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能进入世界五百强?
20年前,绿地集团仅以2000万元注册资本金起步。 7年前,当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提出跻身世界500强目标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疯狂”的想法。
20年来,绿地集团走过一条异常稳健而又颇具胆略的高速增长之路。其中奥秘,无论经营战略、企业理念、思维方式、精神追求,无不值得探究、借鉴。
细节决定成败。本文从20年来绿地的10个精神细节入手,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绿地,呈现这个“绿巨人”的精神成长轨迹。因为某种程度上,精神才是企业之魂。
胸有大志
20世纪90年代初,是中国破旧立新的时代,市场经济的号角激荡着无数心怀梦想的企业。
1992年10月,一位农委机关干部刚辞职来到成立不久的绿地,张玉良一见到他就说:“你帮我查一查,上海的大企业有哪几家? ”来者听了一愣,但还是找来《上海统计年鉴》研究了一番。这个细节就像张玉良自己所坦承的那样,他是个喜欢“大发展”的人。
张玉良的潜意识里始终有一个强烈的念头:大上海的土壤应该有孕育大绿地的可能。张玉良回忆说:“那时候我们视野比较窄,只知道自己的发展就是硬道理,我们是拼了命也要发展。 ”正是这个“拼了命也要发展”的对标大企业的念头,最大限度地点燃了绿地的潜能。
不畏困难
在很多房地产企业兴奋于中心城区的商业机会时,绿地集团选择了一望无际的农田进行郊区动迁房建设。
1992年底上海建委发出一份通知,为落实明年成都路、延安路辟拓、高架道路等重点市政工程项目启动,政府急需企业代建一批居民动迁房专用房,总计建筑量150多万平方米,请“各单位立即组织力量,创造开工条件。 ”由于“任务数量大,时间紧,基地条件不十分理想,希各接受委托的单位努力克服困难。 ”
当时上海批租土地非常活跃。绿地分别在近郊的六里乡、北新泾、江桥丰庄等地陆续拿到了总计超过6000多亩的土地,每个小区按照规划科建造80到100万平方米住宅,可容纳4到6万人口。尽管每平方米的利润少得可怜,有的甚至是零利润,但张玉良真正看重的是规模,他回忆:“北新泾的房子造价1800元,我们只卖1900元,只能解决自己吃饭问题。 ”
当时的张玉良喜欢反复说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段艰难困苦而又激情四射的岁月,为绿地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石,郊区的历练则为后来的成长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合竞思维
绿地集团,始终推崇一种新的思维“合竞思维”。在绿地内部,将其表述为“做政府所想,做市场所需”,其核心就在“合竞”两个字。将“合作”放在比“竞争”更靠前的位置上。绿地一直在寻求一条多赢的道路,在社会受益的同时,实现企业的价值。
以2001年绿地集团第一个进入的外地城市南昌为例:通过开发滨江豪园和绿地山庄,激活了红谷滩,带动了象湖新城,使得南昌的房地产水平也提升了一大步,也使得这些地区的价值得到了提升,然而,绿地从其中所取却是十分有限的。这种方式使得绿地寻找到了一条铺向全国的模式,也让绿地成为了各地最受政府欢迎的开发商。
以身作则
2009年初,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国际经济形势的急转直下,都使得中国的房地产业再次陷入危机。
这一年,张玉良写了一封请求减薪的信给董事会,主动提出了减薪20%,表示与企业共度难关:“面对金融危机,我集团在各股东单位的鼎力支持、董事会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主要经济指标依然实现了较好的增长。尽管如此,作为中国房地产领军企业及上海大企业集团,我集团及我本人仍深存危机和忧患意识,倍感责任重大。为积极响应中央有关部门关于高管带头减薪降薪的号召,同时展现我集团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和上海一流企业集团应有的风范,我本人特请求从今年5月1日起,将股东会、董事会确定的我本人本年度年薪基数下调20%,其他绩效考核仍继续按照股东会、董事会确定的考核标准严格执行。 ”
在张玉良自请减薪的同时,整个公司层面给员工们加了薪,加薪幅度在10—15%,依据是:“在经济危机当中,员工比平常更加艰苦和劳累,干的活也比平常要多,自然要加薪。 ”这个动作一方面是对于员工的体恤,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姿态表明绿地是安全的,已经防范住了风险。
我为工作狂
如果你今天来到绿地集团总部,会发现一个现象,周六很多人都来上班,这里流传着一句话:“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其实集团并没有硬性规定,这只是一种习惯。
这种习惯来自于张玉良的带头。作为工作狂,张玉良有时候会不分昼夜地“骚扰”自己的下属,许多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都曾经在半夜和周末接到过他的电话。张玉良本人在周六是工作的,当摆脱了工作日的繁琐应酬之后,周六是一个利于思考和学习的时间。由于他经常打电话与下属交流,久而久之,下属们也都在周末自动跑到公司去上班,由张玉良带动了高层,高层带动了中层,中层又带动了基层员工,结果到最后,周六上班就成了一种习惯。当然,这种习惯也足够人性化,如果一个员工周六有事,他可以不去公司,即便去上班了也可以睡个懒觉、晚去一会儿,没有事的话可以提前走人。
“背影”的力量
上级不用权管人,不凭势压人,靠什么凝聚团队?
