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记者 齐琳洁 图/记者 马元)一部普通的带有摄像功能的照相机、一个简易三脚架、三名在校大学生,组成了一个纪录片拍摄组。该记录片的主角是10岁的男孩坤坤,一名孤独症儿童。
昨日上午,在乌市仓房沟路附近的爱心园孤独症康复中心的教学楼,记录孤独症孩子生存现状的公益性纪录片开拍了。
因设备简陋,摄制组的学生们刚拍不到15分钟,相机电池就“罢工”了。整个上午,拍摄几乎是在断断续续中进行。
一个追求完美的孤独症孩子
孤独症孩子听力正常,却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视力正常,却不愿与人对视;有语言,却不愿与人交流……他们孤单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镜头下,一间坐有10名孤独症孩子的教室里,老师在黑板上边画图画,边与孩子们互动。可座位上的孩子有的低头玩手指、有的眼睛直盯着天花板、有的则趴在桌上闹脾气,而坤坤则一笔一画地认真画一只白兔。稍觉得不满意,坤坤便会反复涂改,直到满意为止。有时,其他同学站起来挡住了他的视线,他就会显得很不开心。“坤坤是个追求完美的孩子,每次交作业都会反复检查。”坤坤的老师说。
中午放学了,坤坤坐在走廊的凳子上等妈妈。在这一段时间里,坤坤反复玩弄着文具盒。每当听到文具盒盖盖上后发出“咔”的声响,他就会笑。
记者坐到坤坤身边,他很懂事地给记者让座。当问到坤坤最喜欢什么时,“钢琴!我最喜欢弹钢琴了。”坤坤大声地说道,但他的眼睛却一直盯着鞋子。
“我喜欢钢琴的声音,像是在说话。”说到这里,坤坤突然捂住脸,害羞地咯咯笑了。听到这番话后,站在不远处的坤坤妈妈何女士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群体
何女士今年39岁,当坤坤两岁时被诊断为孤独症后,她“觉得天塌了”。
“每个有孤独症孩子的家庭都有类似的辛酸,他们承受着经济、社会、家庭、心理的多重压力。”何女士说,为了儿子,她放弃了工作,陪孩子一起做康复。而今,坤坤已学会100以内的加减法、1000多个汉字、唐诗三百首。此外,还会弹钢琴练习曲。让她骄傲的是,坤坤在今年第七届中国青少年艺术节上获得乌市赛区银奖。
记者了解到,这部记录片主要通过介绍坤坤及其家庭的故事,来介绍孤独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改变人们的误解,力求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社会帮助。
“我们希望通过拍这部关于孤独症孩子的生存现状的公益纪录片,让更多的人关注、关心、关爱这个群体,并给予自闭症孩子尊重和帮助。”爱心园孤独症康复中心的园长郭丽女士说。
郭丽也是一位孤独症孩子的母亲。为了帮助更多像儿子一样的孩子,她于2004创办了这家专门针对孤独症、多动症、学习障碍等问题儿童的非盈利性机构,目前已接收了700多个患儿。
有拍摄热情但缺乏专业设备
两个月前的一个偶然机会,郭丽从电视上看到内地拍摄的孤独症孩子的纪录片,深受触动,于是也萌生了拍摄康复中心孤独症患儿的想法。
“可我们经济条件有限,没有专业的拍摄人员和设备,想拍一部纪录片的梦想成了短暂的‘闷想’。”郭丽说,不甘心的她随后在网上发帖,寻求专业拍摄人员。没想到不少网民纷纷报名争做自愿者,她从中挑选出了3名大学生。
参与拍摄的3名同学是新疆艺术学院影视戏剧系大二学生王帅、夏官迪以及来自山东女子学院大一学生宋亚楠。
王帅说,得知该康复中心准备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片时,他和夏官迪放弃了暑假打工,前来报名。同时,他们的朋友宋亚楠也从济南赶到乌市,想为孩子们做些事情。
“这部相机是借用别人的,因为年久失修,相机的电池只能用不到15分钟,拍摄的像素也不清晰,拍摄起来有一定难度。如果能有台摄像机就好了。”说到这里,王帅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眼神里透出很多无奈。
“对于我们来说,这不仅仅是部纪录片,更多凝聚的是对孩子们的爱。”郭丽说。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至少有6700万孤独症患者,且在持续的增加中。每1000人当中至少有6名患孤独症的孩子,每150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孤独症婴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