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啸京城:缘何屡次路断立交桥
下凹式立交桥逢暴雨必积水,这一困扰北京的顽疾,既反映了规划、设计的局限,也反映了排水市政体制的乏力
“一桥一预案”,力保不积水。北京市防汛办21日上午发出的“安民告示”,几个小时后就成了这座城市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21日10时至22日6时,“61年最大暴雨”袭击北京,截至22日下午5时,已致37人死亡,约190万人受灾,初步统计造成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而享受定制预案的90座下凹式立交桥一点面子也不给。暴雨至少造成北京城区95处道路因积水断路,其中大部分是立交桥下低洼区,甚至有驾车人淹死在这种“大水坑”里。这些立交桥恰恰又分布在北京大大小小的主干道上。
这其实是北京排水系统的“老大难”问题。
2011年6月23日,暴雨造成北京市区11 座立交桥桥下积水;2004年7月10日,暴雨造成北京城区70多个路段及8座立交桥下严重积水,交通瘫痪长达6小时。
在上述两次暴雨期间,重要的交通枢纽莲花池立交桥桥下均严重积水。在上周末的暴雨中,莲花池东路在西站站前地下通道和立交桥桥区也都发生了积水断路,造成西客站地区交通严重堵塞。而21日晚广渠门立交桥下3米深的积水则造成一名被困车内男子死亡。
北京市水务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城市主要积水点分布》显示,29处主要积水点中,有22处,地名本身就包含一个“桥”字。
为什么早就暴露并且一再暴露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系统性“不畅”
下凹式立交桥逢暴雨必积水,这一困扰北京的顽疾,既反映了规划、设计的局限,也反映了排水市政体制的乏力。
从设计上来说,立交桥桥下区域并不是没有排水管网,许多甚至安装了应急排水的泵站。
北京市水务局原副总工程师朱晨东2011年曾于《北京水务》撰文分析,设计汇水面积与实际情况有误差、雨箅子数量不足和淤堵、连接管直径小等问题,导致众多北京下凹式立交桥附属泵站排水能力未能充分发挥。
立交桥桥区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流入雨箅子的雨水,经由连接管流入泵站前池,再由泵站排入河道等受纳水体。
但是据朱晨东计算,以2011年6月23日暴雨的强度,下雨10分钟,如莲花池立交桥下不形成积水,则需要安装250个雨箅子,实际则只安装了约80个,因此会形成60厘米的积水。
莲花池立交桥区泵站的实际能力可安装120个左右的雨箅子,但要充分发挥其排水功能,则需连接40根直径300毫米或2根直径1500毫米的连接管,实际则只安装了1根直径1500毫米的连接管。
立交桥下不可能密密麻麻全装上雨箅子,也不可能全铺上管子,雨箅子和连接管的不足,导致雨水来不及流入泵站前池,就已在桥下形成积水。
即使是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的泵站,也不是轻易就能安装的。快速城市建设挤占了大量土地,没有给这些立交桥留出安装泵站的空间。北京另一处红领巾桥泵站仅选址就大费周章。东四环通车已经十余年,红领巾桥周边基本没有空地可供建设泵站。最终建成的泵站已经压了东四环的规划红线,靠特批才得以建造。
就连泵站能够排出去的水,有时也很难顺畅地排掉。
2011年7月《北京日报》曾撰文解释过北京地下排水管道过窄的疑问。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所原主任工程师段昌和对《北京日报》解释说,北京地下的主排水管道最窄的也有1.5米宽,最宽的东护城河管道有10多米宽、3米多高,里头能并排开汽车。
目前,凉水河、清河、坝河和通惠河是北京城区的4条雨水排放“大动脉”,但并不是所有区域的降水都能顺利地流入其中。从排水管道通向“大动脉”的中间环节,往往形成“栓塞”。
目前,还有很多管道通向“一步就能迈过去”的小河沟。
去年,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也对媒体表示:“最早的二环、三环路下都设置了排水沟,最宽处达到十几米,里头能并行两辆车。但四环建成时,排水就依赖周边很多区县管、乡管的中小河道,排水体系没能同步。”
据报道,北京有关方面也曾探讨挖蓄水池解决立交桥下积水的可能性,但目前尚未有明确进展。
立交桥排水“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北京日报》上述报道认为,有些积水是因为河道过高没有整治,而有些则是因为管理存在问题。比如,自从修了南护城河的龙潭闸,大雨时南二环会产生积水。这是因为河道蓄水面已经超过了排水管道的高度。还有就是平时清洁工扫大街的时候把垃圾往排水沟里堆,石头、塑料袋顺着雨水流向淤积在排水沟内,甚至绞坏了水泵的扇叶。
“排水系统就像一张大网,一个积水点的产生,暴露的是一个区域的问题。”北京市防汛办副主任刘和平此前曾对媒体表示,其中许多是历史积累问题,要把这些历史“欠账”还上,往往比建设之初的一次性投入还要大,面临的问题也更复杂,更难解决。
标准赶不上城市发展
城市的快速发展,也令设计规划感到“跟不上”步伐。
“按照北京住建委发布的相关标准,北京雨水管渠排水设计重现期(设计降雨强度出现的周期)标准一般地区是1~3年,重要地区是3~5年。” 昨日,北京市规划委一官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这样的标准是不是太低了?
