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券商上半年业绩惨淡 IPO项目8家颗粒无收
2012年上半年IPO市场落下帷幕,在这场承销大战中,合资券商落寞的态势无以复加。据《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上半年仅有3家合资券商获得了共计5个IPO项目,募资金额不到50亿元。再加上在中小企业私募债、新三板的创新业务上的短板,合资券商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之路可谓无比艰辛。
上半年IPO仅获3单 8合资券商颗粒无收
7月6日,中信重工公开发行的6.85亿股A股将正式上市。中信重工本次发行6.85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为27 .4亿股。本次发行价格为4 .67元/股,对应市盈率16.19倍。值得注意的是,这宗实际募资金额达31.99亿元的年内第二大IPO(仅次于中国交建)的保荐人和主承销商中德证券,是一家合资券商。
Wind统计数据显示,按照发行日期计算,2012年上半年,A股共计有33家券商包揽了108宗IPO的承销业务,募资金额合计734亿元。而在合资券商中,不计算尚未挂牌的东方花旗,仅有中金公司、中银国际和中德证券获得了承销项目。中金公司在IPO上仅获得两单,分别为广汽集团和吉艾科技。其中,广汽集团为整体上市,吉艾科技则募集资金8.68亿元。中银国际则承销了华贸物流和中国交建,募资额分别为6.7亿元和18.2亿元。中德证券则获得了中信重工IPO的承销,募集资金16亿元。除此之外,包括财富里昂、海际大和、高盛高华、瑞银证券、瑞信方正、华英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第一创业摩根大通等八家合资券商则全部“颗粒无收”。
也就是说,2012年上半年,从IPO总数来看,合资券商共计获得了5宗IP O,占比为4 .6%;募集资金则合计为49 .6亿元,占比为6.8%。
而就在不久之前,证券业协会公布了2011年证券公司财务指标排名。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111家证券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1363.8亿元,同比2010年下滑了29.2%,实现净利润则为390亿元,同比2010年大幅下滑了50.2%。111家券商中,有18家2011年处于亏损状态。其中,财富里昂(-1345万元)、海际大和(-2193万元)、华英证券(-2458万元)、第一创业摩根大通(-3759万元)和摩根士丹利华鑫(-15069万元)5家合资券商均出现了亏损,约占到了合资券商的一半左右。除此之外,瑞信方正和中德证券也仅分别微幅盈利了454万元和346万元。
W ind统计数据显示,在目前国内的111家券商当中,合资券商主要有中金公司、中银国际、财富里昂、海际大和、高盛高华、瑞银证券、瑞信方正、中德证券、华英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第一创业摩根大通以及即将挂牌的东方花旗12家合资券商,整体约占国内券商总数的十分之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上述合资券商在中国证券市场过得颇不如意,不仅投行份额少得可怜,整体盈利水平也十分堪忧。
受制牌照与净资本 无缘创新
除了投行业务没能够表现出国际投行应有的优势外,在目前证券行业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创新业务中,合资券商牌照、净资本等短板也频频出现,与创新基本无缘。
在今年5月中国证券业创新大会上,证监会提出,证券行业的金融创新迎来了历史最好时期,证监会鼓励证券公司积极探索利率互换、国债期货、商品期权等金融工具创新,为实体经济提供间接服务。就在稍早之前,证监会已经修改了证券公司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标准,并下调了A股的交易费用。一时间,券商行业形成了包括中小企业私募债、转融通、新三板、并购基金和代销金融产品等五大利好。然而,对于这些利好,多数合资券商却只能“望洋兴叹”。
中国证券业协会5月23日发布的《证券公司开展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承销业务试点办法》规定,证券公司开展私募债券承销业务试点,净资本不得低于10亿元人民币。但证券业协会日前公布的证券公司净资本排名显示,在上述11家(不计未挂牌的东方花旗)合资券商当中,仅中银国际(47.8亿元)、中金公司(46.8亿元)、高盛高华(23.8亿元)和瑞银证券(19.8亿元)的净资本超过10亿元,其他7家合资券商的净资本金额均未能达到10亿元这一及格线。7家公司中,中德证券的净资本最高,为9.7亿元,距离门槛仅一步之遥;瑞信方正、摩根士丹利华鑫、第一创业摩根大通、华英证券的净资本金额均落在7亿至8.2亿元之间;财富里昂、海际大和的净资本均未超过4.6亿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相比于IPO业务而言,承销私募债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但其潜在的业务价值非常值得关注。而合资券商在中小企业私募债上的短板,无疑将影响其未来业务的拓展空间。而在新三板上,新三板试点办法中亦有规定,申请新三板主办券商业务资格的条件之一便是具有不少于15家营业部。除中金公司的极少数券商外,其他合资券商在这一硬性指标上均未能达标。
另一方面,在目前的11家合资券商当中,除中金,瑞银等少数外,受牌照限制,多数合资券商只能从事国内市场的股票与公司债券承销和保荐业务,远不及中资经纪、投行、资管和自营更为丰富的经营模式。这也意味着,下调交易费用、代销金融产品等无论是已经实行还是将来实行的行业政策利好均难以惠及合资券商。
除此之外,曾被中金等合资券商寄予厚望的A股国际板,目前也备受冷落。在本届的陆家嘴论坛上,包括上海市领导和一行三会的负责人均对国际板闭口不言,有专家认为,国际板年内推出几无可能。
股权纷争掣肘合资券商
一直以来,中外股东的股权纷争,理念和文化的差异是困扰合资券商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方面,中金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在最初入股的5年蜜月期过后,由于经营理念产生巨大分歧,大摩随后逐渐淡出中金经营,直至2010年,大摩选择正式退出中金公司。业内普遍认为,这是由于合资双方股东在公司治理、企业文化等方面难以达成共识,才导致了大摩与中金的“分手”。
而就在今年3月初,瑞银证券也传出证券部总监袁淑琴、研究部主管黄燕铭离职的消息。有传闻称,正是中外股东的股权纷争以及在公司治理意见分歧导致了这一结果。不过,黄燕铭本人否认了“内斗”的说法。
一位证券业人士表示,由于股东文化的差异,合资券商的中外股东容易在公司的治理上出现分歧,而合资券商中全牌照很少,业务普遍比较单一,一旦公司内部不和,会对公司的业务带来比较大的冲击,这也是合资券商近年来整体表现不佳,同这个也有很大的关系。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一般来说,在合资券商当中,中方更多的是希望能通过外资方的华尔街模式练兵,而外资方则更多地是想通过合资来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因此并不甘心仅仅作为财务投资者出现。
在今年的的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方表示将通过修改相关规定,允许外国投资者在合资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中持有不超过49%的股份。不过,对于外资持股比例的提升能否解决双方的矛盾,业界普遍认为尚需时日观察。(吴黎华)
作者:吴黎华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