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的探索之路
新华网加德满都7月15日电(记者周盛平)2007年6月,中国河北经贸大学和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合作建立的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挂牌。5年时间里,孔子学院衍生出多个孔子课堂和众多的教学点,开设的各种课程让4000多名各年龄段的尼泊尔学子受益。除了教授汉语,孔子学院还在传播中国文化、树立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搭建友谊的桥梁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
播种
“请帮我把把关。”不久前,新上任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树彬副教授给记者发来电子邮件,他为如何把将在孔子学院庆典晚会上上演的河南豫剧《穆桂英挂帅》翻译成地道的英语而煞费苦心。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之类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唱词,让尼泊尔人理解并不容易。孔子学院的老师在筹备庆典晚会的过程中,在缺少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仍不辞辛苦把晚会上所有歌舞、唱段及其背景介绍全部翻译成英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了真正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他们喜欢这么做。
今年2月初,2012中国孔子学院大春晚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团在尼泊尔四大城市蓝毗尼、博克拉、加德满都、杜利凯尔进行巡演。由于准备工作充分,每到一地,都有三四家当地的报纸、电视台对演出进行报道,产生广泛影响。中国驻尼泊尔大使杨厚兰称赞说,巡演给2012年“中尼友好交流年”带来了一个“闪亮的开始”。
“守望这片热土”、“为你守候到黎明”……在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任教的中文老师在述职的时候,这样发自内心地表达她们在传授中文的同时播种友谊的情怀。
石家庄第二十五中学的杨少青老师自2010年11月来尼泊尔任教后,一直担任文艺演出的指导教师,在排练节目的过程中,与许多尼泊尔成人学生结下了“同心而共济”的友谊。
一次教学生说“明天我就要回国了”这句话后,一个学生突然问她:“老师,你会忘了我们吗?”简单的问话,让她直想掉眼泪。今年4月,欢迎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率领的中国妇女代表团来访的演出成功后,杨老师深夜给学生发短信:“你们很重要!对我很重要!从始至终!在我的生命中!”
尼泊尔看守政府总理巴特拉伊在本月11日向孔子学院发出的祝贺信中说:“尼泊尔和中国自古以来关系友好,孔子学院的努力将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
形象
今年3月上旬,孔子学院组织50多名尼泊尔学生参观位于加德满都谷地的多个中国援尼项目,包括2008年竣工的现代化医院尼泊尔公务员医院、尼泊尔议会所在地比兰拉德国际会议中心、投入使用不久的传统医药研究培训中心、刚刚被中国工人翻修一新的尼泊尔国家体育场……这些中国政府在不同时期援建的重要公共设施,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致。
在尼泊尔国家体育中心游泳馆前,一同参观的记者采访了拉祖、帕米拉、阿丽娜三位学生。他们都说,自己以前根本不知道这些雄伟漂亮的建筑都是中国政府援助的,现在有机会了解中国人民的慷慨举动,感到很开心。
桥梁
去年11月,尼泊尔候任驻中国大使马赫什·马斯基在赴中国就任前,特意邀请时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鲍德媛教授等进行座谈,探讨尼中两国知识界如何互动以便加强两国交流,促进友好事业发展。
上个星期,孔子学院举办了成立五周年专题文化讲座“文化使者阿尼哥”,邀请该院理事、尼中经贸协会主席阿努普介绍尼泊尔著名建筑艺术家阿尼哥在华事迹。阿努普勉励同学们好好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为尼中友好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其实,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的影响已经辐射尼泊尔周边地区。今年春节,不少印度北部和不丹的商人、导游打电话找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的老师,询问来该校学习汉语的事宜。
其实,早在2010年8月,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南亚中国文化论坛第一届年会,来自阿富汗、不丹、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印度和中国的30多名学者参与交流。
“构筑友好交流的平台,建设传承友谊的桥梁。”杨厚兰祝贺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五周年的手写题词,概括了一批又一批孔子学院老师和志愿者们取得的成绩。
作者:周盛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