物园后,生存繁衍率极低,身体状况较差。而现在,园内的北山羊已形成种群。“动物园的工作是一种摸索。尽量尊重动物的生理习性,其实也是对它们生命的尊重。”吴兆铮说。
饲养员陪着熊猫做“早操”
“古古,进来吧!”9时30分,饲养员高志军冲着卧在草地上的一只大熊猫喊。“古古”竖起毛茸茸的耳朵,慢悠悠地走进自己的兽舍。
站在兽舍栅栏门外,高志军身子下蹲,说:“坐!”立刻,毛茸茸的大家伙往地上一坐,黑亮的眼睛瞅着他,还顺势伸出左手臂。拿起小树枝,高志军作势刺了它一下,“每3个月,兽医就要过来给大熊猫们体检,‘古古’这是主动要求抽血呢!”
“站!”高志军一抬手,“古古”腾地立起身,举起前肢搭在栅栏上,向左走几步,再向右走几步。一块苹果吃到嘴里,“古古”心情大好,直接四仰八叉倒地,完成了最后一个动作“躺”。
通过这套简单的早操,饲养员能通过一些细微异样,发现大熊猫身体健康的不良征兆。这就是北京动物园关于动物“健壮率”的监测工作。通过日复一日的主动监测,及时发现动物的健康问题,采取防治措施,以避免突然而至的疾病。
动物发病率从37%降到6%
今年5月底,在英国一家著名野生动物园内,英方代表听到“五率”这个词时一愣,“我们没这个。”作为北京动物园派出的交流代表之一,工程师张轶卓解释,“这是我们的特色工作。”
简言之,“五率”是指动物的健壮率、发病率、治愈率、病死率、繁殖成活率。北京动物园将五项工作分门别类,形成系统的数据库,并据此分析、改进动物养护经验。
2010年,“五率”试点工作结束,正式确立为北京动物园的一项长期机制。据统计,仅动物发病率这项指标,就从试点前的37%降到了现在的6%,动物健康状况明显好转。叶明霞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