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冲过 村屋瞬间被吞噬
暴雨引发泥石流,致房山霞云岭乡庄户台村鱼骨寺一老太身亡,其老伴儿尚在治疗
7月21日,房山区霞云岭乡庄户台村鱼骨寺,一场泥石流,让这个本就人丁寥落的山村角落更显空阔。
根据此前公布的信息,此次泥石流造成1人失踪、1人受伤。昨日,记者在当地了解到,失踪人员为一名88岁老太,已确认身亡。受伤的是她89岁的老伴儿,目前正在良乡医院接受治疗。
小河沟瞬间涨水3米多深
“晚一步,我也被捂在山脚了!”村民陈新忠目睹了泥石流发生的全过程。
他介绍,鱼骨寺生产一队正处半山腰,居民以老人居多,房子也大都年久失修,多数属于危房。21日的大雨,让所有人都提心吊胆。当晚7时许,村支书任全顺等5人来到村子里,劝说他家邻居老两口撤离,但因雨势太大,老太太没有走。
“村支书走了20分钟,泥石流就来了。”陈新忠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后怕不已。
当晚7时30分许,他想通知老夫妇去他家暂时躲避,“我们家位置稍微安全点。”陈新忠说,但院子的门锁着,老夫妇没让他进门,他只好顶着雨往回走。
雨势不断加大。他看见路边庙儿河沟里的水,瞬间上涨至3米多深,“像黄河水一样”,呼啸着往下奔涌。而这条河沟,在平时只能见着沟底的一点水,没一点声响。
突然,一声巨响,被洪水裹挟的巨型石块一下子向山脚奔来。等陈新忠反应过来,老夫妇的房子已经无影无踪。
村民李延福在自家门口,眼睁睁看着泥石流从陈新忠的身后急速冲向河沟,“山崩地裂,太恐怖了。”
乡亲搬石头救出受伤老汉
泥石流将村里的供电和信号设施摧毁,山村的角落瞬间一片黑暗。手机没有信号,李延福奔到1公里外的山脚找到了唯一一部座机。所有能打的电话都打了,但连李延福自己对救援都没抱什么希望,“我们这儿太偏僻了。”
雨越下越大。
雨中,陈新忠一直没有走远,但也不敢贸然走近。心情稍稍平复,在暴雨肆虐的声响中,他听到了呼救声,“还有人活着,快来救命啊!”
这时候,李延福打完电话回到事发地,两个人叫来了20多名乡亲。“刚开始的时候谁也不敢上去,”李延福回忆,雨丝毫没有停的迹象,仍有石块不时从山顶急速滚下。
没有人记得是谁第一个扒着松散的石块,爬上了老夫妇房屋原来所在的地方。循着微弱的求救声,乡亲们一块块搬开砸在老人身上的石块。
近23时,89岁的老汉郑修彬被众人从石堆中救出,连夜送往良乡医院。但他的老伴儿李玉书依然踪迹皆无。不愿放弃的乡亲们用双手一直挖到22日凌晨4时,老太太的遗体才在近一米深的乱石堆下被找到。
逝者
大山深处 老太归程
姓名:李玉书 年龄:88岁 性别:女
生前住址:北京房山区霞云岭乡庄户台村鱼骨寺
去世原因:泥石流中遇难
李玉书怎么也不会想到,她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人间,虽然她很早就想到了死,甚至将一间屋子专门用来放自己和老伴儿的棺材。
像极了任何一个闭塞山村里上了年纪的农妇,李玉书勤劳、固执,不愿多言。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年复一年,不能再像年轻时翻山越岭,她就在自己住了四十几年的老屋旁边开辟了一块空地,种豆角、种丝瓜。
她是一个普通的妻子,子女常年在外打拼,她打理自己和老伴儿的起居,洗衣做饭均不在话下。甚至,屋顶漏雨了,老太太能自己上房补瓦。
她是一个普通的母亲,三子一女,抚育孩子们长大成人,目送他们离开深山,却不肯在晚年麻烦任何一个。大儿子郑天翔说,平时兄弟几个会经常接父母出来一起住,但每次父母住一段时间就会吵着回山里,“那才是我们的家”。今年,多次商量之后,老太太答应孩子们中秋之后,就和老伴儿“出山”,去孩子们那儿。
即将到来的天伦之景被突来的灾难切断。
7月21日,泥石流从山顶对着李玉书的老屋冲来。
李玉书没能醒来。她为自己准备的棺材,也被山洪冲到了河沟深处。第二天,乡亲们在河沟中将棺材拾起,简单修理后,将老太太入殓。第三天,孩子们回来了……
山里的路已被冲毁,到处是一片泥泞,乡亲们抬着棺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大山深处,即是归程。
追访
20余户村民盼早日外迁
房山区相关人员称,正在统计受灾情况,启动外迁
郑明会和哥哥、父母一家十余口人,居住在鱼骨寺最高处。大雨过后,他家门前原本能够通行小型运石车的路,和被摔烂的千层饼一样,扭曲变形,层层叠叠。
“山上的石土都松动了,用石块垒起来的房子也开始渗水。即便不再下雨,也不能保证不会出事。如果再有暴雨的话,就更危险了。”郑明会说。
陈新忠介绍,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的村民早就离开鱼骨寺了。暴雨发生后,有亲戚投奔的也暂时走了,就剩下他们这20多户人家、150来名村民无处可去,还留在村里。村民希望,政府能为他们提供永久性异地安置,或者为他们购房提供一些补贴帮助。
昨日,房山区相关人员透露,区委区政府将对鱼骨寺生产一队等山区居住条件恶劣的地方,加大搬迁力度。按本人意愿,进行内迁和外迁。各村受灾情况正在连夜统计,下一步将建周转房,启动外迁工作。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卢美慧 杨华军 王海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