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策划新一波“韩流”
最近,韩国女作家申京淑创作的小说《寻找母亲》在韩国的销量已经突破了200万册大关。该小说的版权还远销到了美国、欧洲等31个国家。韩国MBC电视台称,随着韩国作家进军海外,韩国文学也将成为继大众文化之后掀起的新一波韩流。
据韩国《朝鲜日报》日前报道,现在很多国外的出版社都希望能够挖掘到“第二个申京淑”。在“韩流”传播较广的中国和东南亚地区,韩国文学作品也呈现出攀升势头。首尔大学教授金兰都的《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在中国引起关注。今年2月出版的该书中文版短短两周就登上了中国网上书店畅销书排行榜第五的位置,在中国的累计销售量已经突破了20万册。
上世纪末以来,韩国影视作品、流行娱乐文化曾在周边掀起一阵“韩流”,不仅经济效益可观,也成功输出了不少韩国文化。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有意抵制,“韩流”风光不再。韩国转而寻找新的文化输出突破口,在策划新一波“韩流”过程中,韩国文学翻译院扮演着核心角色。
韩国文学翻译院是韩国文化观光体育部下属的政府机构,成立于2001年4月,其主要任务就是集中支援韩国文学的翻译和海外出版发行工作,使韩国文化走向世界。韩国《中央日报》称,为打造文学韩流的基础,韩国文学翻译院将组建由翻译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构筑翻译作品数据库,利用youtube等网站推介作家,扩大出版电子版翻译作品等。翻译院还决定,遴选能够在美国出版市场成功的15名明星作家,集中支援他们的作品翻译、出版和宣传。不久前上任的韩国文学翻译院院长金圣坤称,文学不同于K-Pop(韩国流行音乐),没有企划系统,而韩国文学翻译院就扮演将韩国作家推向世界的企划公司的角色。金圣坤在翻译院主页上称,“仅凭大众文化媒体电视剧和融合西方文化的K-Pop已经难以传播韩国文化,现在到了用高水平的韩国文学向世界传播韩国文化独特性的时候了。”
韩国文学翻译院有关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文学韩流”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希望韩国文学也像韩剧、歌谣一样流行起来。据该人士向记者介绍,除了韩国文学翻译院之外,还有一些机构也在做资助翻译、出版和推广韩国文学的工作,如大山文化财团等。《朝鲜日报》称,韩国“文学韩流”正在蠢蠢欲动。
不过,韩国文学翻译院有关人士也坦承,向全球推广韩国文学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虽然很多人积极申请翻译和出版韩国文学作品,但在当地出版以后很难引起反响,主要还是各国读者不太了解韩国作家的情况。
此外,也有人对韩国文学翻译院遴选作家集中推广的做法持批评态度。《世界日报》6月15日援引韩国作家的话评论称,“韩流”、“明星”、“出口”等词汇似乎与文学并不匹配,文学不是用来出口的商品,也不是宣传对象,不过是精神交流的空间而已。《韩民族新闻》称,韩国文学与世界文学间有一垛翻译和出版壁垒,需要优秀的翻译、热爱韩国文学的代理商,以及海外出版社的关注。(本报特约记者 詹德斌)
作者:詹德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