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车着急,有些人就是视而不见 |
急救车警报响,骑车人愣装听不见
早晚高峰120急救车开不到50迈,社会车辆和行人与之抢道是主因之一
新闻背景
如果遇到响着警报的应急车辆如救护车,你开车的时候会不会主动让路呢?北京市卫生局近日透露,北京正在起草的《急救条例》规定,急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社会车辆拒不让行的行为将视同违法。
“最怕的就是急救任务与早晚交通高峰‘撞车’,太堵了!”7月5日,在沈阳市120急救中心,120急救车驾驶员异口同声发着牢骚:“路中央多了隔离带,急救车无法走反道或逆行。”“很多情况下,社会车辆根本不让行急救车。”“堵的不是车,是命啊!”
骑车人假装听不见
为切身体验120车的出行情况,当天9时左右,记者登上沈阳市120中心的一辆急救车,进行了体验式采访。
“砂阳路86号,有一名女子昏迷了,怀疑是心梗!”接到电话后,急救人员吴佳晨等人拎着急救箱上车,记者随他们跳上车。车响着警报声,沿着南八马路向砂阳路方向前行。一路上,即便120司机按着警笛,道路上的车辆也没有让行。此时,急救车仪表盘上显示:速度一直保持在每小时40至50公里。
急救车行至一处交通岗时,原本急救车欲加速,但一名骑车人在听到警笛后,仍抢道先行,急救车司机踩下刹车,车速再次下降。
当车行驶到砂阳路时,尽管急救车一路响着警报,但同向行驶的车辆均未为急救车让道,急救车只好反道逆行。但由于反道方向驶来多辆机动车,急救车车速再次降了下来……16分钟后,急救车将重病女子送至中国医大一院,经抢救,女子脱离了生命危险。
早晚高峰开不过50迈
司机王师傅说,这要是早晚高峰时段,“每小时40-50公里的速度都难!”
据急救医生介绍,偏偏在早晚交通高峰时,又是急救的繁忙期,很多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会在这个时间段发病,因此,也是120中心要车电话集中时段。
120司机王师傅说,“对于其他车辆来说,堵车堵的是时间、金钱,而对于120车来说,堵的就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他说,虽然救护车有闯红灯、逆行、走辅道等特权,但如果是被堵在车流中,哪怕是有再多的特权也白搭。而像一些交通肇事等引发的流血、外伤等挫伤性患者,他们耽误不起时间,早一分钟送到医院,就多了一分钟挽救生命的希望。
男护士弃车徒步跑
面对交通拥堵、120车寸步难行的尴尬,急救人员经常干脆弃车跑步,手里拎着沉重的急救箱,夹着折叠担架,有时在机动车的长龙中疾跑穿梭,有时拐入小胡同经侧门钻入居民小区……
男护士吴佳晨就是证明。“遇到交通拥堵时,我的优势就格外明显了!”
司机王师傅驾龄近20年,他回忆说,十多年前,听到急救车声音,无论是行人还是驾驶人,一般都能主动让道,而现在,主动让路的并不多。王师傅想通过本报呼吁:听到急救车的警笛声,希望大家能及时让道,“给急救车节省时间,就是给他人生的希望。”本报高级记者 唐葵阳 摄影 沈生
各方声音
私家车主:想让路却没法让
“驾驶员与救护车争道抢行,耽误抢救时间,本身就是一种低素质的表现。我如果碰到120急救车,会想尽一切办法让道。”车主李先生说。
“鸣警报的车有时并非急救车。”市民胡先生持相反观点,“一些特权车辆在没有执行公务时,也是一路鸣灯一路呼叫,这让其他路人非常反感。久而久之,自然就要上演《狼来了》的故事。”
“我平时能让一定让,但有时确属心有余力不足。特别是早晚高峰时,大街小巷全被塞得满满当当的,你让我怎么让呀?”私家车主钱先生说。
争论焦点:专用道资源浪费
采访中,有一些市民建议,应像开设公交车专用车道那样,考虑在城市开辟特种车辆专用通道。在欧美一些国家的道路上,车行道右侧通常设置有应急通道,专用于公安、消防及救护车辆通行。对此建议,一些120急救人员认为不太现实。一名急救人员称,如果专辟出一车道给120等急救车专用,就会形成其他车道堵车,而专用车道却只是偶尔有车经过的浪费现象。
最佳方案:扩容急救分站点
记者了解到,沈阳市现有7个急救分中心和7个急救站,医疗急救业务量居东北地区首位。但现有急救网络存在服务半径较长、急救反应时间较长等问题。对此,沈阳市将新建“3+3”急救站点,包括3个急救分中心和3个急救站,到年底全市急救网络站点总数量将达到20个,中心城区平均急救半径将由5-10公里缩短至5公里,基本形成覆盖主城区的急救网络。本报高级记者 唐葵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