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国企OR民企?高管自己说了算?
今日独家
羊城晚报记者 李晓莉 实习生 黄绮妍
专家称:在教科书和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既有公有制背景又有民间资本的股权混合型企业,“国企”和“民营”并无清晰的概念,“基本上就是高管自己说了算”。
“ 今年,中国(不包括港台)共有五家民营企业上榜,它们分别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242位)、江苏沙钢集团(排名第346位)、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排名第351位),以及今年新入榜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让我们为这些民营企业鼓掌喝彩吧。”
当财富的中文网站公布出这么一段话的时候,不少网友好奇地问中国平安算“民营”?
“可以这么说,在目前的教科书上、在现实生活中,‘国企’和‘民营’并没有清晰的概念,”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知名教授林江对羊城晚报记者一针见血指出,“基本上就是高管自己说了算。”
似是而非的“民企”
实际上,中国平安的股东简介中透露“本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不存在控股股东,也不存在实际控制人”。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中国平安第一及第二大股东分别为汇丰控股有限公司(公众上市公司)的两家全资附属子公司汇丰保险及汇丰银行,合计持有中国平安H股股份1232815613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5.57%;此外,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中国平安A股股份481359551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6.08%,其控股股东为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于是,在官方网页上,中国平安将自己定位为“非国有企业”。
“在我们过去的观念里,公有制的概念相对比较清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通称公有制,但是当集体所有制的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之后,就开始模糊了,”林江分析指出,“本来我们认为,没有公有(政府)资本的,才是民企,中国平安就不符合这个概念。”
资料显示,平安在1998年成立时是由招商局社会保险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信托投资公司共同组建,但经过多次股权变更,招商局的股份已经被稀释,国有背景被弱化。林江分析指出:“从运营上看,我们觉得中国平安还是享受了国企的政策;但换个角度来说,中国平安中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还持有6.08%的股份,但它可以说,此外的股份总和,还是来自民营资本,所以它自称为民企也不为过。可以这么说,中国平安是一个‘说不清’的典型例子。”
摸不清的“国企”
“跟中国平安一样模糊的,是TCL集团,它是国有企业。”林江笑着说。与大多数人思路中TCL是李东生的想法不一样,在TCL集团(深 0001000)的股东组成中,第一大股东是惠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9.80%;而李东生是第二大股东,仅持股5.42%,俨然的“国有企业”。
林江表示,即便是目前的教科书,也没有对股份制公司的“国企”“民企”进行明确的界定。“目前只有证监会会根据‘实质判断原则’去看,因为‘国企’、‘民企’的上市管理标准不一样。但是证监会也只会就此判断其是否符合上市的资质, 不会给企业具体下定义。”林江同时表示,对于一个股份制公司到底自称国企还是民企,大部分情况都是高管说了算,“他们也会根据企业的利益而进行定义,毕竟政策上对国企和民企的优惠程度不一样,”林江分析指出,“主管部门也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暂时还是任由其处于‘概念模糊’阶段。”
法律上也“有争议”
“在法律上,这一点也是有争议的。”暨南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苏文卿分析指出,“第一种看法是,只要有国有成分的就称作‘国有企业’,但这种看法已经过时了;第二种看法是,‘以公司的工商登记’为准。但是还有一种最新的倾向,最高人民法院部分法官认为,不能只看工商登记,而应该看实际出资方。”
苏文卿表示,一些股份制公司在改制的过程中,确实可以划归为“国企”或者“民企”,“不排除有些人为了一时眼前的利益,把企业归为‘国有’,但是,‘国有企业’的领导人一旦犯罪,量刑是很重的。”苏文卿透露,她曾经接手类似案件,某股份制改制后企业管理者将其公司改为“国企”,因犯“贪污罪”被判15年,“如果同样的经济犯罪行为,在民营企业中,就定性为‘挪用款项’,可能会判缓刑,最多判3-5年,跟国企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李晓莉、黄绮妍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