张玉良总是对他的手下讲:“你要你的下属怎么做,就让他们看你怎么做。你要问我怎么做,就看我怎么做。”经过总结,人们把这称为“背影”的力量。
张玉良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有时从外地回到上海已入深夜,他仍坚持进公司办公,甚至直接睡在公司第二天继续上班。他总是工作上高要求,生活上低标准,作为一家产值过千亿的企业老总,他去全国60多个城市出差,若非必要坐飞机只坐经济舱,并且视工作需要只带必要的极少数随行人员。年轻的执行副总裁胡京后来深有感触地说:“张总是个工作狂,每个时间段都会接到他的电话。以前我不理解,现在理解了,作为企业的领导人,必须玩命儿工作,那些成功企业家最核心的特质不仅是智慧,也不仅是才华,还有热情、执着和勤奋。 ”
“一级带一级,一级教一级”的方式是绿地“背影”力量的一种具体化和规范化,为绿地的阶梯队伍培养创造了好的环境。
权责对等
在“背影效应”的基础上,张玉良给予下属充分的信任和放权。每一件事情都必须落实到人头,由一个特定的人负责决策、并承担责任。
作为一个集团,最关乎生存的莫过于公司的财务和资金。然而,在财务上张玉良也鼓励大家各显其能去创造条件,有时有人向他要钱时,往往会得到他的抢白:我没有钱,你自己去想办法。急了之后还会挖苦两句:去抢银行吧,那里有钱!
在他的鼓励下,每个事业部都学会了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利用到极致。在集团发展初期,甚至曾经负责集团财务的江林根也有很大自主权,有时候出现几天的财务紧张,他不需要向张玉良汇报,自己就通过拆借资金缓解了情况。当张玉良还不知道的时候,江林根已经处理过无数次这样的情况。江林根回忆说,“张总经常说,我找你来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如果你做不好,那就是我找错人了。 ”
绿地的文化就是在这种权责对等的紧逼下养成的,以至于每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即便离开绿地,也会比同龄人成熟得多。
赏罚分明
绿地集团以严明的纪律性起家,二十年间未有片刻松懈,由是形成了绿地严格而训练有素的文化。而背后贯彻的是以结果为导向、凭绩效说话的传统。
绿地内部资料显示,1993年时,有功人员升职加薪27人次,记功5人,表扬19人,降职降薪12人,辞退和调离职工11人。在2011年集团中高层干部业绩考核中,考核成绩突出的2名中层干部被提升职务,7名工资职级得到晋级,3名进入整改考核期,1人被免职。 “能者上,庸者下”在绿地是永恒的法则。“我的一个大学同学,1995年被挖来当公司副总,但出不了业绩,大家不认同,2004年就被淘汰了。还有几个副总也是如此。 ”张玉良说,即使你原来级别较高,做不好也会被淘汰。 “绿地的团队是唯发展、唯实践、唯能力,没有斗争,只有共同发展。 ”
绿地集团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晓东说,绿地的另一优势是确立了内部动力机制。一方面,通过职工持股会构建了职工与企业的利益共享机制。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不讲级别只重类别,每年一评,业绩不好的就会被驱赶到下一类。
永不满足
绿地集团内部的文化手册已经编撰了好几个版本,但企业精神始终是“永不满足、思变图强;永不止步、争创一流。 ”
从成立开始,张玉良就设定着一系列的目标,最初是希望绿地进入上海市重点扶持企业,然后是中国企业500强,再然后是世界企业500强。
2004年,绿地集团销售额达到了100亿元人民币。许多老员工回忆说,当达到100亿时,人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这个数字在许多人看来已经是天文数字,按照小富即安的思想,达到这个程度已经是事业的顶峰了。
为了避免人们的懈怠,张玉良立即开始制定下一个目标,要求集团冲刺世界500强。这新的目标被许多人认为是疯狂的,但是,它的确起到了让人们重新上路的作用。
就在今年7月8日,这个近乎“痴人说梦”的目标实现了。绿地这辆快速列车又迅速地向着下一个目标奔去争取5年内进入世界企业200强。
从上海走向全国,从中国迈向世界,这背后蕴含着进取之意,也体现出绿地善于“归零”的生存智慧。
创造奇迹
从销售指标到盈利指标,也无不体现着绿地文化中永不止步的精神,甚至连业绩考核也在催促着人们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曾经一位新来的地方事业部总经理在考核上感到不满意。第一年时,由于他的事业部完成情况不错,考核分数也偏高。第二年,他自我预估认为,事业部的业绩又增长了百分之二三十,那么分数也应该更高了吧?
但考核结果出来后,他发现自己的事业部的分数反而下降了。业绩提升,分数下降,让这位事业部总经理一直想不通。直到负责考核的人提醒他:你的业绩提升了,但其他人的业绩提升得更多,你的相对位置是降低了。“去年600分能够进清华,今年650分也进不了清华,因为全国的分数线提高了,你的相对分数下来了。 ”
在绿地集团,每年整体销售上涨百分之四五十,如果一个事业部跟不上步伐,就会萎缩、甚至被取消、合并。 一位事业部总经理回忆:“最初,每年制定销售指标的时候,我们也都纳闷每年都增长这么多怎么可能?可是别人报你也要报,总不能报太低。制定完目标后,大家开始围绕着目标制定当年的工作计划、销售策略,随着事情的推进,大家发现实现目标是可能的,只要拼一拼能够达到。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
奇迹,就这样一个个被创造出来。
本版撰稿:周楠 (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