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管新一轮扩容潮涌 延揽私募公募“外援”
当券商、基金争当保险资金“管家”之际,保险资管业也加紧迈出扩容脚步。
由民生人寿、阳光保险、中英人寿等发起组建的三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近期纷纷获批筹建,国内保险资管公司由此扩容至16家。中意人寿、天安财险等多家保险资管的筹备团队正在排队等待入场。在这一轮扩容潮中,私募资金入股、公募基金人士加盟成为亮点。
业内人士表示,保险资管门槛的降低引来各路资金竞逐,私募、信托纷纷入股可能成为潮流。同时,原本封闭的保险资管行业即将面临来自银行、券商、基金的挑战。对保险资管公司而言,提高自身投资能力、吸引外部人才“加盟”、备战即将放开的股权投资、融资融券等新渠道是当务之急。
扩容正当其时
保险资管行业迎来一轮大扩容。今年2月,光大永明资产管理公司成立。6月,合众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开业。中英益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民生通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陆续拿到保监会获准筹建的批文。
在2011年之前的4年时间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一直维持“9+1”的格局,“9”指的是国寿、平安、人保、太保、华泰、中再、新华、泰康、太平设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指的是美国友邦保险设立的外资保险资产管理中心。4年间,虽然有中小保险公司计划筹建资管公司,但一直没有结果。
直到2011年,保监会调整规定,将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年限门槛由“经营保险业务8年以上”调整为“经营保险业务5年以上”,保险资管行业随之扩容,生命、安邦、光大永明、合众掀起第一轮保险资管扩容潮。这四家保险机构均在2011年获准筹建保险资管公司,其中前三家已开业。这四家保险机构均为中型规模,近年来保险业务的急剧发展和资产规模的增加令它们对自设保险资管公司产生了强烈诉求。
目前,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大型保险资管公司掌握70%的保险资管市场份额,其他中小资管公司仅有30%的市场份额。多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集团资金运用为主,或受托管理其他保险公司委托的保险资金,与其他金融资管业隔离,未形成市场化的发展战略和竞争优势。
适逢其时的保险投资新政为新设立保险资管公司提供了机遇。目前,保监会酝酿允许保险资管公司除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外,还可受托管理养老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企业委托的资金,并且经有关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可以开展公募资产管理业务。
“新的委托资产业务将使保险资管公司向专业化、大型化的资管公司方向发展,未来盈利空间巨大。我们此时入场,机会很多,差异化发展将是公司未来发展壮大的基本策略。”安邦保险资管公司人士表示。
外援加盟增强实力
在此轮保险资管公司扩容潮中,资管公司组建方式出现变化,不再以母公司为单一股东,而是出现多元化股东模式。
例如,中英益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由中英人寿、信泰人寿、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上海凯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筹建,成为国内首家联合信托、私募、保险作为发起人的资产管理公司。其中,发起人中英人寿持股40%,信泰人寿持股35%,华润深国投持股20%,上海凯石投资持股5%。
按照中英人寿的规划,公司在管理模式方面将参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投资银行及私募股权管理机构的先进经验,设置符合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特点的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未来主要以项目和证券投资为核心。
“由此可见,信托、私募对保险资管公司有强烈的兴趣,整合之后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优势,给资管行业带来新的变化。”某保险业内人士表示,“保监会将放开一些新的投资渠道,如衍生品、境外投资、融资融券等,这将对原有的几家大型保险资管公司构成挑战。新成立的保险资管公司通过积极引入外援,将有机会和这些大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正在申请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的中意人寿、华夏人寿、天安财险也将联合多方力量发起设立公司。
除股东结构变化外,基金业人士转战保险资管公司也是一大亮点。最新的案例是民生通惠的董事长肖风,他原是博时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他的搭档葛旋曾在国信证券、博时基金、鹏华基金、金元证券和华西证券等担任投资要职。不久前成立的合众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陈礼华也是基金业内的知名人物,曾任长盛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
2010年,新华资产管理公司曾吸纳两名公募基金的资深人士,由原景顺长城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徐英出任副董事长,原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副总裁李全出任总经理。随着保险资管扩容潮的开启,中型保险公司大力引入基金、证券行业大佬以提升投资能力将成为潮流。
“保险资管业算是朝阳产业,投资管理模式正在研究搭建中。公司更看重资金的长期收益,短期考核压力较小,对个人而言,是一个比较能发挥个人能力的机会。”一位已由基金行业转战保险资管行业的高管表示。
迎接财富管理市场竞争
在保险资管行业扩容之际,行业面临来自外部新的竞争者的挑战。保监会23日发布《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允许保险资金委托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投资管理。此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被定位为保险公司的资管部门甚至保险公司集团的资产管理总部,仅承担内部保险资金增值保值的责任,竞争压力不大,投资相对保守。
但自2011年以来,我国资产管理格局出现重大调整,各金融行业的角力日渐加剧。银行以其庞大的网络推动理财业务发展。信托业运用金融牌照,创新产品和服务,定位于高净值客户。证券业改革创新,明确定位为金融中介机构,组织体系、服务方式、产品全面创新。由于投资渠道受限,保险业资产管理的先发优势逐步丧失。
“未来能不能与银行、基金、信托、证券同台竞技,我们心里也没底。”上海一家保险资管公司人士毫不讳言地说,“之前由于资管牌照未放开,公司靠收取管理费就可以轻松度日。展望未来,投资能力、产品创新才是真正要拼的实力。”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风险管理与合规部总经理蔡红标撰文指出,与基金、证券公司相比,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两大优势,一是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二是固定收益的配比优势。在固定收益领域,证券公司、基金是风险爱好者,但在收益-风险匹配及久期策略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优势明显。
在面对财富管理市场之时,保险资管公司应练好内功,发挥已有优势,引入外援,提升多元投资能力,这已是迫在眉睫。(记者 丁冰)
作者:丁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