“到底是按平均标准做还是按最大标准做,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上述官员称,“若按最大标准做,投资承受不起,建设空间也不见得能承受。”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也指出,一是多年来北京担心的不是涝,而是旱;二是标准提高,势必引起财政投入的加大,当初北京在设计方案时,财力远不及现在雄厚;三是城市建设中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过于注重地表。
在标准犹犹豫豫的同时,城市却在迅速膨胀。
当前的城市形态,不仅容易诱发暴雨,而且难以涵容雨水,造成较大的洪水。据气象专家分析,城市热岛效应是诱发北京此次强降雨主因之一。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副秘书长王岚则对本报分析称,城市空间压缩了原生土地和露天水体面积,降低了天然调蓄雨水的功能;城市建设大规模使用不透水的水泥、柏油等材料,导致大量雨水无处渗漏,使得同量级暴雨引起的洪峰量增加,洪峰变陡、洪峰历时缩短。
市政管理体制缺陷
除了规划、设计上的局限,排水的市政管理体制也存在缺陷。
本报所获得的信息显示,在北京中心城区公共排水设施的运营单位——北京排水集团(下称“北排”)的各种业务中,雨污水管网设施养护维修管理业务的毛利率长期处于最低水平,设备改造进展也比较缓慢。
北排的前身是北京市排水公司。1993年,北京市政府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用于排水设施的建设,决定成立北京市排水公司。2001年7月6日,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北京市城市排水公司改制成北排。
在2005年以前,北京市排水管网设施管理以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为主。2006年,北排完成了市属排水管网设施的清产核资及资产接收工作。
2010年1月1日,《北京市排水和再生水管理办法》颁布施行,明确北排为北京中心城区公共排水设施的运营单位,承担全部运营管理职责。
2010年7月14日,北京市国资委下发《关于市政路桥集团和排水集团涉水业务重组的通知》,将市政养护领域40%涉水业务人员和资产划转北排。该公司由北京市国资委100%持股。
雨污水管网设施养护维修管理业务收入仅次于污水处理业务,是该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前9个月,该项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2007万元、2726万元、31606万元、29536万元,毛利则分别为-2.55亿元、-2.16亿元、1352万元、-688万元。
自2010年起该项业务的营收和毛利均有大幅增长,主要是将此前计入政府补贴的补贴款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的结果。从历年数据来看,该项业务的毛利率是该公司几大业务中较低的,2010年只有4.28%,而同一年污水处理的毛利率则高达21.56%。
该业务的基本盈利模式是靠政府补贴。根据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水务局2007年核定,城市公共排水管网运行单价为98.34元/米/年,其中:管网养护维护管网费用35.44元/米/年;管网设施资产折旧费用62.9元/米/年。
由于毛利率低,北排在该业务领域的拓展积极性和速度明显低于污水处理业务,从其募集资金用途上,大部分资金也用在污水处理厂建设上。
此外,尽管大部分归口北排,但北京城市排水系统依旧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一名熟悉管网系统的人士对本报称,下水口、管道、河道,这3个要素出了问题都不行,而这3个要素又分属市政和水利等不同部门管理,且在不同的设计和管理标准下,很容易出现分歧或空白。
管网建设速度始终大幅落后于城市建设,同国家宏观政策也有一定关系。王岚称,“十一五”规划时期,国家在相关方面的治理重点是污水,但在治理过程中发现管网系统的限制导致污水也治理不好,因此“十二五”时期管网建设成为重点。
“这需要一个过程,国家在‘十二五’中投入了几千亿元用于管网建设。资金到位和工程建设需要一段时间。”王岚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