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一期工地的郭氏家族古墓处,地面正在平整,古墓已无从寻觅。 (南方周末记者 吕宗恕/图) |
|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一期文物点。 (李伯根/制图) |
非文物保护单位,保还是不保:千年古墓遭遇“抢救性发掘”
自唐代汾阳王郭子仪起九代绵延二百年的郭氏家族古墓群,有三十多座古墓在西安浩大的土地开发中被“毁灭性烫平”。非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群是否应当给予保护?如今,郭氏家族正面临这种无力的抗争。
古墓无存
曾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居功至伟的唐代汾阳王郭子仪,在1200年后,他的子孙墓葬群已被“抢救性发掘”。
西安主城东南,长安区杜陵乡东兆余村,古称少陵塬,被称为“长安城南露天的博物馆”,古遗址星罗棋布,墓陵上百,据新近出土的墓志铭显示,郭氏家族墓地位列其中。
不过,除最著名的景点杜陵,也就是西汉第十代皇帝汉宣帝刘询墓等之外,其他大多数墓冢的封土早已散尽,地面难见遗存。这并不阻碍后人问祖寻根。1993年,海外郭氏后裔大型代表团赴西安祭拜,并在大雁塔以南为郭敬之(郭子仪父)墓立碑,虽然有学者日后考证该墓选址有误。
也就是在这片与古人对话的土地上,一座航天新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以下简称航天基地)即将崛起。这是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规划面积86.65平方公里,郭氏家族被挖墓群在一期规划用地中。
“抢救性发掘”在一年前已开始,目前证实的先后被挖郭氏墓地属郭子仪之子郭暧及其妻唐代宗女儿升平公主,还有数位郭子仪之孙、曾孙。据世界华人郭氏宗亲联合会等提供的资料,这块占地约500亩,被认为是自郭子仪伊始绵延9代约200年的墓地,目前已有30多座古墓被挖。郭子仪墓位置目前尚存疑。
参与发掘的西安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郭永淇等人撰文称:“郭氏家族墓地的发现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郭氏家族的发展变迁史提供了新的线索。”
这是一个显赫数代的家族:郭子仪其父祁国公郭敬之历任唐代四州刺史;郭子仪戎马一生,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他育有八子八女,均为皇亲贵族,郭暧女儿贵为唐宪宗郭皇后,生唐穆宗。
42岁的郭在权是中华郭氏网负责人,据郭称,如今郭氏家族依然家大业大,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等均为其后人。
2012年7月1日,南方周末记者在杜陵乡看到,郭暧及升平公主墓地已被平整,墓坑痕迹百余平方,目前“抢救性发掘”已毕。周边的工房一字排开,规划用地的“三通一平”也正在推进。
工地一男子喝止了南方周末记者拍照。后来得知,他不想把挖掘古墓的事情散播出去,耽误工期。
此前4天,郭在权和其他宗亲从北京赶到墓地,只见近半人高的市政管道已铺设下地,墓穴空空,墓砖四处散落,在场宗亲无不神伤。
不同古墓,不同命运 早在航天基地编制正式规划之前,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在2007年完成了《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与少陵原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保护专题研究报告》。时隔五年后,主持编写该报告“文物保护”篇章的原西安市文物局总工程师韩保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二期规划范围内需要保护的文物有近三十处,其中就有郭子仪夫人王氏墓。
然而,让郭氏后裔意外的是,郭氏家族墓地在长安区文物局2010年6月出版的《长安区文物简介》中没有记载。也就是说,郭氏家族墓地并非文物保护单位。正因如此,航天基地所涉的市政道路仍按规划建设。
该基地成立于2006年,是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建设的以航天民用产业为主导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至于航天基地为何在此选址,南方周末记者采访西安市文物局,但未获得答复。
