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王健 |
本市首个“托老所”开张一个月 入托不太贵 老人排长队
新报讯(记者 任悦 李海燕 实习生 张一博) 这几年,全国的幼儿们都遇到了“入托难”的问题,因为赶上生育高峰,孩子们入园要排长队。如今,本市的老年人也遇到了和小宝宝一样的困难——“入托”要预约、等待。本市建立的首家以短期托管为特色的“托老所”,正式运营一个月的时间,被急着要“入托”的老人踏破门槛,入住率已经饱和。因为“托老所”的社会需求在日益加大,本市也将大力推广此类托老机构。
每天70至120元
老人“入托”不太贵
在距离民园体育场不远的河北路上,卫平巷里一栋四层的小楼是本市首家“托老所”——劲松托老所。小楼一层是厨房和办公室,老人的房间设在二楼和三楼,每间房设三个床位,现在,每间房都住上了老人。活动小餐桌能在用餐的时候临时架设在护栏上,而老人们的椅子都能放置坐便器。在四楼的阅览室里,除了书柜上种类繁多的书籍,还有5台电脑。此外四楼还设有健身房和心理咨询室。劲松托老所可以满足“日托”和“短期照料”两种需求。“日托”是每天早上八点半至下午五点半,每天的价格70至90元;“短期照料”时间最长不能超过2个月,每天价格按照老人自理能力由100至120元。目前有34位老人在托老所内接受短期照料。
老人需求量不小
“托老所”排起长队
劲松托老所的主任戴开保表示,从开门营业第一天开始,来咨询和参观的人就络绎不绝。希望让老人“入托”的家庭,大多是家有高龄老人,基本上半自理,家里轮流有儿女照顾,有时实在倒不开,或儿女们临时要外出,把老人送到“托老所”是最合适的选择。也有的老年人家中,儿女照顾老人实在太累了,需要一个短暂的休息,也可以把老人送到这里先“缓缓劲儿”。但是,目前“托老所”还不能接待老年痴呆症等患者“入托”。
劲松托老所里有3名医生和17名护士,入住时医生们为老人检查身体,如果有感冒、发烧,不用去医院就可以在这里看病吃药。一些老人“入托”后需要遵医嘱服药、打针,护士每天核对完老人的病历后,按照每个入住老人的医嘱把当天的药都配好,按时给老人服药、输液。
“十二五”末
“托老所”将全市普及
戴主任告诉记者,托老所与养老院、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有所不同。托老所的定位是社区养老,面对的服务对象是需要临时托管服务的老人。主要满足居家养老中子女临时不在身边的老人,满足他们的临时照护需求。戴主任说:“劲松托老所作为试点想通过这种模式寻找社区养老中,哪些是老人们需要的服务,而有哪些工作是社区未能够为老人提供但是老人迫切需要的。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发现社区养老的问题,并找到办法解决它。”
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托管”的好处,特别是一些专业养老机构加盟“托老服务”,以专业化的护理和营养膳食满足了老年人被“临时照顾”的需要。本市也提出要大力发展“托老服务”,计划到“十二五”末期,实现全市普及。全市各区县应选择2至3个街道和社区进行托老所建设试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