航天基地宣传策划局局长吕武江受访时说:“没有听说最近在杜陵乡附近发现重要文物,如果有,一定会第一时间上报。”
参与过郭暧和升平公主墓等三座郭氏墓发掘的西安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杨军凯记得,从出土墓志推定系郭氏家族墓,但现场发掘并无惊喜,除了几块残缺不全的墓志外,墓葬被盗严重,几乎空无一物。
隋唐以来,十墓九空是多数古墓地的命运。杨军凯说,如果一旦出土重要文物,任何遗存都有一定的研究和保护价值。但是,郭氏家族墓从目前的抢救性发掘来看并非如此。
吕认为,航天基地对文物保护格外重视,在2012年初还专门就此下发过文件,要求基地内所有项目在开工前必须进行文物普探,只有获得文物部门的可开发证明方可进入下一个建设流程环节。
航天基地规划分局副局长林杨指着航天基地最新的一期规划图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同为一期规划范围内的西汉将军张安世家族墓,考古发现有绘九头鸟图案的瓷罐等文物,后被整体保护下来。原规划的两个项目被分拆到其他地块安置。张安世家族墓已被确定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并将建一座博物馆。
这便是家族墓地的不同命运,有价值的文物决定了是否原地保护。
自航天基地落户少陵塬之后,真正被圈定保护的古墓葬屈指可数,而该基地正在急速扩容。2011年6月,西安市政府明确其二期规划区面积达63.62平方公里,相当于一期的三倍大。
事实上,航天基地未来开发将进一步蚕食包括郭氏家族在内的众多古墓葬群。该基地有关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该区域是汉唐明清以来的家族墓葬集中区,地下文物遗存众多,几乎每一个项目在文勘过程中都能发现一些文物。
2012年6月28日,11个重大项目在航天基地集中开工,西安期待的“世界一流航天产业新城”正在古都崛起。
无力的抗争 面对祖坟先后被掘,郭氏后裔奋起抗议。
2012年6月18日,设在台北的世界郭氏宗亲总会委派郭在权等宗亲代表赶往西安,查看发掘现场、收集证据。此后不久,世界郭氏宗亲总会给西安市政府发去《关于请求停止挖掘郭子仪家族墓群的函》,要求立即停止挖掘郭子仪家族墓群;归还遗骨复葬;建立遗址公园实施保护。
一位要求匿名的郭氏后裔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目前西安市政府已收到信函,分管副市长亦表示就此调查并答复。
在等待答复过程中,郭氏后裔的抗议也在互联网升温。6月28日,一篇《唐玄宗孙女之墓被挖遗骨被带走》的文章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点击率超过11万,评论数过千条。作者郭翔鹤在文章中称:“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文物部门,事实上已经成为开发商的马前卒,如果开发项目遇到古墓阻碍,文物部门马上上前‘拔钉子’,运走遗骨和文物后,开发项目照常进行。”
林杨提醒航天基地并无商业开发。“除个别早于基地成立前拿到的商业地产外,你现在所看到的很多地产开发都是为项目配套的员工住宅。”说到这里时,林杨语气肯定,“我敢说,自航天基地设立以来,还没有引进一个商业地产,以后也不会有。”
即便如此,“抢救性发掘”仍招来争议。郭翔鹤在上述文章中说,“不管郭子仪是不是郭氏宗亲或全体宗亲的真正祖先,也不管被开挖的是不是他的墓葬,从伦理角度而言,发掘本民族古代墓葬的行为是相当荒唐的,是冷血的破坏伦理行为。”
对郭氏家族历史有过研究考证的陕西省交通厅交通集团航天基建办主任刘文先生在一篇《春游少陵塬》中说:“所谓的抢救性发掘就是毁灭性烫平……几十年的文物政策不变,难道国家没钱保护自己祖先留下的遗产和文化?”
和刘文一样悲观的,还有从事文物保护大半辈子的韩保全:“从现实执行情况来看,文物法是软的,地方经济发展是硬的。”他说,除非再挖到类似秦陵、乾陵的地下遗存,否则,再多的家族墓葬也只是地方经济建设中掀起的一抹尘土。
时值今天,郭氏家族的抗议并未获得满意答复,相反,最新的“致西安市政府的函”已有让步,不再提“归还遗骨复葬”,只求就地保护郭子仪家族墓群,以便海内外郭氏宗亲能够有一块地方祭祖。
2012年中秋时节,世界郭氏宗亲总会计划在西安举办隆重大会,以公祭汾阳王郭子仪诞辰1315周年。可让郭在权他们至今心情难以平复的是,祖坟被掘了,何处凭吊追思?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